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塔山大战前,胡奇才检查工事,营长说没问题,他却说:给我拿炮轰

作者:帝哥说史

说起塔山阻击战,人们津津乐道的我军指挥员往往是林彪、程子华、吴克华等人,但实际上,作为前线主要指挥员之一的胡奇才同样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被誉为虎将的开国中将胡奇才,一生参加战斗无数,功勋卓著,表现了一个老红军、老党员对党的无限忠贞。和平建设时期,胡奇才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精神,同样表现了他坚定的党性。

塔山大战前,胡奇才检查工事,营长说没问题,他却说:给我拿炮轰

胡奇才

1914年,胡奇才出生于湖北省黄安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读过私塾,当过长工,卖过豆腐,受尽了地主的欺压凌辱。1927年,在中共黄麻特委领导下,黄安、麻城地区农民举行暴动,13岁的胡奇才也参加了乡里的儿童团。

1930年8月,儿童团的大队长告诉胡奇才,现在红军正在扩军,只要愿意参加红军,都可以报名,通过了乡苏维埃政府的挑选即可入伍。

胡奇才也想参加红军,但他把想法告诉父亲后,父亲却有些犹豫。胡奇才的母亲已经去世,祖父年老体弱,大哥有病,两个妹妹也还小,胡奇才平时在家,还能帮助父亲干农活,但如果走了,家里的重担就都得压在父亲一个人身上了。

胡奇才见父亲一直犹豫不决,于是鼓起勇气对他说:“爸,你不是常说要感谢共产党吗?共产党现在要扩大红军,为的还是穷人哩!”

父亲听后,很有感触地说:“是呀,要不是共产党来了,我们一家早就没命了!去吧,你放心,只要我在,家里人是饿不死的!”

就这样胡奇才顺利地参加了红军,他被分配到红1军1师1团1营1连当战士。入伍的当天晚上,班长将一支“汉阳造”交给了他,并告诉他说:“你现在拿的这把枪,是我们班一位老战士留下的,这位战士用它消灭了无数敌人,自己也光荣地牺牲了。希望你能够发扬传统,勇敢杀敌。”胡奇才接过这把枪后,当晚高兴地一直睡不着觉。

塔山大战前,胡奇才检查工事,营长说没问题,他却说:给我拿炮轰

但没过多久,胡奇才却把枪弄丢了。这天他去连队的理发室理发,理发员见他长得很英俊,就和他聊了起来,两人聊得很投机,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胡奇才忙着回连队开饭,却把枪忘在理发室了。

中午集合时,胡奇才才发现枪不见了,他急得满头大汗,但也只好硬着头皮去站队。连长看见他没有枪,于是上前问他:“胡奇才,你的枪呢?”

胡奇才低着头说:“找不到了……”

还好此时理发员把枪送了回来,但连长为了警示胡奇才,还是罚他把枪举过头顶、跪了整整两个小时。胡奇才也记住了这个深刻的教训,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握紧手中的枪。

1932年1月,胡奇才在一次战斗中右臂负伤,一个月后伤口才愈合,但伤臂无法伸直,右手也无法用力。领导认为胡奇才已经不能打仗,于是决定调他去招待所当服务员。

塔山大战前,胡奇才检查工事,营长说没问题,他却说:给我拿炮轰

但胡奇才听后大怒:“我是老兵,在连里还是特等射手,我当兵两年,大仗小仗不下20回,还负了3次伤,现在让我打水扫地,我不干,我要回原部队!”

胡奇才这一闹,竟引起了上级的重视,上级对他的勇敢精神表示赞许,把他调到了鄂豫皖革命军事委员会警卫营2连当班长。

胡奇才为了恢复右臂的功能,每天夜里都偷偷练习单杠,由于无法握紧单杠,他总是摔下来,但每次都忍痛爬起来继续练习。经过一段时间的苦练,他的右臂居然奇迹般地恢复,连举枪射击也自如正常了。

