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塔山大戰前,胡奇才檢查工事,營長說沒問題,他卻說:給我拿炮轟

作者:帝哥說史

說起塔山阻擊戰,人們津津樂道的我軍指揮員往往是林彪、程子華、吳克華等人,但實際上,作為前線主要指揮員之一的胡奇才同樣發揮不可或缺的作用。

被譽為虎将的開國中将胡奇才,一生參加戰鬥無數,功勳卓著,表現了一個老紅軍、老黨員對黨的無限忠貞。和平建設時期,胡奇才對工作認真負責、一絲不苟的精神,同樣表現了他堅定的黨性。

塔山大戰前,胡奇才檢查工事,營長說沒問題,他卻說:給我拿炮轟

胡奇才

1914年,胡奇才出生于湖北省黃安縣一個貧苦農民家庭,他讀過私塾,當過長工,賣過豆腐,受盡了地主的欺壓淩辱。1927年,在中共黃麻特委上司下,黃安、麻城地區農民舉行暴動,13歲的胡奇才也參加了鄉裡的兒童團。

1930年8月,兒童團的大隊長告訴胡奇才,現在紅軍正在擴軍,隻要願意參加紅軍,都可以報名,通過了鄉蘇維埃政府的挑選即可入伍。

胡奇才也想參加紅軍,但他把想法告訴父親後,父親卻有些猶豫。胡奇才的母親已經去世,祖父年老體弱,大哥有病,兩個妹妹也還小,胡奇才平時在家,還能幫助父親幹農活,但如果走了,家裡的重擔就都得壓在父親一個人身上了。

胡奇才見父親一直猶豫不決,于是鼓起勇氣對他說:“爸,你不是常說要感謝共産黨嗎?共産黨現在要擴大紅軍,為的還是窮人哩!”

父親聽後,很有感觸地說:“是呀,要不是共産黨來了,我們一家早就沒命了!去吧,你放心,隻要我在,家裡人是餓不死的!”

就這樣胡奇才順利地參加了紅軍,他被配置設定到紅1軍1師1團1營1連當戰士。入伍的當天晚上,班長将一支“漢陽造”交給了他,并告訴他說:“你現在拿的這把槍,是我們班一位老戰士留下的,這位戰士用它消滅了無數敵人,自己也光榮地犧牲了。希望你能夠發揚傳統,勇敢殺敵。”胡奇才接過這把槍後,當晚高興地一直睡不着覺。

塔山大戰前,胡奇才檢查工事,營長說沒問題,他卻說:給我拿炮轟

但沒過多久,胡奇才卻把槍弄丢了。這天他去連隊的理發室理發,理發員見他長得很英俊,就和他聊了起來,兩人聊得很投機,不知不覺就到了中午。胡奇才忙着回連隊開飯,卻把槍忘在理發室了。

中午集合時,胡奇才才發現槍不見了,他急得滿頭大汗,但也隻好硬着頭皮去站隊。連長看見他沒有槍,于是上前問他:“胡奇才,你的槍呢?”

胡奇才低着頭說:“找不到了……”

還好此時理發員把槍送了回來,但連長為了警示胡奇才,還是罰他把槍舉過頭頂、跪了整整兩個小時。胡奇才也記住了這個深刻的教訓,下定決心:以後一定要握緊手中的槍。

1932年1月,胡奇才在一次戰鬥中右臂負傷,一個月後傷口才愈合,但傷臂無法伸直,右手也無法用力。上司認為胡奇才已經不能打仗,于是決定調他去招待所當服務員。

塔山大戰前,胡奇才檢查工事,營長說沒問題,他卻說:給我拿炮轟

但胡奇才聽後大怒:“我是老兵,在連裡還是特等射手,我當兵兩年,大仗小仗不下20回,還負了3次傷,現在讓我打水掃地,我不幹,我要回原部隊!”

胡奇才這一鬧,竟引起了上級的重視,上級對他的勇敢精神表示贊許,把他調到了鄂豫皖革命軍事委員會警衛營2連當班長。

胡奇才為了恢複右臂的功能,每天夜裡都偷偷練習單杠,由于無法握緊單杠,他總是摔下來,但每次都忍痛爬起來繼續練習。經過一段時間的苦練,他的右臂居然奇迹般地恢複,連舉槍射擊也自如正常了。

