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卑女之後、庶子繼位、騙殺姐夫、還位兄後—細說趙襄子、趙無恤

作者:資治通鑒紅與黑
卑女之後、庶子繼位、騙殺姐夫、還位兄後—細說趙襄子、趙無恤

竹簡藏袖始有疑,

常山尋寶終為繼;

春秋戰國沖突體,

雄才謀略堪稱奇。

-----------------------------

公元前475年,晉國大夫趙氏族長趙簡子趙鞅去世,他的庶長子趙無恤繼位,是為趙襄子。

關于趙襄子,曆史上對其一生最大功勞的評價就是晉陽之圍中趙無恤堅守數年,一舉說服魏韓,聯手滅掉智氏,妥妥的改變了中國整個曆史走向。

詳細情況敬請關注此頭條号,上一系列《三家分晉紅與黑》。

今天來說一說晉陽之圍之外的趙襄子趙無恤的雄才偉略與沖突之處。

《資治通鑒》中開篇記載的第一件事就是選擇繼承人,其中記載了趙簡子棄長擇幼,選擇趙無恤為繼承人的故事:

趙鞅趙簡子的長子叫伯魯,幼子叫無恤。

趙簡子想确定繼承人,不知立哪位好,于是他把他的日常訓誡言詞寫在兩塊竹簡上,分别交給兩個兒子,叮囑他倆說:“可要好好記住!”

聰爸嘚吧嘚 

《資治通鑒》原文寫到,趙簡子“将置後,不知所立”,可見在立繼承人這件事上,趙簡子對長子伯魯并不認可。

當時時為亂世,晉國六家紛争,已有兩個家族被滅,僅餘智、韓、魏、趙四家争強。

其中智氏一貫強橫,趙氏一直在斡旋,趙簡子應該是覺得非大賢大才、大隐忍者無法存家族于紛亂之中,是以可能認為這方面趙無恤要比伯魯更适合,但依據當時的理念,廢長立幼有悖倫理,是以趙簡子才不知所立。

正所謂“世間安得兩全法”?因為能有所選擇,取舍都有很大的利弊,這才産生了沖突。

換句話說,要想避免此類沖突,唯有厘清利弊,善用斷舍離,才能不受其亂。

卑女之後、庶子繼位、騙殺姐夫、還位兄後—細說趙襄子、趙無恤

趙簡子賜給兩兒子竹簡這事已經過去了三年。

有一天,趙簡子突然問起兩個兒子這事,長子伯魯說不出竹簡上的話;再追問他的竹簡,早已丢失了。

趙簡子又問小兒子無恤,趙無恤可謂倒背如流,非常熟練,再追問其竹簡,無恤畢恭畢敬從袖子裡取出竹簡獻上。

于是,趙簡子認為無恤十分賢德,便立他為繼承人。

柏楊先生對此事有評論說到:

“趙無恤先生的才幹,毋庸置疑,但立即從袖子裡掏出竹簡,卻有點蹊跷。竹簡是笨重之物,放在袖子裡長達三年之久,天下沒有這種怪事。可能趙無恤先生在老父身旁埋有暗探,早得到消息。隻能證明他的狡狯,不能證明所預期的他一定能忍辱負重。”

柏楊先生質疑竹簡放袖子裡三年之久可疑,認為無恤在他老父親身旁埋有暗探。

聰爸卻認為,柏楊先生的觀點可圈可點:

柏楊先生說的提供了陰謀論的一種可能,問題是,不是不可以這麼想,但是,為什麼不再想深一點?

《史記》中記載趙簡子曾在姑布子卿進谏時,安排子卿為自己的兒子們看相,子卿言明看着無恤面相富貴,趙簡子的第一反應是什麼?“此其母賤,翟婢也,奚道貴哉?”就是說,趙無恤的母親地位卑賤,怎麼能說趙無恤是貴人呢?

趙簡子能當衆人說出這樣的話,由此可見趙無恤必定在趙簡子心目中沒有什麼地位。

而作為臣子的,最是勢利,一個在家主眼中基本被忽視掉的卑賤出身的次子,能有多少臣子願意投靠依附?是不是可以順理可以推出趙無恤沒有多少政治力量。

沒有多少政治力量的人,具備能力在趙簡子身邊埋有暗探?或者說敢在家主身邊埋有暗探?