塔山大战前,胡奇才检查工事,营长说没问题,他却说:给我拿炮轰

单杠

此后胡奇才历任排长、副连长、指导员、营政委、团政委,1935年12月,年仅22岁的胡奇才已经被提升为红4军第11师政治委员。

抗战胜利后,胡奇才带领部队挺进东北,被任命为东北人民自治军第3纵队司令员。1946年5月,胡奇才调任东北民主联军4纵司令员。

塔山大战前,胡奇才检查工事,营长说没问题,他却说:给我拿炮轰

1946年,时任国民党东北保安司令部司令长官的杜聿明纠集10万大军,依托中长铁路,分兵三路向南满之安东、通化地区蜂拥而来,他们进攻的目标正是胡奇才的4纵。当时4纵的3个师正分别在3个方向执行任务,兵力相当分散,装备也明显处于劣势。

塔山大战前,胡奇才检查工事,营长说没问题,他却说:给我拿炮轰

杜聿明

胡奇才面对强敌,并未慌乱,他决定集中优势兵力,以运动战的方法,寻找战机,歼灭国民党军有生力量。他将目标锁定为国军第25师,该师号称“千里驹师”,武器装备优势明显,师长李正谊是黄埔四期毕业生,虽有一定作战经验,但贪功自大,求胜心切,认为我军不堪一击,急于寻找我主力决战。

胡奇才命令部队边打边撤,吸引敌人,一步一步地将25师吸引到了新开岭地区,并在这里布下了口袋阵。10月31日,胡奇才指挥部队对25师发起了总攻。

但敌人由于具有强大的火力优势,抢先一步组织反击,竟突破了我军的部分防御阵地,这导致4纵的围歼战打得十分艰难。战斗打了两天,25师仍在坚守,但敌军的预备队新22师即将赶到4纵的后背了。

塔山大战前,胡奇才检查工事,营长说没问题,他却说:给我拿炮轰

新开岭战役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胡奇才召集师以上领导开会研究对策,有人说要继续打下去,也有人建议立即撤出战斗,胡奇才听完大家的发言后说:“经过两天来的激战,我虽遇到了很大困难,但敌人的处境更困难,全师被我紧紧围住。敌虽有强援支持,但尚需十几个小时才能赶到。因此我们必须打下去,只要树立必胜信心、咬紧牙关、顽强奋战,就一定能把敌人彻底消灭掉!”

大家听了胡奇才的话后,也觉得很有道理,一致表示即使困难再大,也一定要消灭25师。胡奇才最后决定:纵队全体人员参加战斗,3个小时后发起攻击,争取一天结束战斗。

11月2日拂晓,胡奇才再次指挥4纵发起总攻,他站在指挥所旁的一棵小松树旁,使劲地为官兵们加油助威,敌25师在我军的冲击下,最终溃不成军,士气全无,被我军全部歼灭,师长李正谊也成为了俘虏。

塔山大战前,胡奇才检查工事,营长说没问题,他却说:给我拿炮轰

新开岭战役经过图

此战共歼敌3000余人,俘敌5000余人,开创了东北民主联军在东北战场以8个团全歼国民党军1个整师的先例,也是4纵成立以来首次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果最辉煌的歼灭战。中共中央专门为4纵发来嘉奖电:

庆祝你们歼灭敌人一个师的大胜利,望对有功将士传令嘉奖。

1947年9月,时任辽东军区参谋长的吴克华调任4纵任司令员,胡奇才改任副司令员。尽管职务降低了,但胡奇才却自觉服从组织安排,开始积极配合吴克华的工作。

塔山大战前,胡奇才检查工事,营长说没问题,他却说:给我拿炮轰

吴克华

1948年9月12日,东北野战军发起辽沈战役,首战是进攻锦州。蒋介石为解锦州之围,专门乘巡洋舰来到葫芦岛,命令从华北抽调的5个师和从山东抽调的2个师赶到葫芦岛,会同驻岛的4个师,共11个师10余万人,由17兵团司令侯镜如指挥,从锦西攻击塔山,向北驰援锦州。

塔山,位于锦州与锦西之间,是一个仅有百余户的村子,地势平坦,无险可守,但其重要性在于,它是锦西国民党军增援锦州的必经之路。东北野战军为确保攻克锦州,指定4纵担任塔山正面主阵地的防守。

塔山大战前,胡奇才检查工事,营长说没问题,他却说:给我拿炮轰

塔山阻击战示意图

战前,毛泽东要求林彪每两日上报一次塔山的情况。林彪也对塔山非常重视,他指定胡奇才到塔山前线第12师指挥作战,并命令他每天4次上报防守情况。

12师开进塔山后,胡奇才和4纵几位领导亲赴塔山前沿勘察地形,发现12师把防御的主要兵力放在了塔山的山包上,却只在位于公路线的塔山堡放了一个连,他觉得这样配置防守力量是有问题的。

