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古代印刷史珍遺“十竹齋”将赴英國一展精妙

作者:文彙網

以十竹齋木闆水印技藝精心制作的《廿四節氣》《千手千眼觀音》等80餘件經典作品,複刻版《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展現中國非物質文化傳統技藝的博大精深和木版水印技藝的精妙與典雅,珍貴的文獻圖檔、書影、郵票等呈現木版水印技藝的傳承……由中國古籍保護協會主辦,英國王儲基金會傳統藝術學院、杭州十竹齋藝術館協辦的“十竹齋木版水印藝術作品展”,将于2019年8月10日-19日在英國王儲基金會傳統藝術學院舉辦,展覽的主題為“梓墨千年——中國印刷術的傳承與發展”。

中國古代印刷史珍遺“十竹齋”将赴英國一展精妙

《廿四節氣》之一

“十竹齋”由明代篆刻家、出版家胡正言創立,20世紀30年代,魯迅與鄭振铎耗時七年編印《十竹齋箋譜》,使一度銷聲匿迹的十竹齋木版水印得以重制。“十竹齋”的饾版、拱花等多色套印技術,集繪、刻、印于一體,是中國古代印刷史發展中一筆珍貴的文化遺産。2014年,“十竹齋木版水印技藝”入選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

中國古代印刷史珍遺“十竹齋”将赴英國一展精妙

《千手千眼觀音》

中國古籍保護協會副秘書長王紅蕾介紹,中國古代印刷術是中華古籍傳承保護的重要組成部分,曾對西方文明和文化傳播産生過重要影響,舉辦“十竹齋木版水印藝術作品展”恰逢其時地響應了國家目前的文化建設戰略方針。這次展覽是2019年度國家藝術基金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展覽将通過“十竹齋木版水印藝術”作品的展覽展陳、交流研讨、示範體驗,展示中國雕版印刷的曆史、傳承和發展,弘揚中華文明精髓和中國特色的文化藝術,響應國家“一帶一路”戰略,講好中國故事,彰顯中國精神,塑造中國形象;同時推動中華傳統藝術的國際交流與傳播, 擴充認知和影響力,促進世界文化藝術的互相借鑒、互相促進和共同發展。

中國古代印刷史珍遺“十竹齋”将赴英國一展精妙

玄奘西行圖

展覽将展出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木版水印技藝傳承人魏立中率領團隊,曆時多年創作的大量作品。版畫《廿四節氣》系列作品取材于中國傳統曆法中的二十四節氣,以原汁原味的木版水印技藝精心雕刻而成,并将木版水印技藝、中國書法、現代美術、古代詩詞等中國傳統文化元素互相融合、完美結合,展現了中國非物質文化傳統技藝的博大精深和木版水印技藝的精妙與典雅,使人領略中華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和中國勞動人民的智慧,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精品。

中國古代印刷史珍遺“十竹齋”将赴英國一展精妙

十竹齋箋譜

展覽分為四個部分:

饾版風華——中國古代印刷術的發展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印刷術始于隋朝,完善于宋,元代傳入歐洲,明代達到巅峰,經曆了雕版、活字、木版水印等階段。這部分由平面展示和實物展示相結合,旨在通過曆史文獻圖檔、書影、郵票等衍生品的展示,呈現木版水印技藝的傳承;展覽現場雕版、木版水印工具和原材料等實物展陳,展現十竹齋木版水印技藝的精妙。

東方意蘊——中國古代印刷術的西傳

中國古代印刷術西傳的策源地為新疆吐魯番,經中亞傳入阿拉伯地區,再經小亞細亞先後傳入埃及和歐洲。紙币是中國印刷術通往歐洲的重要媒介。1253年,法國羅伯魯的遊記較為詳細地介紹了中國紙币。西方印刷術是預告歐洲資産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明之一。歐洲早期印刷術的發展受到中國古代印刷技術模式的影響, 即首先經曆雕版印刷,再過渡到活字印刷。文明互鑒表現為不同文明之間的對話、交流,互相借鑒與融合。這部分以圖文并茂的形式扼要地勾勒了中國古代印刷術西傳的若幹重要節點和事件。

傳承與創新——十竹齋藝術館經典作品展示

這部分以64件木刻水印版畫和27件木刻肖像印,展示了十竹齋藝術館的經典藝術作品。其中,《廿四節氣》《千手千眼觀音》版畫和木刻肖像印等作品都是第一次在英國展出。複刻版《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原件藏于英國國家圖書館,為唐懿宗鹹通九年王玠刻本(西元868年),是當今所能看到記有年代的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品。

中國古代印刷史珍遺“十竹齋”将赴英國一展精妙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木版水印技藝傳承人魏立中

中國古代印刷史珍遺“十竹齋”将赴英國一展精妙

以十竹齋木版水印技藝創作的人像

現場示範和互動體驗

由魏立中及其團隊現場示範木版水印作品制作過程,并指導參觀者制作各類有趣生動的木版水印作品。傳統西文古籍由于材質和裝幀與中國傳統古籍有所不同,其現場制作中國木版水印作品,也讓參觀者直接感受中西文古籍制作過程的不同。

王紅蕾介紹,這次展覽是應英國倫敦王儲基金會傳統藝術學院邀請,中國古籍保護協會從2018年6月開始,作為申報主體着手籌備項目的申請工作,經過初評、複評、修改、稽核等程式,曆時半年多,成功立項。展覽在英國王儲基金會傳統藝術學院舉辦後,還将于2019年9月21日至9月30日在英國倫敦asia house(亞洲之家)進行第二場展覽。

作者:文彙報駐京記者 李揚

編輯:李揚

照片:中國古籍保護協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