塔山大戰前,胡奇才檢查工事,營長說沒問題,他卻說:給我拿炮轟

單杠

此後胡奇才曆任排長、副連長、指導員、營政委、團政委,1935年12月,年僅22歲的胡奇才已經被提升為紅4軍第11師政治委員。

抗戰勝利後,胡奇才帶領部隊挺進東北,被任命為東北人民自治軍第3縱隊司令員。1946年5月,胡奇才調任東北民主聯軍4縱司令員。

塔山大戰前,胡奇才檢查工事,營長說沒問題,他卻說:給我拿炮轟

1946年,時任國民黨東北保安司令部司令長官的杜聿明糾集10萬大軍,依托中長鐵路,分兵三路向南滿之安東、通化地區蜂擁而來,他們進攻的目标正是胡奇才的4縱。當時4縱的3個師正分别在3個方向執行任務,兵力相當分散,裝備也明顯處于劣勢。

塔山大戰前,胡奇才檢查工事,營長說沒問題,他卻說:給我拿炮轟

杜聿明

胡奇才面對強敵,并未慌亂,他決定集中優勢兵力,以運動戰的方法,尋找戰機,殲滅國民黨軍有生力量。他将目标鎖定為國軍第25師,該師号稱“千裡駒師”,武器裝備優勢明顯,師長李正誼是黃埔四期畢業生,雖有一定作戰經驗,但貪功自大,求勝心切,認為我軍不堪一擊,急于尋找我主力決戰。

胡奇才指令部隊邊打邊撤,吸引敵人,一步一步地将25師吸引到了新開嶺地區,并在這裡布下了口袋陣。10月31日,胡奇才指揮部隊對25師發起了總攻。

但敵人由于具有強大的火力優勢,搶先一步組織反擊,竟突破了我軍的部分防禦陣地,這導緻4縱的圍殲戰打得十分艱難。戰鬥打了兩天,25師仍在堅守,但敵軍的預備隊新22師即将趕到4縱的後背了。

塔山大戰前,胡奇才檢查工事,營長說沒問題,他卻說:給我拿炮轟

新開嶺戰役

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胡奇才召集師以上上司開會研究對策,有人說要繼續打下去,也有人建議立即撤出戰鬥,胡奇才聽完大家的發言後說:“經過兩天來的激戰,我雖遇到了很大困難,但敵人的處境更困難,全師被我緊緊圍住。敵雖有強援支援,但尚需十幾個小時才能趕到。是以我們必須打下去,隻要樹立必勝信心、咬緊牙關、頑強奮戰,就一定能把敵人徹底消滅掉!”

大家聽了胡奇才的話後,也覺得很有道理,一緻表示即使困難再大,也一定要消滅25師。胡奇才最後決定:縱隊全體人員參加戰鬥,3個小時後發起攻擊,争取一天結束戰鬥。

11月2日拂曉,胡奇才再次指揮4縱發起總攻,他站在指揮所旁的一棵小松樹旁,使勁地為官兵們加油助威,敵25師在我軍的沖擊下,最終潰不成軍,士氣全無,被我軍全部殲滅,師長李正誼也成為了俘虜。

塔山大戰前,胡奇才檢查工事,營長說沒問題,他卻說:給我拿炮轟

新開嶺戰役經過圖

此戰共殲敵3000餘人,俘敵5000餘人,開創了東北民主聯軍在東北戰場以8個團全殲國民黨軍1個整師的先例,也是4縱成立以來首次進行的規模最大、戰果最輝煌的殲滅戰。中共中央專門為4縱發來嘉獎電:

慶祝你們殲滅敵人一個師的大勝利,望對有功将士傳令嘉獎。

1947年9月,時任遼東軍區參謀長的吳克華調任4縱任司令員,胡奇才改任副司令員。盡管職務降低了,但胡奇才卻自覺服從組織安排,開始積極配合吳克華的工作。

塔山大戰前,胡奇才檢查工事,營長說沒問題,他卻說:給我拿炮轟

吳克華

1948年9月12日,東北野戰軍發起遼沈戰役,首戰是進攻錦州。蔣介石為解錦州之圍,專門乘巡洋艦來到葫蘆島,指令從華北抽調的5個師和從山東抽調的2個師趕到葫蘆島,會同駐島的4個師,共11個師10餘萬人,由17兵團司令侯鏡如指揮,從錦西攻擊塔山,向北馳援錦州。

塔山,位于錦州與錦西之間,是一個僅有百餘戶的村子,地勢平坦,無險可守,但其重要性在于,它是錦西國民黨軍增援錦州的必經之路。東北野戰軍為確定攻克錦州,指定4縱擔任塔山正面主陣地的防守。

塔山大戰前,胡奇才檢查工事,營長說沒問題,他卻說:給我拿炮轟

塔山阻擊戰示意圖

戰前,毛澤東要求林彪每兩日上報一次塔山的情況。林彪也對塔山非常重視,他指定胡奇才到塔山前線第12師指揮作戰,并指令他每天4次上報防守情況。

12師開進塔山後,胡奇才和4縱幾位上司親赴塔山前沿勘察地形,發現12師把防禦的主要兵力放在了塔山的山包上,卻隻在位于公路線的塔山堡放了一個連,他覺得這樣配置防守力量是有問題的。

