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卑女之后、庶子继位、骗杀姐夫、还位兄后—细说赵襄子、赵无恤

作者:资治通鉴红与黑
卑女之后、庶子继位、骗杀姐夫、还位兄后—细说赵襄子、赵无恤

竹简藏袖始有疑,

常山寻宝终为继;

春秋战国矛盾体,

雄才谋略堪称奇。

-----------------------------

公元前475年,晋国大夫赵氏族长赵简子赵鞅去世,他的庶长子赵无恤继位,是为赵襄子。

关于赵襄子,历史上对其一生最大功劳的评价就是晋阳之围中赵无恤坚守数年,一举说服魏韩,联手灭掉智氏,妥妥的改变了中国整个历史走向。

详细情况敬请关注此头条号,上一系列《三家分晋红与黑》。

今天来说一说晋阳之围之外的赵襄子赵无恤的雄才伟略与矛盾之处。

《资治通鉴》中开篇记载的第一件事就是选择继承人,其中记载了赵简子弃长择幼,选择赵无恤为继承人的故事:

赵鞅赵简子的长子叫伯鲁,幼子叫无恤。

赵简子想确定继承人,不知立哪位好,于是他把他的日常训诫言词写在两块竹简上,分别交给两个儿子,叮嘱他俩说:“可要好好记住!”

聪爸嘚吧嘚 

《资治通鉴》原文写到,赵简子“将置后,不知所立”,可见在立继承人这件事上,赵简子对长子伯鲁并不认可。

当时时为乱世,晋国六家纷争,已有两个家族被灭,仅余智、韩、魏、赵四家争强。

其中智氏一贯强横,赵氏一直在斡旋,赵简子应该是觉得非大贤大才、大隐忍者无法存家族于纷乱之中,所以可能认为这方面赵无恤要比伯鲁更适合,但依据当时的理念,废长立幼有悖伦理,所以赵简子才不知所立。

正所谓“世间安得两全法”?因为能有所选择,取舍都有很大的利弊,这才产生了矛盾。

换句话说,要想避免此类矛盾,唯有厘清利弊,善用断舍离,才能不受其乱。

卑女之后、庶子继位、骗杀姐夫、还位兄后—细说赵襄子、赵无恤

赵简子赐给两儿子竹简这事已经过去了三年。

有一天,赵简子突然问起两个儿子这事,长子伯鲁说不出竹简上的话;再追问他的竹简,早已丢失了。

赵简子又问小儿子无恤,赵无恤可谓倒背如流,非常熟练,再追问其竹简,无恤毕恭毕敬从袖子里取出竹简献上。

于是,赵简子认为无恤十分贤德,便立他为继承人。

柏杨先生对此事有评论说到:

“赵无恤先生的才干,毋庸置疑,但立即从袖子里掏出竹简,却有点蹊跷。竹简是笨重之物,放在袖子里长达三年之久,天下没有这种怪事。可能赵无恤先生在老父身旁埋有暗探,早得到消息。只能证明他的狡狯,不能证明所预期的他一定能忍辱负重。”

柏杨先生质疑竹简放袖子里三年之久可疑,认为无恤在他老父亲身旁埋有暗探。

聪爸却认为,柏杨先生的观点可圈可点:

柏杨先生说的提供了阴谋论的一种可能,问题是,不是不可以这么想,但是,为什么不再想深一点?

《史记》中记载赵简子曾在姑布子卿进谏时,安排子卿为自己的儿子们看相,子卿言明看着无恤面相富贵,赵简子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此其母贱,翟婢也,奚道贵哉?”就是说,赵无恤的母亲地位卑贱,怎么能说赵无恤是贵人呢?

赵简子能当众人说出这样的话,由此可见赵无恤必定在赵简子心目中没有什么地位。

而作为臣子的,最是势利,一个在家主眼中基本被忽视掉的卑贱出身的次子,能有多少臣子愿意投靠依附?是不是可以顺理可以推出赵无恤没有多少政治力量。

没有多少政治力量的人,具备能力在赵简子身边埋有暗探?或者说敢在家主身边埋有暗探?

