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竹齋淺說‖中國古代的“書學博士”(元代)附域外書博士

作者:竹齋

元代的鑒書博士 宋代書學博士這一書法職官并沒有在元、明、清三代得到延續,三代的正史《職官志》也未見有相關的記載。不過元代卻設有“鑒書博士”一職,隸屬于皇家的奎章閣和宣文閣。據《元史》卷三十八之《百官志四》記載:“鑒書博士,秩正五品。天曆二年(1329)始置,品定書畫,擇朝臣之博識者為之。”由此可見,元代鑒書博士的職掌不同于前代書學博士,其職責主要是書畫的考辨、品評、鑒定以及對傳世書畫作品進行整理。

元代先後有王沂、柯九思、王守誠、周伯琦、歸旸、李黼、楊俊民、答祿與權、劉中守、杜秉彜、麥文貴、鄭深等多位鑒書博士任職。

竹齋淺說‖中國古代的“書學博士”(元代)附域外書博士

王 沂 像

王 沂(1287~1363),字師魯,一作思魯,祖籍雲中,徙于真定(今河北正定)。延祐二年(1315)中進士。元順帝至正初,任禮部尚書。以“總裁官”的身份編定遼、金、宋三朝史。有文名,并能詩。

竹齋淺說‖中國古代的“書學博士”(元代)附域外書博士

柯九思 行書、楷書

柯九思(1290~1343),别名敬仲、丹丘等,台州仙居(今浙江仙居縣)人。元代書畫家、鑒藏家。工詩文、好詩翰、識金石,最擅長的還是書和畫,素有詩、書、畫三絕之稱。

竹齋淺說‖中國古代的“書學博士”(元代)附域外書博士

柯九思 小楷、行書

其書法作品傳世不多,行楷是其所長,字型早期秀逸,晚年沉郁。雄偉中具質樸之骨力,厚重中見挺拔之秀氣,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

竹齋淺說‖中國古代的“書學博士”(元代)附域外書博士

王守誠《跋唐人臨王獻之飛鳥帖》

王守誠(1296~1349),字君實,元朝文學家,詩人。太原陽曲(今屬山西)人。泰定元年(1324)進士,授秘書郎。遷太常博士,轉藝林庫使。曾與修《經世大典》以及遼金宋三朝史,在當朝影響頗大。氣宇和粹,性好學。從鄧文原、虞集遊,後官至禮部尚書,生平事迹見《元史》卷一八三。《元史》有傳。

竹齋淺說‖中國古代的“書學博士”(元代)附域外書博士

王守誠《跋唐人臨王獻之飛鳥帖》等

其書迹傳世絕少,所見僅二題跋,即《跋唐人臨王獻之飛鳥帖》與定武蘭亭序卷觀款(裁切拼配在神龍蘭亭卷後)。

竹齋淺說‖中國古代的“書學博士”(元代)附域外書博士

周伯琦 《宮學箴》局部

周伯琦(1298~1369),字伯溫,号玉雪坡真逸,饒州鄱陽(今江西省鄱陽縣)人,元代書法家、文學家。以蔭授南海縣主簿,後轉為翰林修撰。招識平江張士誠拜江浙行省左丞,留平江者十餘年。嘗著《六書正訛》、《說文字原》二書,又有詩文稿若幹卷。

竹齋淺說‖中國古代的“書學博士”(元代)附域外書博士

周伯琦 楷書《通犀飲卮詩帖》

《元史》載曰“伯琦博學工文章,而尤以篆、隸、其、草,擅名當時。”篆師徐铉、張有行筆,結字殊有隸體,字頗肥,而玉潤可愛。

竹齋淺說‖中國古代的“書學博士”(元代)附域外書博士

周伯琦《書朱德潤墓志銘》局部

其篆書字法精準、結字造型“皆有來曆”,極具規範。楷書蒼勁古拙。

歸 旸(1305~1367),字彥溫,汴梁(今河南開封)人。至順元年(1330)進士,授颍州同知。後至元五年(1339),杞縣人範孟謀反,殺河南行省主要官員,以段輔為左丞,使歸旸守黃河口,截斷南北交通,力拒不從,系于獄。《元史》有傳。先後任國子博士,監察禦史。至正六年以佥淮東廉訪司事改宣文閣鑒書博士。

