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明清两代黄县的进士

作者:黄县话

“进士”一词出自《礼记·王制》:“大乐正论造士之秀者以告于王,而升诸司马,曰进士。”意思是大乐正考核学有所成的造士,选拔优秀的人才上报于天子,并推荐给司马,这些人称为进士。隋炀帝大业年间(605)始置进士科目,自此之后直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正式废除,1300年间科举考试是最主要的人才选拔制度。科举考试是分级逐层进行的,通过院试称为生员(即民间所说的秀才),通过乡试称为举人,通过会试、殿试(殿试只定名次,不会黜落考生)称为进士,进士无疑是王冠上的明珠,代表了科举功名的最高成就。与现代高考不同的是,进士是功名的尽头,就算你对名次不满意也不可以重考。考中进士的多寡也代表了一个地方文化教育的水平,所以最为人们看重。因为文字资料的缺失,黄县明代之前科举考试的情况已经很难搞清楚了,这里只能谈谈明清两代黄县进士的情况(黄县明代县志已佚,但通过《题名录》《碑录》之类的资料还可找寻出明代黄县进士的踪迹)。

明洪武九年(1376),登州升为登州府,至此山东布政司领府六:济南府、兖州府、东昌府、青州府、莱州府、登州府。史称“西三府东三府”。清初因之,雍正十二年(1734),升武定、沂二州为府,十三年升泰安、曹两州为府,这样六府成了十府,但莱州府、登州府辖地没什么变化。明代莱州辖掖县、潍县、昌邑、平度州、胶州、即墨、高密二州五县,清代不变,直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将胶州升为直隶州,下辖即墨、高密二县,莱州府领州一,县三。登州府明代辖莱阳、福山、蓬莱、文登、黄县、宁海州、栖霞、招远一州七县,清代加上海阳、荣成变成一州九县,但地盘还是原来的大小。海阳明代为大嵩卫,雍正十三年(1735)裁卫设县,割莱阳、乳山等各一部归入,因其地在黄海之北,故名“海阳”。荣成明代为成山、靖海两卫,雍正十三年裁卫设县,割文登东部并入,“始皇尝射大鱼于荣成山,山在邑境内,故命名因之”。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莱西原属莱阳,1961年分治,同属烟台地区,1983年莱西改隶青岛市。在明清两代,莱西都归在莱阳县内(莱西的方言亦属烟威方言区,反倒是现今归属烟台的莱州,所操持的方言却并不属于烟威方言,而是与昌邑等地的方言比较接近,属于青州方言区)。

明清两代科举考试的具体办法,《清史稿•选举志》说的明白:“有清科目取士,承明制用八股文。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谓之制义。三年大比,试诸生于直省,曰乡试,中式者为举人。次年试举人于京师,曰会试,中式者为贡士。天子亲策于廷,曰殿试,名第一、二、三甲。一甲三人,曰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乡试第一曰解元,会试第一曰会元,二甲第一曰传胪。悉仍明旧称也。”

据专家研究,明代科举共89科进士约245595人,清代科举共112科进士约26849人,明清两代山东考中的进士总数位居江浙闽赣之后,位居第五。

张增祥的《明清时期山东进士的时空分布研究》一文,认为山东明代进士为1825人,其中莱州府为186人,掖县60人;登州府为146人,莱阳55、蓬莱32、黄县18、招远12、文登12、栖霞5、宁海州5。清代进士为2260人,其中莱州府为329人,掖县36人;登州府为335人,名列十府第二,莱阳77、福山53、蓬莱50、文登44、黄县32、宁海州32、栖霞21、招远3、海阳17、荣成6。

刘希伟的《明代山东进士的区域分布研究》一文,认为明代山东进士总数1832人,其中莱州府倒数第二,为184人,掖县为57人;登州府倒数第一,为134人,莱阳50、登州卫20、黄县17、蓬莱12、文登9、招远9、福山7、栖霞5、宁海州4、登州1。

赵丽美的《明代山东进士群体研究》一文,认为明代山东进士总数为1710人,其中莱州府为173人,掖县为55人;登州府为132人,莱阳49、登州卫18、黄县16、招远9、文登6、福山6、栖霞5、宁海州5、莱州卫人3、宁海卫1、登州卫福山后御所1、靖海卫1、廖州守御千户所1。

张泗洲的《清代山东进士地域分布初探》一文,认为清代山东进士为2259人,其中莱州府进士330人,掖县37;登州府进士总数340人,莱阳70、福山54、蓬莱51、文登38、宁海州33、黄县33、栖霞21,这七个超过20人的县加起来为300人,余下招远、海阳、荣成三县合计40人。