退一萬步,即使有能力也有膽量安排密探,這種長達三年時間的尤其是涉及到繼承人選擇的考察,聰爸更傾向于趙簡子沒有跟謀臣商議,是自己做主設立的,三年之後隻是心血來潮想起來這事了,才突然提出來要考試了,這種突發的情況哪個密探能提前知曉并告知趙無恤呢?

是以,柏楊先生的論點疑點還是有的。

不妨這麼來看,趙無恤原本為卑女之後,且史有記載長得又矮又醜,在當時以面相為重的時代實在是非常的不讨喜。

試想,作為次長子,沒有繼承資格,在家主心裡沒有任何存在感,面相不讨喜,最重要一點,還沒有任何政治資源,這時候他能怎麼辦?

聰爸更傾向于隐忍論,為什麼不能是趙無恤真的就将他爹給的竹簡放在衣袖裡天天摩挲,日日讀背呢?為什麼就不能是趙無恤抓住這一絲絲的可能去表現自己善于隐忍善于抓住一切機會呢?

在身為庶子,面相不喜,毫無政治資源的時候,隻能暫且雌伏,抓住一切可能産生後續影響的事件,逐漸使天平慢慢偏移,畢竟對于當時的無恤來說,趙簡子給出竹簡這件事,自己好好去讀,天天裝衣袖裡讀才是唯一的選擇啊,你沒有資本去浪費任何一絲一毫的可能的機會,但是如果你抓住了,是不是就有了一絲一毫的可能呢?

曆史上這種善于隐忍最終得成大事的例子數不甚數,卧薪嘗膽、朱元璋的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康熙時期九子奪嫡等等,在外界因素不利于自己的時候,隐忍為先,積攢内秀,抓住一切外界機會,尋求一絲一毫的可能,慢慢的以圖後勁。

《史記》中也記載了趙簡子立繼承人的故事,但史記中促使趙簡子下定決心改立次子無恤的并不是書簡事件:

有一天,姑布子卿拜見趙簡子,于是趙簡子把幾個兒子都叫來讓他看相,看看誰有面相成為繼承人。

子卿看了之後說:“這些人裡沒有能做将軍的人。”

趙簡子說:“這是趙氏後繼無人要完了嗎?”

子卿說:“我在來的路上還看到一個公子,大概也是您的兒子吧?”

趙簡子這才想起來,叫人喊來兒子趙無恤。

趙無恤一到,子卿就站起來說:“這才是真正的将軍呀!”

趙簡子說:“這孩子的母親卑賤,是從翟來的婢女,怎麼說他尊貴呢?”子卿說:“上天賜給的,即使出生卑賤日後也定能顯貴。”

聰爸嘚吧嘚:

其一:趙無恤在趙簡子眼裡存在感極低,趙簡子原本是想通過看相看看哪個兒子有繼承的面相,結果趙無恤連上台被相面的資格都沒有,也就是說在立繼承人這件事上趙簡子根本沒考慮過這個人。

其二:趙簡子當着衆人,直言趙無恤出身卑微,可見趙無恤除了在他爹心中沒什麼印象之外,甚至連一點點尊嚴都沒有,已經達到無視的程度了。

自從相面這件事之後,趙簡子常把兒子們都叫來談話,無恤表現最好。

聰爸嘚吧嘚: 

印象逐漸改善,重視程度逐漸加深。

卑女之後、庶子繼位、騙殺姐夫、還位兄後—細說趙襄子、趙無恤

趙簡子有一次告訴兒子們說:“我把一個寶符藏在常山之上,誰先找到了有賞。”

兒子們都争前恐後跑到常山上去找,結果忙活半天什麼也沒找到。隻有趙無恤回來後說:“我已經找到寶符了。”

趙簡子說:“你說說看吧?你找到什麼了?”

無恤說:“從常山上往下看,可以看到代國,代國可以依此奪取過來。”

趙簡子深以為然,認為無恤是賢才,于是廢了太子伯魯,把無恤立為繼承人。

《資治通鑒》中記載的趙簡子立趙無恤為繼承人的原因是因為書簡,《史記》中記載的則是因為有眼光、有賢才,粗看起來似乎《史記》更進階一點,甚至于從立意上來說,《史記》記載的故事更偏重于資治,更适合作為皇帝的教科書題材,但為什麼《資治通鑒》偏偏記載的是書簡這種小事呢?

