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名将韩先楚据理力争:坚决不能撤退!撤就意味着前功尽弃

1946年10月下旬,辽东军区第四纵队在司令员胡奇才率领下,奉命阻击进犯南满的敌第二十五师。不过当时四纵只有十一师和十二师参战,十师由四纵副司令员韩先楚带领,正随三纵作战。

敌二十五师素有“千里驹”之称,曾参加远征军,全部配置美式装备,是蒋军中一支颇有战斗力的“王牌部队”。

10月26日,两军在赛马集展开了激战。

四纵两个师的五个主力团在胡奇才亲自指挥下,向敌人发起了猛攻,当夜12时一举攻克了敌七十四团驻守的赛马集,歼敌200余人。

随后,胡奇才命令部队撤出赛马集,在30里外的双岭子设下伏击圈。

名将韩先楚据理力争:坚决不能撤退!撤就意味着前功尽弃

27日夜间,二十五师果然推进到双岭子地区,四纵果断出击。

不但这一仗打得出乎胡奇才的意料,他本以为用5个团、10000多兵力出击,应当能将此时仅有5000多人的二十五师打垮。

没想到打了一天一夜,都没能击溃二十五师,胡奇才命令部队暂时撤离双岭子。

后来抓了名俘虏,一问才知道,敌七十五团已归还建制,二十五师总兵力将9000人。

在这样的情况下,胡奇才急调由名将韩先楚率领、正随三纵作战的第十师归还建制,力求全歼敌二十五师。

名将韩先楚据理力争:坚决不能撤退!撤就意味着前功尽弃

29日晨,李正谊命令二十五师兵分两路平行推进,师主力和七十五团分别作为左、右纵队,规定在下午三点前会合。

敌七十五团团长赵振戈率部进入新开岭谷地时,才发现中了我军的诱敌深入之计,可是这支机械化部队不便于机动,落入胡奇才精心设置的“口袋阵”中无法脱身。

赵振戈大惊,急忙向李正谊请求增援,可这时李正谊也发现二十五师全部都落进了我军的包围圈中。

四纵将士将敌军压制在长达30华里的新开岭谷地之中,凭借地形优势予以猛攻,打得敌二十五师完全乱了阵脚。

直到这天晚上,李正谊才如梦方醒,明白光凭二十五师自己的力量,是没办法突围出去的。

名将韩先楚据理力争:坚决不能撤退!撤就意味着前功尽弃

他不得不向杜聿明和五十二军军长赵公武请求派部队派飞机前来增援。

在四纵将士的英勇反击之下,敌二十五师越打越慌,退缩到老爷岭、黄家堡子一带。

或许是因为杜聿明和赵公武发出的“坚守待援”命令让李正谊看到了希望,他组织了3000多人向我军发起疯狂的反击。

毕竟他们训练有素,再加上拥有精良的美械装备,因此使得两军的战斗陷入胶着状态,而敌人的援军正在迅速逼近。

已经送到嘴边的肉却迟迟啃不下,这种情况让一心想全歼敌人的胡奇才很恼火,他当即召集纵队指挥员举行紧急会议。

名将韩先楚据理力争:坚决不能撤退!撤就意味着前功尽弃

会上有人提出,这一仗很难再再打下去,目前最好的做法就是撤退。

撤退的理由看上去也很充分:原来计划的歼灭战打成了消耗战,我军付出了很大伤亡代价,此时敌人正大举增援,若不能尽快结束战斗,整个四纵将落入被敌军内外夹击的绝境,后果不堪设想!

擅长打硬仗的名将韩先楚第一个站出来表示反对:“这个时候坚决不能撤退,撤就意味着前功尽弃!”

他认为:“敌军伤亡比我军更大,弹药则不见得比我们充足。只要我军在这个关键时刻不松劲、不懈气,集中兵力和火力奋起一击,完全有可能拿下老爷岭,重新掌握主动权。”

名将韩先楚据理力争:坚决不能撤退!撤就意味着前功尽弃

“如果在这个时候撤下来,不但会乱了军心,被敌人追着打,甚至把整个纵队都打散!”

韩先楚的据理力争,让胡奇才不再考虑撤退的建议,他点了点头说:“目前最重要的事就是一鼓作气拿下老爷岭!”

政委彭嘉庆、参谋长李福泽也表示赞同,最终众人决定次日拂晓按照韩先楚所说的办法,对老爷岭之敌发起猛攻。

11月2日拂晓,经过充分准备和动员的四纵将士同仇敌忾,以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决心,对老爷岭发起了最后一击。

第十师作战科副科长段然率领二十八团发起猛攻,率先冲上了老爷岭,与敌人展开了白刃战。

名将韩先楚据理力争:坚决不能撤退!撤就意味着前功尽弃

随后二十九团、三十团也分别冲上了老爷岭,大部分敌人无心再战,纷纷缴枪投降。溃退下来的敌人龟缩到王家寨。

仍幻想着援军能赶来的李正谊决定负隅顽抗。他竟异想天开,下令集中所有的辎重,淋上汽油再点燃,打算以此作为最后一道防线。

四纵将士杀气震天,从四面八方赶来,把李正谊的残部围了个严严实实。炮兵发射了几发炮弹,就把李正谊精心布设的“火墙轰上了天。敌军被这迎头猛击吓得失魂落魄,纷纷缴械投降。

战斗在上午十点左右胜利结束,四纵一举干掉了号称“千里驹”的敌二十五师,共歼敌8900人,开创了东北我军一次战役歼灭敌人一个整师的范例,成为一场名垂军史的大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