因为专家各自使用的统计文献和统计方法的不同,所以统计出的数据肯定有所差异,但大差不差,无伤大雅。综合起来看,登州府的进士数明代位列六府之末,莱州府位列倒数第二,到了清代,登州府一跃而为十府第二,莱州府亦位列上游,这里有很多影响因素,比如济南府位于山东省的行政中心,有着天然的地理地利优势,登莱两府位于胶东半岛东端,交通不便(那个时代即便坐着骡车,去一趟济南也得半月二十天,要是打荣成走,一个月也不够)。最主要的因素还是经济发展情况,北宋末年开始的宋金对立,以及继之而来的金朝、蒙元入主中原,山东成为主要战场,备受蹂躏。明朝建立时,山东人口仅为525万,为开垦山东的大片荒地,明朝制定了一系列奖励垦荒的政策,逐渐恢复经济。明朝永乐年间运河重新疏通,临清、济宁、聊城等地受益于大运河经济,成为人烟稠密的商埠。反观登莱两地,明初实行禁海政策,“片板不许入海”,直到隆庆元年(1567)方始解除海禁,史称“隆庆开关”。清初虽亦实行海禁,但康熙中叶即海禁开放,胶东半岛沿海贸易迅速发展,有鱼盐之利和海上贸易之便,必然带来经济的发达。经济上的优越地位,也必然带来较高的生活水平和良好的办学条件,这是登、莱两府在清代科学考试中多出进士的基本条件。而大运河在清中期后淤塞严重,特别是咸丰五年(1855),黄河决口夺大运河经大清河入海,大运河南北断航,这给沿岸的经济带来巨大打击,科举考试成绩也随之下滑。

影响科学考试成绩的另一个因素,则是县学的规模,毕竟参加考试的人多了,考中的可能性也会增加。明清两代,士子未经考试的称童生,须经本州、县与本府的考试,再参加由学政主持的院试。士子通过院试入学者为生员,朝廷“免其丁粮,厚以廪膳”,不用纳税粮,还可享受廪粮、膏火,“各衙门官以礼相待”,也就是俗话说的秀才见到县官不用下跪磕头。府设教授(正七品),州设学正(正八品),县设教谕(正八品),定例进士以教授用,举人以学正、教谕用,各设训导(从八品)以佐之。康熙九年(1670)清政府确定大府府学20名,大州、县为大学15名,中学12名,小学7名或8名。雍正二年(1724),“令督抚学臣,查明实,在人文最盛之州县,题请小学为中学,中学为大学,大学照府学额数录取。”按此令,山东的历城等二十八个州县,原为大学(莱州府为掖县、胶州,登州府为蓬莱、莱阳),今照府学额各取进20名;新城等三十州县,原为中学(莱州府为高密、即墨,登州府为栖霞、宁海、文登),现改为大学,各取进15名。这是掖县师范、蓬莱师范、莱阳师范、文登师范的肇始,也是“文登学”蜚声全国的助力之一。此时黄县仍为中学,生员名额12名,参加乡试时肯定要吃些亏。

除此之外,地方传统与社会习俗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简单说就是是否重视科举重视文化。黄县明清两代都属登州府,地寡人众,“丰年之谷不足一年之食”,却号为“东海富庶之区”,其原因即在于商业繁盛,居民多习贸迁之利。黄县旧志记载“黄地狭人稠,有田者不数家,家不数亩,养生者惟贸易为计”,“故民多逐利四方,往往致富,远适京师,险涉重洋。奉天、吉林方万里之地,皆有黄人履迹焉”。县志上还说“总黄民而计之,农十之三,士与工十之二,商十之五”,士农工商,国之四民,其地位也是顺序而下,而黄县的经商人口竟然相当于士农工三者的总和,这在过去是很少见的。当其他地方的人还在恪守耕读传家的传统,做着“晴耕雨读”“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美梦时,黄县人已经祭起了自己的买卖经。但也正因为黄县人重商,做买卖走南闯北的多了,静下心来读书的自然少了,所以对文化教育并不是特别重视,像有清一代富甲天下的丁百万家族,也仅仅考中四名进士,而且名次都比较靠后。同治版《黄县志》记载黄县明代进士为16人,人数尚在登州府排名第三,只落后于莱阳和蓬莱。

明清两代黄县的进士
明清两代黄县的进士

同治县志进士榜

清代至同治十年(1671)进士为22人,后光绪年间又考上12个,这样清代总共考上34人,进士数在登州府仅与宁海州(牟平)并列第五名。原本从清代开放海禁始,黄县经济较前有了极大发展,号称“金黄县”,但经济进步,科举退步,这很能说明问题。黄县明清两代合计考中进士50人左右,远落后于莱州府的掖县,在登州府位居莱阳、蓬莱、福山、文登之后为第五位,属中游水平。50人的进士总数,如果放在全国范围看,就更乏善可陈了,江、浙、闽、赣的一些州县,动辄就考中上千名进士,黄县连他们的零头都不够。黄县人以善做买卖闻名,但黄县商人却并没有像山西商人、徽州商人、浙江商人那样形成晋商文化、徽商文化、浙商文化,归根结底还是与文化底蕴的欠缺有关系。一切取决于文化,文化是根,根深才能枝繁叶茂。不管做什么,没有文化的支撑是做不大也走不远的。