退一万步,即使有能力也有胆量安排密探,这种长达三年时间的尤其是涉及到继承人选择的考察,聪爸更倾向于赵简子没有跟谋臣商议,是自己做主设立的,三年之后只是心血来潮想起来这事了,才突然提出来要考试了,这种突发的情况哪个密探能提前知晓并告知赵无恤呢?

所以,柏杨先生的论点疑点还是有的。

不妨这么来看,赵无恤原本为卑女之后,且史有记载长得又矮又丑,在当时以面相为重的时代实在是非常的不讨喜。

试想,作为次长子,没有继承资格,在家主心里没有任何存在感,面相不讨喜,最重要一点,还没有任何政治资源,这时候他能怎么办?

聪爸更倾向于隐忍论,为什么不能是赵无恤真的就将他爹给的竹简放在衣袖里天天摩挲,日日读背呢?为什么就不能是赵无恤抓住这一丝丝的可能去表现自己善于隐忍善于抓住一切机会呢?

在身为庶子,面相不喜,毫无政治资源的时候,只能暂且雌伏,抓住一切可能产生后续影响的事件,逐渐使天平慢慢偏移,毕竟对于当时的无恤来说,赵简子给出竹简这件事,自己好好去读,天天装衣袖里读才是唯一的选择啊,你没有资本去浪费任何一丝一毫的可能的机会,但是如果你抓住了,是不是就有了一丝一毫的可能呢?

历史上这种善于隐忍最终得成大事的例子数不甚数,卧薪尝胆、朱元璋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康熙时期九子夺嫡等等,在外界因素不利于自己的时候,隐忍为先,积攒内秀,抓住一切外界机会,寻求一丝一毫的可能,慢慢的以图后劲。

《史记》中也记载了赵简子立继承人的故事,但史记中促使赵简子下定决心改立次子无恤的并不是书简事件:

有一天,姑布子卿拜见赵简子,于是赵简子把几个儿子都叫来让他看相,看看谁有面相成为继承人。

子卿看了之后说:“这些人里没有能做将军的人。”

赵简子说:“这是赵氏后继无人要完了吗?”

子卿说:“我在来的路上还看到一个公子,大概也是您的儿子吧?”

赵简子这才想起来,叫人喊来儿子赵无恤。

赵无恤一到,子卿就站起来说:“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呀!”

赵简子说:“这孩子的母亲卑贱,是从翟来的婢女,怎么说他尊贵呢?”子卿说:“上天赐给的,即使出生卑贱日后也定能显贵。”

聪爸嘚吧嘚:

其一:赵无恤在赵简子眼里存在感极低,赵简子原本是想通过看相看看哪个儿子有继承的面相,结果赵无恤连上台被相面的资格都没有,也就是说在立继承人这件事上赵简子根本没考虑过这个人。

其二:赵简子当着众人,直言赵无恤出身卑微,可见赵无恤除了在他爹心中没什么印象之外,甚至连一点点尊严都没有,已经达到无视的程度了。

自从相面这件事之后,赵简子常把儿子们都叫来谈话,无恤表现最好。

聪爸嘚吧嘚: 

印象逐渐改善,重视程度逐渐加深。

卑女之后、庶子继位、骗杀姐夫、还位兄后—细说赵襄子、赵无恤

赵简子有一次告诉儿子们说:“我把一个宝符藏在常山之上,谁先找到了有赏。”

儿子们都争前恐后跑到常山上去找,结果忙活半天什么也没找到。只有赵无恤回来后说:“我已经找到宝符了。”

赵简子说:“你说说看吧?你找到什么了?”

无恤说:“从常山上往下看,可以看到代国,代国可以依此夺取过来。”

赵简子深以为然,认为无恤是贤才,于是废了太子伯鲁,把无恤立为继承人。

《资治通鉴》中记载的赵简子立赵无恤为继承人的原因是因为书简,《史记》中记载的则是因为有眼光、有贤才,粗看起来似乎《史记》更高级一点,甚至于从立意上来说,《史记》记载的故事更偏重于资治,更适合作为皇帝的教科书题材,但为什么《资治通鉴》偏偏记载的是书简这种小事呢?

