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在不少人眼中,董卓的形象,就是一個“無腦”大胖子。
我曾在“西涼之亂”時聊到過他的智商,如果這不足以證明其“有謀”,那麼本文,就再聊一聊他的政治手腕,以及大鬧洛陽卻不怕喪失民心的真正意圖。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5">一、董卓的政治手腕</h1>
189年十一月,“以董卓為相國,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
“相國”是戰國時期秦國的最高官職,原本叫“相邦”,被漢朝沿用後,為避諱“劉邦”的名字,改稱“相國”,這職位,到呂後的侄子呂産為止,再無人擔任,直到董卓的出現。
至于那些特殊的禮遇,簡單來說,就是可以穿着鞋子提着刀,大搖大擺地上朝。
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但董卓很有意思,提拔的都是被禁锢的黨人或名聲在外的士人,比如三公:分别以黃琬為太尉、楊彪為司徒、荀爽為司空。
黃琬是太尉黃瓊的孫子,曾因黨锢之禍,被打壓了近二十年;楊彪不用多說,我曾寫過《弘農楊氏》的文章,如果您各位感興趣,可以看一看;荀爽出自颍川荀氏,荀攸、荀彧,都是這家族的牛人。
這三個人,升遷速度猶如坐了火箭。拿荀爽舉例,他以隐士的身份被召為平原國相,還沒到任,又被追拜為光祿勳,屁股都沒坐熱就升任司空一職了,整個過程,僅用了三個月……
在這份長長的提拔名單中,沒幾個是自己的親信,這就是董卓的政治手腕,他将高官厚祿封與士人,而讓兵權牢牢掌握在自己人手中。
有一說一,董卓的水準畢竟有限,他的手段遠在曹操之下,因為董卓忽略了太多的問題,其中最緻命的,便是沒有收斂自身的匪氣。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63">二,董卓的江湖匪氣</h1>
除了大肆封官,董卓還幹了什麼呢?簡單來說,就是斂财縱欲。
掌控朝政之後,天下的财寶都改姓了“董”,董卓沒有像漢靈帝一樣把财富最大化,而是賞賜給了将士們。
錢分出去了,要怎麼賺回來呢?方法很多,比如:自己鑄!
于是,董卓開始廢“五铢”而鑄“小錢”,也就是說,用比“五铢”輕數倍的錢,當“五铢”來花,以此來換取百姓手中分量更重的“五铢錢”,充實國庫。
在董卓看來,這種行為不夠快,更不夠絕,是以直接縱兵行搶,幹起了土匪的勾當。
沒錯,後來的劉備,幹了和董卓幾乎同樣的事,。
當然,這種行為給兩人都帶來了巨大的影響,董卓死後被點了燈,劉備也幾乎失去民心。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66">三、京都如人間地獄</h1>
董卓比劉備更像土匪,而且把事情統統做絕。
西涼兵在毫無限制的情況下,眼裡并不隻有錢,看到婦女,不問出身,一旦得手,直接推倒,睡到富家千金,竟然成了吹噓的資本,董卓對此,非但不加以懲處,還将狂徒們的行為美其名曰“搜牢”。
後因遷都的緊迫,幹脆把富人集中起來,錢糧帶走,男的殺光,女的賞賜給将士,臨行前火焚了雒陽城,“二百裡内,室屋蕩盡,不複雞犬”。
要知道,洛陽為東漢都城,是衆臣心中的聖地,而且皇親國戚、世家大族,都非常之多,他們宅第相望,姻親關系複雜,或許富家并非名門,但在賣官鬻爵之風盛行的情況下,難免有親眷在朝為官,。
除了發活人的财,死人的也沒放過!
漢代舉孝廉,雖然末時變了味道,但“孝”已深入骨髓,無論真假。其中,陪葬物的多少,也是“孝”的評判标準之一,這就是為啥“漢墓……”,您懂的。
是以,上到皇帝的陵寝,下至百姓的家族墓,在董卓執政期間都遭到了瘋狂的挖掘,說當時的洛陽如人間地獄,真的一點也不為過。
不僅如此,董卓還為滿足自己的肉欲而搬進皇宮,公主、妃嫔、甚至宮女,都成了董卓的“戰利品”。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67">四、董卓的真正目的</h1>
如此喪心病狂,難道不怕喪失民心、激起民憤嗎?
恐怕董卓并非無腦施暴,而是想通過暴行,達到“立威”的效果。
史書對董卓的評語,是“少好俠……性粗猛而有謀”,通過他過往的曆史,我有理由相信,他自邙山北歸之時,就做好了打算。
他要在最短的時間内,以高官拉攏士人、以重金籠絡将士、以廢帝震懾朝堂、以暴行樹立軍威,然後聚斂财富,高築城牆,做個快活的土皇帝。
後世皆說,“董卓因為懼怕關東聯軍而遷都長安”,或許吧,但有沒有可能這是他一早的想法呢?
我猜,在董卓的計劃裡,洛陽隻是工具,他不會久居自己施暴的地方,遷都長安是最好的選擇,那裡是絲綢之路的起點,那裡也是大漢的故都,最重要的是,那裡離隴西更近一些。
但是,長安曾被赤眉軍洗劫一空,百廢待興,一旦遷都,就等同于重新開始。
當然,這隻是我自己認為的一種可能性,至于真實情況為何,隻能穿越回去問董卓了……
無論董卓的打算到底是什麼,施暴必然會導緻強烈的抵抗。
早在190年正月,關東州郡便推舉渤海太守袁紹為盟主,而袁紹自稱車騎将軍,授予諸将臨時的官号,進而正式起兵反董。
除了關東義軍,還有很多反董勢力,董卓怕義軍想擁立被廢的漢少帝劉辯,于是派三國曆史上最神秘的謀士之一——李儒,給劉辯送去一杯毒酒,以便讓自己擁立的劉協成為漢室唯一的正統繼承人。
史書記載,
此前講過,劉辯面對董卓的兵馬時,繃不住哭了起來,而此次面對這杯号稱“可以辟邪”的毒酒,不知是否也曾流淚,至少在“臨行前”,沒人會恥笑他了。
至于唐姬,自劉辯死後,無論唐瑁如何勸說,立志不嫁,即便李傕攻破長安,想娶唐姬為妻,也沒能得逞,直到賈诩将此事告知漢獻帝,才被接入宮中,封為弘農王妃。
其實在漢末三國的曆史中,還有很多女性都值得誇耀,就留待以後,咱們再慢慢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