泰安,看得見發展,記得住鄉愁。國槐是泰城主要行道樹樹種之一,國槐又稱家槐、豆槐,是泰安的市樹。它象征着吉祥、幸福與美好。國槐生命力頑強,适應性強、壽命長,是以在泰安的角角落落依舊屹立着一棵棵有着幾百年曆史的古老國槐樹。
據了解,泰安市區共有29株國槐樹齡百年以上,列為古樹名木,被重點保護。泰山上的古國槐樹也有很多,鬥母宮的“卧龍槐”,壺天閣下的“四槐樹”等。

10月18日至10月20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分别來到幾處年歲已久的國槐樹所在地,泰城中七裡社群、虎山東路、泰山大街、岱廟前門、福泉路......拜望了這些曆經風雨,見證着泰城進步與發展的古國槐。它們依舊枝繁葉茂、依舊修直挺拔,依舊翠色欲流。
<b>國槐樹幹挺拔 枝葉繁茂</b>
上百年的古槐樹,見證了泰城的歲月變遷,承載了泰安幾代人的生活記憶。有着百年曆史的國槐樹幹挺拔、樹冠強壯。成為泰安一道不可忽視的風景線,吸引着衆多附近居民和外地遊客前來觀賞。
俗話說“背靠大樹好乘涼”,泰安的槐樹下,是居民乘涼、下棋、集會和夏天吃飯的好地方,已成民俗文化的一部分。槐樹附近的老年人伴着日出日落,在槐樹下聊天、打牌、散步、遛狗、喝茶......在槐樹繁茂枝葉的庇護下,享受當下安閑自得。
岱廟前小廣場上有一批常客,他們四人圍坐一桌,經常在此下棋、打牌。正在下棋的李大爺今年七十多歲了,是土生土長的泰安人。他說,最了解的是雙龍天池西側那株古槐樹,小時候聽家裡人說是清朝所栽植,距今也有百餘年的曆史。這棵古槐,保護的非常好,外側用漢白玉石欄杆圍擋着。旁邊有個水池,水池上方的四周用石闆圍擋,方形石柱隔開。柱頭、柱身都雕刻着花卉石紋,還有北側中間石闆嵌刻的“龍躍天池”4個大字,和枝繁葉茂的大槐樹互相呼應,極具泰安地方特色。
岱廟西側的福泉路上也有兩棵曆史悠久的古槐樹,這兩棵樹樹幹粗壯,絡繹不絕的外地遊客駐足拍照。當駐足細看這兩棵強壯的大樹時會發現,它們渾身上下布滿了大大小小的疙瘩和深深淺淺的空洞。這是歲月給他們留下的痕迹,是年邁高德的展現。
<b>國槐</b><b>樹下祈福 </b><b>傳承傳統習俗</b>
除了這些空洞,還有很多裂痕爬上百歲槐樹的枝幹。泰城中七裡社群的古國槐樹幹用水泥彌補了空洞,用特制的鐵圈捆綁住裂痕。據中七裡社群的王奶奶介紹,這棵大槐樹已經八百多年了,中七裡社群原名大槐樹居,得名于此槐樹。附近居民都很敬重這棵古樹,也是以樹,整個社群更加團結,更有凝聚力。社群裡的愛槐樹之人,也會定期養護這棵古槐。能生活在此樹旁,是好運氣的象征。
10月20日(農曆九月十五),泰城中七裡社群的國槐旁香氣彌漫。前來燒香祈福的韓女士說,她會在每月的初一、十五來槐樹旁,靜坐燒香、虔誠祈福、系紅綢。樹上綁着的一根根紅絲帶、紅布條,為古國槐帶來生機。綁紅絲帶、紅布條的意思都是:許願祈福。韓女士說,相傳中七裡的這棵古槐樹處原有一個寺廟。來這祝願家庭和睦、家人身體健康,自己的事業順利、孩子的學業進步。這是家裡老人傳下來的習俗,她要繼承下去。
除了古槐祈福的美好寓意,泰安居民張女士說,國槐渾身是寶,結花果的時候,取下來當藥用,有清熱涼血、止血之功效。家裡有人不舒服時經常來取一些泡水喝,對身體有益。
<b>門前一棵槐,</b><b>财源滾滾</b><b>來</b>
中國民間有句俗語:“門前一棵槐,不是招寶,就是進财。”虎山東路與擂鼓石大街十字路口西北角,有一家大槐樹商店,商店前就有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槐樹。店主韓先生說,店名就是因槐樹而取。因為從小在槐樹下玩耍長大,對于這棵古槐樹有着深厚的情感。商店取槐樹的名字,也是借着槐樹的美好寓意,希望生意越來越好。去年因為雨水少,槐樹的葉子有些幹枯,但在今年雨水充足的條件下,以及定期來保護樹木的從業人員細心養護下,這棵槐樹又恢複了往日的枝繁葉茂,是個好迹象。
在泰山大街與貨場路十字路口西北處非機動車道上有一棵古槐樹,路過的人們紛紛繞道而行。路過的葛女士來自武漢,本次來泰安走親訪友。她說,泰安給她的第一印象就是空氣好,很大部分因為泰安這座城市的綠化做得好。道路中央這棵粗壯的古槐樹不受車流量的影響,還有路旁一排排枝繁葉茂的梧桐樹,讓她想起了家鄉武漢東湖綠道上的梧桐樹,正因為樹木的存在,城市的空氣才更加清新。一棵樹的成長需要幾十年,它給我們帶來的好處不僅是遮陰,還可以吸收有害氣體,來改善我們的環境,為我們帶來更高品質的生活。遇到像這樣的一棵名貴古樹,最好是像這樣保護起來,在需要開辟一條路的情況,也要最大限度的保護一棵樹,這樣人與自然才能和諧共生。
在保護樹木上,泰安市園林綠化管理服務中心做出了努力。泰安市園林綠化管理服務中心古樹名木保護科朱曉莉科長說,國槐作為泰安市市樹,東嶽大街、龍潭路、岱宗大街、奈河西路、靈山大街均以國槐為行道樹。昔日裡,對于上百年的古木國槐從業人員更是悉心照料。會建檔挂牌保護,對建成區列為古樹名木的國槐進行核實認定,登記造冊,統一編号,建立圖文檔案和電子資訊資料庫,設計保護牌挂牌保護。實行屬地管理、分級保護。落實“樹長制”,與專項責任人簽訂養護協定,明确養護責任、養護要求。并且不定期進行巡查并做好巡查記錄,針對存在的問題及時指導養管機關加強管理,加強日常精細化管理。适時澆水、施肥、病蟲害防治、修剪幹枯枝、過密枝,對下垂枝做支撐防止折斷,對長勢不旺的古樹采取措施進行複壯。
泰安,讓城市融入大自然,讓居民看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下傳“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