可能是因为后面有司马光对于贤德才能的长篇大论吧,司马光开篇两件事,一是说智氏选继承人,二是说赵氏选继承人,可能是想通过智氏选无德之人而亡,赵氏选有德之人而存,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君主在用人上要注重德,宁可有德无才也不要有才无德。

姑且不论司马光对于此论调是否有私心,就光说此论点,对于用人来说,德才论这种二分法实在是不可取,这种论点就像小孩子看世界一样,人只有好人坏人之分?非好即坏?

如果非要单纯地以此种二分法来看待人才的话,聪爸反倒认为,曹操的《求贤令》“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更值得君王借鉴和使用。

远的不说,就说战国秦汉,战神吴起,有才么?武庙十哲之一,郭沫若评价吴起军事上与孙武并称,政治上堪比商鞅,但私德上呢?杀妻求将,母丧不归,私德欠缺,如果按司马光的论点,完全应摈弃不用,但有人用么?有,魏文侯用了,楚悼王用了,用了结果呢?曹操评论有言“在魏,秦人不敢东向,在楚则三晋不敢南谋”

再说军事上大名鼎鼎的多多益善淮阴侯韩信,才自不用多夸,私德上韩信也不堪细看吧?

还有商鞅、李斯等等,魏文侯用吴起,汉高祖用韩信,秦孝公用商鞅,始皇用李斯,是因为这些君王自信能镇得住,用韩信刘邦对答的话来说就是“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天才是被另一个天才发现的,君王并没有因为私德有亏而摒弃他们,这些私德有亏的良才们也正是得遇明主才得以在历史洪流中留下炫彩的篇章。

但是,明眼可见的是,支撑“唯才是举”这个观点的背后,需要君王自己要有极高的人格魅力和对属下的驾驭能力,不如简单的套用德才公式来得简单罢了。

古往今来,又有几位君主能够发现又或是愿意承认自己人格魅力不行或是驾驭手下的能力太弱了呢?有人要说了,君王你自己发现不了,不是还有那么多群臣么?那么话说回来,又有哪个老师发现君主欠缺这些敢直言,或者敢去教导君主加强这方面的能力呢?两害取其轻,何不直接套用简单公式,德才二分法简单明了。

另一方面,“德才兼备方为圣”又一直是儒家要推行的“道”,故“唯才是举”这种实用派的理论只能隐身于君王用人的“潜规则”里,是没办法拿出来大肆宣传了。

卑女之后、庶子继位、骗杀姐夫、还位兄后—细说赵襄子、赵无恤

在常山寻宝之后,《史记》里还记载了一件事:

赵无恤的姐姐是代国的王后。赵简子去世之后,尸骨未冷,赵无恤还没有去除丧服,就到北边登上夏屋山(在代国境内),请他的亲姐夫代王上山喝酒,代王毫无防备直接前来。

席间,赵无恤让厨师拿着铜勺请代王和他的随从进餐,在斟酒时,暗中令手下用斟酒的铜勺打死了代王和随从宫员,随后,立即兴兵伐代,占领了代国。

赵无恤的姐姐,也就是代国的王后,知道这件事后,对着苍天号哭,磨尖了头发上插着的笄——就是簪子,自杀了。代人非常同情她,把她自杀的地方叫做摩笄(jī)之山。

史书中关于赵无恤灭代有好多个版本,《吕氏春秋》、《战国策》、《史记》等都有记载,各个版本对于灭代的过程描述差不多,但是,对于事情发生的时间,特别是赵无恤的姐姐是什么时候、由谁来安排嫁给代王做代国的王后,说法却各有不同。

这一切到底是赵无恤的蓄意谋划?还是他的顺水推舟?

按照《史记》的说法,并没有明确说明谁做主把赵无恤姐姐嫁给代王的,只是说了“襄子姊前为代王夫人。”,也就是说赵襄子赵无恤的姐姐从前是代王的夫人。

但在《吕氏春秋》、《战国策》里,明确写了,是赵无恤做主把姐姐嫁给代王的,然后刻意曲意奉承,骗取代王信任,在服丧期间约代王饮酒,暗令属下杀之,赵无恤就是安排姐姐出嫁,而后骗杀代王、致使姐姐自杀的主谋。

有够狠!