无独有偶,目前黄县经济总量连续几年在全省排名第一,在全国百强县排名中也长期名列前十,但高考成绩也是连续多年在烟台排名靠后,这与明清以来“重商轻文”的习俗是有关系的。看来文化教育自有其稳定的传承或者说是惰性,想要改变非一朝一夕之功。而黄县的经济要想更好更长远地发展,也是必须要补上文化教育这块短板的。总之,经济与文化就如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人之两足,是缺一不可、不可偏废的。

附录一:同治版《黄县志》载明代清代(截至同治十一年)进士

王纲:(正统丙辰科,有《传》)。张伦:(成化己丑科,有《传》)。

王时中:(弘治庚戌科,有《传》)。姜闳:(癸丑科,有《传》)。

张浚:(正德甲戌科,有《传》)。张子立:(浚之子,嘉靖丙戌科,有《传》)。

王三聘:(辛丑科,有《传》)。呼为卿:(癸丑科,户部主事)。

陈廷芝:(壬戌科,湖广道御史)。张名藩:(伦之曾孙,万历甲戌科,有《传》)。

王继光:(丑丁科,有《传》)。林文英:(庚辰科,有《传》)。

李有实:(己丑科,有《传》)。王道一:(乙未科,有《传》)。

徐九鸿:(戌戊科,饶州府推官)。范复粹:(己未科,有《传》)。

国朝

戚良宰:(顺治丁亥科,池州推官,历兵部督捕司主事,福建福宁道副使)。

范乃蕃:(壬辰科,稾城知县,历兵部职方司主事,户部贵州司员外郎,江南司郎中,湖广永州府知府)。

戚延锡:(辛丑科,罗山县知县)。王文龙:(辛丑科,新平县知县)。

贾蕃男:(辛丑科,户部主事)。邹衍泗:(辛丑科,慈利县知县)。

姜其垓:(康熙壬戌科,会试第二名,有《传》)。

张一恒:(壬戌科,中蓬莱籍,沭阳县知县,有《传》)。

贾煜:(乾隆壬申恩科,有《传》)。

姜重霱:(壬申恩科,天长县知县。按:是年乡、会试同举行,重霱由本年举人,中本年进士)。

(以上见《旧志》。张一恒新增)。

李作楫:(庚辰科,郏县知县)。丁元鹏:(丙戌科,有《传》)。

贾允升:(乙卯恩科,有《传》)。张振德:(嘉庆壬戌科,中蓬莱籍)。

王允中:(丁丑科,有《传》)。

贾桢:(道光丙戌科,一甲第二名。由翰林院编修累官礼部、吏部尚书,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上书房总师傅,总理兵部事务,予告大学士,赏赐全俸)。

邹子俊:(丙戌科,济南府教授)。

贾樾:(辛丑科,翰林院编修,武英殿协修、纂修,国史馆协修)。

刘自清:(甲辰科,江西长宁县、和县署,龙泉县知县)。

逄希澄:(庚戌科,有《传》)。丁培镒:(咸丰壬子恩科,有《传》)。

赵汝臣:(同治戊辰科,翰林院检讨)。

附录二:光绪年间进士

王锡蕃:光绪二年(1876年)二甲第18名进士,翰林。散馆授 编修。两任顺天乡试同考官,湖南乡试主考官,侍读学士,福建学政。

王衍璞:光绪三年(1877年)三甲第116名进士。官至刑部主事。

赵汝翰:光绪九年(1883年)二甲第20名进士,翰林。散馆授编修,历任功臣馆、文渊阁、国史馆、武英殿协修,詹事府右赞善。

戚善勖:光绪九年(1883年)三甲第32名进士。历任户部主事,员外郎,诏赠太仆寺少卿。

王景檀:光绪九年(1883年)三甲第175名进士。

王守训:光绪十二年(1886年)三甲第115名进士,翰林。选庶吉士,散馆授检讨。历任中书舍人,国史馆协修,武英殿协修,修国史文艺志篇。

丁述曾:光绪十五年(1889年)二甲第65名进士。历任内阁主事,签分农部,诰授中义大夫。

赵蔚坊:光绪十五年(1889年)二甲第74名进士。官至吏部主事。

张庭诗:光绪十五年(1889年)三甲第116名进士。历任四川乡试同考官,沂州府日照县教谕,昭化县知县。

单梦祥:光绪二十年(1894年)三甲第61名进士。历任广东长宁、丰顺等县知县,兼理嘉应州知州。

曲江宴: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三甲第9名进士。历任吏部主事,员外郎,浙江督粮道。

丁毓骥: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三甲第27名进士。历任法部主事,江苏司行走,加四级。

王东超

部分图片引自网络,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