竹齋淺說‖中國古代的“書學博士”(元代)附域外書博士

李 黼 像

李 黼(1298~1352年),字子威,颍州(今安徽阜陽)人,授翰林國史院修撰。泰定五年,代祠西嶽。後改任河南行省檢校官。遷禮部主事,充監察禦史。出任江西行省郎中。充國子監丞,遷宣文閣鑒書博士兼經筵官。至正十二年,李黼與其子在武昌被紅巾軍所俘後被殺。存世書迹有《贈穎監詩卷》。

楊俊民,生卒年月不詳,字世傑,徙居真定(河北正定)。早年從蘇天爵同出于理學家安熙之門,至順元年中進士第,授翰林國史院編修官。至正十一年,長承德郎、宣文閣鑒書博士,後轉禮部郎中、國子司業,以文學、政事聞于當時,著《滹川文集》。楊氏能楷書、篆書。其楷書碑有《陝西行省平掌董士選墓碑》、《中奉大夫董守憋墓碑》、《井陉縣增修廟學記》等。

答祿與權(約1331~1382),字道夫,蒙古乃蠻氏,曾著文集十卷,于至正二年登進士第,授秘書郎。答祿與權任鑒書博士見元末來複輯《澹遊集》中錄答祿與權作五絕《題見心禅師天香室》一首,并附其小傳:“答祿與權,字道夫,乃蠻人,至正壬午登進士第,遷鑒書博士、太子文學。”由此确定,答祿與權于至正二十一年(1361)由翰林院經曆擢為宣文閣鑒書博士。

竹齋淺說‖中國古代的“書學博士”(元代)附域外書博士

劉中守楷書《題米友仁潇湘奇觀圖卷》

劉中守,生卒年月待考,西夏人。齋号名枕厷行軒。天曆年間以布衣入奎章閣繕寫《經世大典》。宣文閣鑒書博士。他不僅在曆史上有過聲名,而且還在一些書畫作品上留有鑒賞的痕迹,如《樂毅論》、《出師頌》等。在這些作品中存有劉中守的題跋和自用印數枚,對考察劉氏其人及常見的“宣文閣監書畫博士印”的性質具有重要作用。

杜秉彜,生卒年月不詳,字德常,元順帝時中書左丞。河南安陽人,文宗天曆二年(1329),以奎章閣典簽預修《經世大典》。書成,遷鑒書博士。順帝元統二年(1334),出為陝西行台監察禦史。至正初,為太常院佥院,參與《宋史》編修。至正十二年,任治書侍禦史,兼經筵官。旋授中書添設參知政事。次年,任中書參政。十五年,遷左丞、集賢院學士。著《杜參政集》。

麥文貴,生卒年月待考,字敬存,廣東南雄人。以辟舉薦起為湖廣行省檢校。元統元年十二月,以翰林國史院編修官轉秘書監著作郎,約至正三年任宣文閣鑒書博士。史籍稱其笃志力行,博覽群書,金石書畫著錄等史料未見其書碑、題跋,也未見有書迹傳世。

鄭 深(1309~1356),字浚常,浙江浦江人。家族号“九世同居”。鄭氏家族收藏曆代法書、名畫、金石等一直延續到明初。可見鄭深能夠白衣任官宣文閣授經郎、鑒書博士,與其深厚的家族文化背景是難以割舍的。

域外書博士 中國古代的書學博士制度對外邦也産生了影響,展現了中華文化、制度的向外傳播。據文獻記載,主要是古代的日本和北韓也仿中國之制設有書博士一職。日本有百濟末士、佐佐木志津摩二人。

百濟末士其任書博士的時間相當于唐朝武則天載初時期;佐佐木志津摩亦曾為書博士,為日本著名書家,向陳元赟(1587~1671)學得子昂體,在日本傳續數代。

北韓僅見張端說一人。張端說,生卒年月不詳,北韓高麗時期的文臣、書法家。經翰林院博士任過軍部卿。他擅仿中國古代歐陽詢的筆體而聞名,同當時的李恒樞、具足達等人一起被列為當代書法家。

【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