赵无恤因为其父赵简子没有立哥哥伯鲁为继承人,有悖于宗法传统,所以虽然无恤自己有五个儿子,也不肯立自己的儿子为继承人。

赵无恤骗杀代王、灭掉代国后,封赵伯鲁的儿子于代国,称代成君;代成君早逝;又立代成君的儿子赵浣为赵家的继承人。

但是,赵无恤死后,无恤的弟弟赵桓子就驱逐赵浣,自立为国君。

不料赵恒子继位一年后也死了。

这时候,赵家的族人说:“赵桓子做国君本来就不是赵无恤的主意。”大家一起杀死了赵桓子的儿子,再迎回赵浣(即赵无恤哥哥伯鲁的儿子),拥立为国君,这就是赵献子。

赵献子生子名赵籍,就是赵烈侯,三家分晋事件当中的赵氏家主。

《资治通鉴》一书从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作为全书的起始,司马光在开篇时已经说出他的原因,他认为三家分晋是礼坏乐崩的象征性的开端,从此开启了“天下以智力相雄长”的年代。

而我们纵观春秋战国,发现这两个时代有着非常鲜明的特色,春秋循“礼”,战国尚“力”,春秋尊“义”,战国崇“利”。

顾炎武先生在《日知录》中曾说“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邦无定交,士无定主。”

春秋时期存有很多尊礼重信的事迹,比如管仲劝说齐桓公不违曹沫之盟、晋文公退避三舍等,还有最为著名的泓水之战:

《史记》中记载了宋襄公与楚成王战于泓水,宋襄公坚守古法,反对“半渡而击”,数次不肯于楚军渡河期间趁乱攻击,直至待楚军列好阵型之后,才与数倍于自己数量的楚军对决,最后兵败的故事。

这些在我们现代人看起来近乎“蠢猪式的仁义道德”,概因春秋时期,“兵不厌诈”的思想并未诞生或者完善,当时的两军对垒,讲究“以战为礼”,也就是作战双方“结日定地,各居一面,鸣鼓而战,不相诈”。横阵列之,正面迎之,堂堂正正,不讲奇诡变化,也不知如何去奇诡变化。

直到战术祖师爷先轸打了两场在现代人看来这才不算是“愚蠢”的战役之后,“兵者诡道也”的概念才在中国这个古老的战争机器上开花,才有了后面众多令我们现代人叹为观止的精彩绝伦的战争艺术的出现。

两种思想的碰撞总是会出现各种矛盾,适应了尔虞我诈的思想的人总能在循礼崇古的君子里得到好处,楚王还在循君子之信,所以楚王最终是被骗导致身死异国,代王也看起来傻乎乎的被骗杀,秦国多用张仪、商鞅等“狡黠”之徒,终得鼎天下。

虽然话有失偏颇,例子也举得比较不得体,但可以体会到那种意味在里面。

从赵襄子骗杀姐夫代王,以及把智伯的头骨制成酒器来看,他是一个极其野蛮残暴的人。

但是从他坚守礼义,以礼义来对待刺客豫让,还有最后还政于长兄伯鲁的后代来看,他又是颇有春秋遗风、讲究春秋礼义的人。

可以说,赵无恤集春秋的文明礼义和战国的野蛮残暴于一身,是个不折不扣的矛盾体,他一生中的矛盾之处,也凸显了那个时代在两种思想冲突下矛盾的个体是如何生存的。

同时,正是这种两千年前的春秋战国的矛盾状况,让我们看到了诸子先贤们,依据不同的价值判断,用不同的思想流派,提出不同的社会、思想解决方案,各种思想、各种流派的激烈交锋和互相诘难,带来学术思想体系的冲突、更新与交融,从而形成了中国历史上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

往期精彩回顾:

《资治通鉴红与黑》——三家分晋红与黑<一>

《资治通鉴红与黑》三家分晋红与黑<二>智伯索地及赵襄子的对策

《资治通鉴红与黑》三家分晋红与黑<三>智伯的狂妄和水淹晋阳

《资治通鉴红与黑》三家分晋红与黑<四>智伯之死与秦朝统一的联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