按理说守住山包这个高地是合乎兵法要则的,但这个山包毕竟太小,而且在公路的一侧,如果敌人直接绕山而过,沿公路直扑锦州,即使我军防线的其他部位守得再牢,也失去了阻敌打援的作用。但塔山堡这个村子位于公路线上,只要守住村子,那么敌人就无法通过,塔山堡才是整个塔山防御体系的重中之重。

胡奇才要求12师起码要在塔山堡放一个营,12师师长江燮元于是下令:调34团1营全部扎进塔山堡,死守不退,打光为止。胡奇才又亲自对1营营长交待:后退一步杀头!

塔山大战前,胡奇才检查工事,营长说没问题,他却说:给我拿炮轰

江燮元

事实证明,胡奇才的这个布置至关重要。战后林彪曾专门称赞胡奇才说:“塔山堡这个营像钉子一样,安得好。”

战前胡奇才又仔细地检查了1营修筑的防御工事,他问营长:“你们工事怎么样?”

营长回答:“没问题。”

胡奇才又问:“真的没问题?”

“真的没问题!”

胡奇才于是叫人拖来了一门60炮,他下达了命令:“把炮口对准工事,给我轰!”结果一炮下去,塔山堡的工事被打塌了一半。

塔山大战前,胡奇才检查工事,营长说没问题,他却说:给我拿炮轰

胡奇才剧照

胡奇才严肃地对全营官兵说:“这就是你们的工事吗?连个小小的60炮都禁不起,还想对付蒋介石的飞机大炮?同志们,我告诉你们,这次阻击战可不是运动战,也不是游击战,我们一个营要对抗一个军呢!”

胡奇才的话令全营官兵都感到非常羞愧,营长马上带着大家重新挖起了工事,大家都鼓着一股劲,胡奇才看着官兵们,真切地体会到一种大战前的压抑之气。

10月10日凌晨3点,敌人趁我阵地尚不巩固之机,在40余门重炮、7架飞机、2艘军舰的火力支援下,出动4个师的兵力,向塔山阵地发起全面进攻,拉开了塔山阻击战的帷幕。

第一天的战斗十分残酷,国民党军“东进兵团”伤亡1174人,而4纵也伤亡319人。纵队司令员吴克华曾在回忆录里回忆了当时战斗的惨烈场景:

一次次的进攻接踵而来,打也打不光,堵也堵不住。拼命冲上来的敌人和我军战士绞在一起,抓头发、揪耳朵、摔跤、滚打,拼老命地干。我前沿掩体、碉堡、交通壕、堑壕,得而复失,失而复得,呈现拉锯状态……

塔山大战前,胡奇才检查工事,营长说没问题,他却说:给我拿炮轰

在后方的林彪也亲自给胡奇才打来电话:“守住塔山,胜利就抓住了一半。告诉你,塔山必须守住。拿不下锦州,军委要我的脑袋;守不住塔山,我要你的脑袋!”

战斗打到第四天,国民党军队仍然寸步未进,蒋介石大骂将领无能,他决定调号称“赵子龙师”的独立95师来主攻塔山。胡奇才知道独立95师虽然冲锋凶猛、不怕炮火,但惧怕白刃战,他嘱咐战士们上好刺刀,准备和敌人打一场白刃战。

9月13日天刚亮,国民党军队就派独立95师打头阵,向塔山冲了过来,师长朱致一还把营以上军官集合了起来,给他们每人发了一挺机枪,十颗手榴弹,一截红布条,组成“超级敢死队”,直挺挺地冲了过来。

胡奇才通过望远镜,把一切尽收眼底,他也马上命令28团团长和政委带领敢死队冲了上去。团长对团长,方队对方队,数千把枪刺混战成一团,在天地之间营造出一片血红的枪林。

塔山大战前,胡奇才检查工事,营长说没问题,他却说:给我拿炮轰

700人出击,70人生还,但28团终于拼光了最后一拨“赵子龙师”的敢死队。

9月14日,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凌晨东北野战军参谋长刘亚楼给胡奇才打来电话,告诉他我军将在上午10时对锦州发起总攻,并问他还有什么要求,胡奇才激动地说:“我要炮,我要打他妈的军舰,它一炮打掉了我一个连!”