按理說守住山包這個高地是合乎兵法要則的,但這個山包畢竟太小,而且在公路的一側,如果敵人直接繞山而過,沿公路直撲錦州,即使我軍防線的其他部位守得再牢,也失去了阻敵打援的作用。但塔山堡這個村子位于公路線上,隻要守住村子,那麼敵人就無法通過,塔山堡才是整個塔山防禦體系的重中之重。

胡奇才要求12師起碼要在塔山堡放一個營,12師師長江燮元于是下令:調34團1營全部紮進塔山堡,死守不退,打光為止。胡奇才又親自對1營營長交待:後退一步殺頭!

塔山大戰前,胡奇才檢查工事,營長說沒問題,他卻說:給我拿炮轟

江燮元

事實證明,胡奇才的這個布置至關重要。戰後林彪曾專門稱贊胡奇才說:“塔山堡這個營像釘子一樣,安得好。”

戰前胡奇才又仔細地檢查了1營修築的防禦工事,他問營長:“你們工事怎麼樣?”

營長回答:“沒問題。”

胡奇才又問:“真的沒問題?”

“真的沒問題!”

胡奇才于是叫人拖來了一門60炮,他下達了指令:“把炮口對準工事,給我轟!”結果一炮下去,塔山堡的工事被打塌了一半。

塔山大戰前,胡奇才檢查工事,營長說沒問題,他卻說:給我拿炮轟

胡奇才劇照

胡奇才嚴肅地對全營官兵說:“這就是你們的工事嗎?連個小小的60炮都禁不起,還想對付蔣介石的飛機大炮?同志們,我告訴你們,這次阻擊戰可不是運動戰,也不是遊擊戰,我們一個營要對抗一個軍呢!”

胡奇才的話令全營官兵都感到非常羞愧,營長馬上帶着大家重新挖起了工事,大家都鼓着一股勁,胡奇才看着官兵們,真切地體會到一種大戰前的壓抑之氣。

10月10日淩晨3點,敵人趁我陣地尚不鞏固之機,在40餘門重炮、7架飛機、2艘軍艦的火力支援下,出動4個師的兵力,向塔山陣地發起全面進攻,拉開了塔山阻擊戰的帷幕。

第一天的戰鬥十分殘酷,國民黨軍“東進兵團”傷亡1174人,而4縱也傷亡319人。縱隊司令員吳克華曾在回憶錄裡回憶了當時戰鬥的慘烈場景:

一次次的進攻接踵而來,打也打不光,堵也堵不住。拼命沖上來的敵人和我軍戰士絞在一起,抓頭發、揪耳朵、摔跤、滾打,拼老命地幹。我前沿掩體、碉堡、交通壕、塹壕,得而複失,失而複得,呈現拉鋸狀态……

塔山大戰前,胡奇才檢查工事,營長說沒問題,他卻說:給我拿炮轟

在後方的林彪也親自給胡奇才打來電話:“守住塔山,勝利就抓住了一半。告訴你,塔山必須守住。拿不下錦州,軍委要我的腦袋;守不住塔山,我要你的腦袋!”

戰鬥打到第四天,國民黨軍隊仍然寸步未進,蔣介石大罵将領無能,他決定調号稱“趙子龍師”的獨立95師來主攻塔山。胡奇才知道獨立95師雖然沖鋒兇猛、不怕炮火,但懼怕白刃戰,他囑咐戰士們上好刺刀,準備和敵人打一場白刃戰。

9月13日天剛亮,國民黨軍隊就派獨立95師打頭陣,向塔山沖了過來,師長朱緻一還把營以上軍官集合了起來,給他們每人發了一挺機槍,十顆手榴彈,一截紅布條,組成“超級敢死隊”,直挺挺地沖了過來。

胡奇才通過望遠鏡,把一切盡收眼底,他也馬上指令28團團長和政委帶領敢死隊沖了上去。團長對團長,方隊對方隊,數千把槍刺混戰成一團,在天地之間營造出一片血紅的槍林。

塔山大戰前,胡奇才檢查工事,營長說沒問題,他卻說:給我拿炮轟

700人出擊,70人生還,但28團終于拼光了最後一撥“趙子龍師”的敢死隊。

9月14日,戰鬥進入白熱化階段,淩晨東北野戰軍參謀長劉亞樓給胡奇才打來電話,告訴他我軍将在上午10時對錦州發起總攻,并問他還有什麼要求,胡奇才激動地說:“我要炮,我要打他媽的軍艦,它一炮打掉了我一個連!”