可能是因為後面有司馬光對于賢德才能的長篇大論吧,司馬光開篇兩件事,一是說智氏選繼承人,二是說趙氏選繼承人,可能是想通過智氏選無德之人而亡,趙氏選有德之人而存,來論證自己的觀點,君主在用人上要注重德,甯可有德無才也不要有才無德。

姑且不論司馬光對于此論調是否有私心,就光說此論點,對于用人來說,德才論這種二分法實在是不可取,這種論點就像小孩子看世界一樣,人隻有好人壞人之分?非好即壞?

如果非要單純地以此種二分法來看待人才的話,聰爸反倒認為,曹操的《求賢令》“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更值得君王借鑒和使用。

遠的不說,就說戰國秦漢,戰神吳起,有才麼?武廟十哲之一,郭沫若評價吳起軍事上與孫武并稱,政治上堪比商鞅,但私德上呢?殺妻求将,母喪不歸,私德欠缺,如果按司馬光的論點,完全應擯棄不用,但有人用麼?有,魏文侯用了,楚悼王用了,用了結果呢?曹操評論有言“在魏,秦人不敢東向,在楚則三晉不敢南謀”

再說軍事上大名鼎鼎的多多益善淮陰侯韓信,才自不用多誇,私德上韓信也不堪細看吧?

還有商鞅、李斯等等,魏文侯用吳起,漢高祖用韓信,秦孝公用商鞅,始皇用李斯,是因為這些君王自信能鎮得住,用韓信劉邦對答的話來說就是“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是以為陛下禽也”,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天才是被另一個天才發現的,君王并沒有因為私德有虧而摒棄他們,這些私德有虧的良才們也正是得遇明主才得以在曆史洪流中留下炫彩的篇章。

但是,明眼可見的是,支撐“唯才是舉”這個觀點的背後,需要君王自己要有極高的人格魅力和對屬下的駕馭能力,不如簡單的套用德才公式來得簡單罷了。

古往今來,又有幾位君主能夠發現又或是願意承認自己人格魅力不行或是駕馭手下的能力太弱了呢?有人要說了,君王你自己發現不了,不是還有那麼多群臣麼?那麼話說回來,又有哪個老師發現君主欠缺這些敢直言,或者敢去教導君主加強這方面的能力呢?兩害取其輕,何不直接套用簡單公式,德才二分法簡單明了。

另一方面,“德才兼備方為聖”又一直是儒家要推行的“道”,故“唯才是舉”這種實用派的理論隻能隐身于君王用人的“潛規則”裡,是沒辦法拿出來大肆宣傳了。

卑女之後、庶子繼位、騙殺姐夫、還位兄後—細說趙襄子、趙無恤

在常山尋寶之後,《史記》裡還記載了一件事:

趙無恤的姐姐是代國的王後。趙簡子去世之後,屍骨未冷,趙無恤還沒有去除喪服,就到北邊登上夏屋山(在代國境内),請他的親姐夫代王上山喝酒,代王毫無防備直接前來。

席間,趙無恤讓廚師拿着銅勺請代王和他的随從進餐,在斟酒時,暗中令手下用斟酒的銅勺打死了代王和随從宮員,随後,立即興兵伐代,占領了代國。

趙無恤的姐姐,也就是代國的王後,知道這件事後,對着蒼天号哭,磨尖了頭發上插着的笄——就是簪子,自殺了。代人非常同情她,把她自殺的地方叫做摩笄(jī)之山。

史書中關于趙無恤滅代有好多個版本,《呂氏春秋》、《戰國策》、《史記》等都有記載,各個版本對于滅代的過程描述差不多,但是,對于事情發生的時間,特别是趙無恤的姐姐是什麼時候、由誰來安排嫁給代王做代國的王後,說法卻各有不同。

這一切到底是趙無恤的蓄意謀劃?還是他的順水推舟?

按照《史記》的說法,并沒有明确說明誰做主把趙無恤姐姐嫁給代王的,隻是說了“襄子姊前為代王夫人。”,也就是說趙襄子趙無恤的姐姐從前是代王的夫人。

但在《呂氏春秋》、《戰國策》裡,明确寫了,是趙無恤做主把姐姐嫁給代王的,然後刻意曲意奉承,騙取代王信任,在服喪期間約代王飲酒,暗令屬下殺之,趙無恤就是安排姐姐出嫁,而後騙殺代王、緻使姐姐自殺的主謀。

有夠狠!