刘亚楼说:“好,给你一个炮连!”

没过多久,一个152加榴炮就开进了塔山,胡奇才高兴地对江燮元说:“你指挥两个炮群打敌人的军舰,轰它几个排炮!”

江燮元说:“就怕打不着!”

胡奇才说:“打是打不着,但可以吓唬吓唬他们,把它们赶远点!”

江燮元于是指挥炮群向着敌舰“重庆号”和“灵甫号”打了过去,大海里掀起了排空巨浪,白浪滔滔,把军舰都遮住了,敌人赶紧命令军舰后退了数千米。

塔山大战前,胡奇才检查工事,营长说没问题,他却说:给我拿炮轰

“重庆号”军舰

10月15日傍晚,我军攻克锦州,塔山阻击战胜利结束。4纵在在6天6夜的激战中,共歼敌6117人,自己也付出了伤亡3145人的代价,其中有767名战士牺牲在了塔山这块土地上。

战斗结束后,罗荣桓称赞胡奇才说:“没想到4纵打得这样好!像这样的防御战,在我军历史上也少见。”

林彪也点头说:“塔山那个营安得好,这个胡奇才,眼力蛮毒的嘛!”

战后4纵组织聚餐,气氛非常热烈,从不饮酒的胡奇才也举起了装满酒的酒壶,把酒一饮而尽,饮完他便倒下去了。医生跑过来一检查,脸色突变:急性阑尾炎,差点就穿孔了,再晚就有生命之忧了……

1949年3月,根据中央军委决定,东野改称第四野战军,4纵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1军,胡奇才被任命为副军长。这时,他的旧伤再度发作,不得不转至北京治疗。

胡奇才到北京后,朱德亲自把他请到家中,做了满满一桌子川菜,对他说:“湖北人,吃得惯辣子吗?”

塔山大战前,胡奇才检查工事,营长说没问题,他却说:给我拿炮轰

朱德

胡奇才回答:“总司令,就是不太习惯那麻劲儿,不过也能吃下去。”

朱德哈哈大笑:“苦辣酸甜喜怒哀乐,啥子滋味都要尝尝嘛!”

新中国成立后,胡奇才历任辽东军区司令员、辽西军区司令员,1955年3月,他被任命为解放军工程兵副司令员,并在同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胡奇才的生活非常简朴,饮食总是粗茶淡饭,他爱吃大米饭和红烧肉,早饭经常吃自己腌制的小咸菜,他从不搞特殊,没用过公家一分钱。

塔山大战前,胡奇才检查工事,营长说没问题,他却说:给我拿炮轰

胡奇才和家人

胡奇才家里的墙上,挂着一幅几乎和墙壁一样大小的高倍比例的军用地图,这是一幅塔山阻击战示意图,图上标示着一个个的红蓝箭头,展现出两军对垒中的艰辛与残酷,平面的图纸上隐含着战场中的血雨腥风与嘶杀呐喊。

工程兵部队大都在山区施工,都有一些土特产,部队的领导有时会给胡奇才送点土特产,如核桃、柿子、苹果等,他都照价付款。

有一次胡奇才下部队检查指导工作,部队领导送他两筐苹果。胡奇才知道后,坚持如数付款。部队领导说:“送给首长两筐自己生产的苹果,这是我们的心意,怎么能收钱?”

胡奇才却说:“你们的心意我领了,但是钱一定要收下,两筐苹果是小事,如果不交钱,就破坏了部队的作风。部队的好作风一方面靠抓,更重要的是靠领导干部以身作则!”

塔山大战前,胡奇才检查工事,营长说没问题,他却说:给我拿炮轰

胡奇才视察部队

1997年7月1日,胡奇才怀着激动喜悦的心情,和家人在电视上目睹了庄严神圣的香港回归的政权交接仪式,下午又应邀出席了国务院庆香港回归的招待会,和老同志们聚集一堂,畅叙香港回归的感受,心中无比欢欣。

塔山大战前,胡奇才检查工事,营长说没问题,他却说:给我拿炮轰

晚年的胡奇才

但是当晚11点,胡奇才却病倒了,被送进301医院抢救,终因肝硬化引起的胃静脉曲张大出血,医治无效,于7月3日下午去世,享年83岁。

胡奇才将军永垂不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