劉亞樓說:“好,給你一個炮連!”

沒過多久,一個152加榴炮就開進了塔山,胡奇才高興地對江燮元說:“你指揮兩個炮群打敵人的軍艦,轟它幾個排炮!”

江燮元說:“就怕打不着!”

胡奇才說:“打是打不着,但可以吓唬吓唬他們,把它們趕遠點!”

江燮元于是指揮炮群向着敵艦“重慶号”和“靈甫号”打了過去,大海裡掀起了排空巨浪,白浪滔滔,把軍艦都遮住了,敵人趕緊指令軍艦後退了數千米。

塔山大戰前,胡奇才檢查工事,營長說沒問題,他卻說:給我拿炮轟

“重慶号”軍艦

10月15日傍晚,我軍攻克錦州,塔山阻擊戰勝利結束。4縱在在6天6夜的激戰中,共殲敵6117人,自己也付出了傷亡3145人的代價,其中有767名戰士犧牲在了塔山這塊土地上。

戰鬥結束後,羅榮桓稱贊胡奇才說:“沒想到4縱打得這樣好!像這樣的防禦戰,在我軍曆史上也少見。”

林彪也點頭說:“塔山那個營安得好,這個胡奇才,眼力蠻毒的嘛!”

戰後4縱組織聚餐,氣氛非常熱烈,從不飲酒的胡奇才也舉起了裝滿酒的酒壺,把酒一飲而盡,飲完他便倒下去了。醫生跑過來一檢查,臉色突變:急性闌尾炎,差點就穿孔了,再晚就有生命之憂了……

1949年3月,根據中央軍委決定,東野改稱第四野戰軍,4縱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1軍,胡奇才被任命為副軍長。這時,他的舊傷再度發作,不得不轉至北京治療。

胡奇才到北京後,朱德親自把他請到家中,做了滿滿一桌子川菜,對他說:“湖北人,吃得慣辣子嗎?”

塔山大戰前,胡奇才檢查工事,營長說沒問題,他卻說:給我拿炮轟

朱德

胡奇才回答:“總司令,就是不太習慣那麻勁兒,不過也能吃下去。”

朱德哈哈大笑:“苦辣酸甜喜怒哀樂,啥子滋味都要嘗嘗嘛!”

新中國成立後,胡奇才曆任遼東軍區司令員、遼西軍區司令員,1955年3月,他被任命為解放軍工程兵副司令員,并在同年被授予中将軍銜。

胡奇才的生活非常簡樸,飲食總是粗茶淡飯,他愛吃大米飯和紅燒肉,早飯經常吃自己腌制的小鹹菜,他從不搞特殊,沒用過公家一分錢。

塔山大戰前,胡奇才檢查工事,營長說沒問題,他卻說:給我拿炮轟

胡奇才和家人

胡奇才家裡的牆上,挂着一幅幾乎和牆壁一樣大小的高倍比例的軍用地圖,這是一幅塔山阻擊戰示意圖,圖上标示着一個個的紅藍箭頭,展現出兩軍對壘中的艱辛與殘酷,平面的圖紙上隐含着戰場中的血雨腥風與嘶殺呐喊。

工程兵部隊大都在山區施工,都有一些土特産,部隊的上司有時會給胡奇才送點土特産,如核桃、柿子、蘋果等,他都照價付款。

有一次胡奇才下部隊檢查指導工作,部隊上司送他兩筐蘋果。胡奇才知道後,堅持如數付款。部隊上司說:“送給首長兩筐自己生産的蘋果,這是我們的心意,怎麼能收錢?”

胡奇才卻說:“你們的心意我領了,但是錢一定要收下,兩筐蘋果是小事,如果不交錢,就破壞了部隊的作風。部隊的好作風一方面靠抓,更重要的是靠上司幹部以身作則!”

塔山大戰前,胡奇才檢查工事,營長說沒問題,他卻說:給我拿炮轟

胡奇才視察部隊

1997年7月1日,胡奇才懷着激動喜悅的心情,和家人在電視上目睹了莊嚴神聖的香港回歸的政權交接儀式,下午又應邀出席了國務院慶香港回歸的招待會,和老同志們聚集一堂,暢叙香港回歸的感受,心中無比歡欣。

塔山大戰前,胡奇才檢查工事,營長說沒問題,他卻說:給我拿炮轟

晚年的胡奇才

但是當晚11點,胡奇才卻病倒了,被送進301醫院搶救,終因肝硬化引起的胃靜脈曲張大出血,醫治無效,于7月3日下午去世,享年83歲。

胡奇才将軍永垂不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