趙無恤因為其父趙簡子沒有立哥哥伯魯為繼承人,有悖于宗法傳統,是以雖然無恤自己有五個兒子,也不肯立自己的兒子為繼承人。

趙無恤騙殺代王、滅掉代國後,封趙伯魯的兒子于代國,稱代成君;代成君早逝;又立代成君的兒子趙浣為趙家的繼承人。

但是,趙無恤死後,無恤的弟弟趙桓子就驅逐趙浣,自立為國君。

不料趙恒子繼位一年後也死了。

這時候,趙家的族人說:“趙桓子做國君本來就不是趙無恤的主意。”大家一起殺死了趙桓子的兒子,再迎回趙浣(即趙無恤哥哥伯魯的兒子),擁立為國君,這就是趙獻子。

趙獻子生子名趙籍,就是趙烈侯,三家分晉事件當中的趙氏家主。

《資治通鑒》一書從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晉作為全書的起始,司馬光在開篇時已經說出他的原因,他認為三家分晉是禮壞樂崩的象征性的開端,從此開啟了“天下以智力相雄長”的年代。

而我們縱觀春秋戰國,發現這兩個時代有着非常鮮明的特色,春秋循“禮”,戰國尚“力”,春秋尊“義”,戰國崇“利”。

顧炎武先生在《日知錄》中曾說“春秋時猶尊禮重信,而七國則絕不言禮與信矣……邦無定交,士無定主。”

春秋時期存有很多尊禮重信的事迹,比如管仲勸說齊桓公不違曹沫之盟、晉文公退避三舍等,還有最為著名的泓水之戰:

《史記》中記載了宋襄公與楚成王戰于泓水,宋襄公堅守古法,反對“半渡而擊”,數次不肯于楚軍渡河期間趁亂攻擊,直至待楚軍列好陣型之後,才與數倍于自己數量的楚軍對決,最後兵敗的故事。

這些在我們現代人看起來近乎“蠢豬式的仁義道德”,概因春秋時期,“兵不厭詐”的思想并未誕生或者完善,當時的兩軍對壘,講究“以戰為禮”,也就是作戰雙方“結日定地,各居一面,鳴鼓而戰,不相詐”。橫陣列之,正面迎之,堂堂正正,不講奇詭變化,也不知如何去奇詭變化。

直到戰術祖師爺先轸打了兩場在現代人看來這才不算是“愚蠢”的戰役之後,“兵者詭道也”的概念才在中國這個古老的戰争機器上開花,才有了後面衆多令我們現代人歎為觀止的精彩絕倫的戰争藝術的出現。

兩種思想的碰撞總是會出現各種沖突,适應了爾虞我詐的思想的人總能在循禮崇古的君子裡得到好處,楚王還在循君子之信,是以楚王最終是被騙導緻身死異國,代王也看起來傻乎乎的被騙殺,秦國多用張儀、商鞅等“狡黠”之徒,終得鼎天下。

雖然話有失偏頗,例子也舉得比較不得體,但可以體會到那種意味在裡面。

從趙襄子騙殺姐夫代王,以及把智伯的頭骨制成酒器來看,他是一個極其野蠻殘暴的人。

但是從他堅守禮義,以禮義來對待刺客豫讓,還有最後還政于長兄伯魯的後代來看,他又是頗有春秋遺風、講究春秋禮義的人。

可以說,趙無恤集春秋的文明禮義和戰國的野蠻殘暴于一身,是個不折不扣的沖突體,他一生中的沖突之處,也凸顯了那個時代在兩種思想沖突下沖突的個體是如何生存的。

同時,正是這種兩千年前的春秋戰國的沖突狀況,讓我們看到了諸子先賢們,依據不同的價值判斷,用不同的思想流派,提出不同的社會、思想解決方案,各種思想、各種流派的激烈交鋒和互相诘難,帶來學術思想體系的沖突、更新與交融,進而形成了中國曆史上思想和文化最為輝煌燦爛、群星閃爍的時代。

往期精彩回顧:

《資治通鑒紅與黑》——三家分晉紅與黑<一>

《資治通鑒紅與黑》三家分晉紅與黑<二>智伯索地及趙襄子的對策

《資治通鑒紅與黑》三家分晉紅與黑<三>智伯的狂妄和水淹晉陽

《資治通鑒紅與黑》三家分晉紅與黑<四>智伯之死與秦朝統一的聯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