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節了,自然想起“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詩句。
張九齡老先生是寫錯别字了,還是想象太豐富了?一個“生”字,竟把大海寫成了明月的母親。可生也得生在海中、海裡呀,怎麼是“海上”?這個古怪的不可思議的“生“,老師若不特别強調,考試起來将導緻多少慣于思考的孩子失分。用這個“生”,給古詩譯今者也添麻煩不少,到最後還是老老實實将它用個“升”了事。直接換個“升”多好,通俗易懂,可見度形象感也強。
古文中不少的通假字,就是先前文章大咖的誤寫,後學者以崇古來顯其學能的盲進而導緻成了流傳。
其實作代漢語有的字說得通看得懂也不應算錯。如墨守陳(成)規,莫名(明)其妙,山清(青)水秀等等。不要把漢語搞得那麼佶屈,那麼生畏。有容乃大,看得懂不生歧義即可通過,建章立規矩者,不要因為文字學家、國文老師要吃飯就來為難大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