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初次上幼稚園,想幫娃提高入園适應能力,2個關鍵時間段要抓住關鍵時期解決孩子"入園困難"及時與幼稚園老師溝通寫到最後

馬上就要到九月份了,又是一個開學季,有不少的孩子即将面臨升學,甚至有一些孩子馬上就要上幼稚園去第一次接觸學校生活。

對于孩子們來說,去幼稚園是一段未知的路途,有的小朋友可以很快的适應幼稚園的生活,但有的卻在短時間内都出現"入園困難"。

想要孩子在幼稚園裡不哭不鬧地和小夥伴們玩耍學習、乖乖的享受幼稚園生活,不抗拒上學,家長就要學會抓住兩個關鍵時間段,培養提高孩子的入園适應能力。

今年我的表妹就在給我的侄子找新的幼稚園,其實去年的九月份他已經進過幼稚園了,但是他實在太過于抗拒,在裡面太害怕,上了七天幼稚園就哭了七天,結果扁桃體發炎進了醫院。

初次上幼稚園,想幫娃提高入園适應能力,2個關鍵時間段要抓住關鍵時期解決孩子"入園困難"及時與幼稚園老師溝通寫到最後

于是那家幼稚園的園長就跟我表妹說讓孩子再等等上學,家長先要把孩子入園适應能力提前培養一下,讓孩子有個心理準備。

是以今年我表妹就直接找的家門口的幼稚園,時不時地就帶孩子去轉一轉,熟悉熟悉環境。

一般來說,對于第一次上幼稚園的孩子,想要讓他們提前适應幼稚園生活、脫離與之前整天和親人在家裡待着的生活,要注意在兩個關鍵時間段對孩子的入園引導教育。

孩子上幼稚園的前三個月,和孩子上幼稚園的後半個月,是孩子适應幼稚園生活的關鍵時期。

初次上幼稚園,想幫娃提高入園适應能力,2個關鍵時間段要抓住關鍵時期解決孩子"入園困難"及時與幼稚園老師溝通寫到最後

<h1 class="pgc-h-arrow-right">關鍵時期解決孩子"入園困難"</h1>

著名的教育家盧梭說過:什麼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無所作為的教育,學生看不到教育發生,卻實實在在地影響着他們的心靈,幫助他們發揮潛能,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

大人到了新的工作崗位都有"實習期",在接觸新事物之前都需要老員工帶一帶,更何況孩子第一次去幼稚園呢。

一個陌生的環境,一群陌生的人,孩子又那麼小還不怎麼懂事,難免不讓家長們操心,是以父母一定要在孩子入園前三個月和後半個月中幫助孩子慢慢的适應,陪伴孩子度過這個人生中的第一個不一樣的改變過渡期。

在這個過渡期裡,爸爸媽媽一定要注意情緒,溫柔而細心,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帶領孩子平穩、開心、不知不覺地迎接幼稚園新生活。

初次上幼稚園,想幫娃提高入園适應能力,2個關鍵時間段要抓住關鍵時期解決孩子"入園困難"及時與幼稚園老師溝通寫到最後

1)入園前抓住孩子的心理特點,提高他們的興趣

大部分有"入園困難"的孩子其實是因為他們的情緒不對,他們抗拒、害怕進幼稚園,這是從心理上的安全抵禦機制在作祟,是以從某方面說孩子的"入園困難"也是一種心理困難。

他們想象着和同齡小夥伴一起玩耍、學習、吃飯、午睡,是興奮和快樂的,但是去幼稚園就意味着人生第一次那麼長時間的離開父母身邊。

相對獨立的一個人在外面,他們也是害怕和忐忑的。是以家長們要學會疏解孩子不良情緒,放大他們對幼稚園的向往和興趣。

而在孩子進幼稚園的前三個月正是孩子對幼稚園充滿興趣和向往的頂點時刻,他們如此的天真爛漫,也十分的好奇幼稚園裡面的生活。

是以這時候爸爸媽媽給他們說一些在幼稚園的注意事項、在幼稚園要幹什麼,他們也願意去了解。

初次上幼稚園,想幫娃提高入園适應能力,2個關鍵時間段要抓住關鍵時期解決孩子"入園困難"及時與幼稚園老師溝通寫到最後

在這前三個月裡,家長可以事先給孩子做好上幼稚園的心理建設準備,趁着他們正有無數個關于幼稚園生活的問題的時候,好好給孩子解答,逐漸加深孩子對幼稚園的興趣。

一般來說,每年的六月基本上所有的幼稚園都會開設外來人員參觀期,差不多會開放一個小時的時間給想要了解、報名的新生家長一個觀察視窗。

爸爸媽媽們可以帶上自己的孩子,讓他們也看看那些已經上了幼稚園的哥哥姐姐們是怎樣快樂學習、玩耍的。特别是如果孩子有玩的好的、已經上了幼稚園的小夥伴,可以請他們到家裡做客,和自家孩子談一談幼稚園生活經驗。

别人家孩子口中描繪的那個幼稚園生活,說不定正是孩子向往憧憬的,同時也進一步加深他對幼稚園的幻想興趣。

因為未知而害怕,可一旦讓孩子明白幼稚園裡面的樣子,他們對已經熟悉的東西就不會産生那麼大的抵觸情緒。

初次上幼稚園,想幫娃提高入園适應能力,2個關鍵時間段要抓住關鍵時期解決孩子"入園困難"及時與幼稚園老師溝通寫到最後

2)入園後注重孩子的幼稚園體驗感

孩子入園後半個月的體驗感會對孩子是否愛上幼稚園生活、适應幼稚園生活産生重大的影響。

孩子進入幼稚園就開始了自己的乘風破浪的幼稚園之旅,在這最開始的半個月裡,孩子對幼稚園的感受是相當真實的,雖然是主觀感受但極具參考價值。

他們一來到這個陌生地方的第一步那就是探索和結交夥伴,他們小心翼翼地熟悉着這個與自己家庭完全不同的環境,摸索和老師、同學的交流之道,想要和同學們打成一片,想要和老師在課堂上有互動。

是以他們的感受決定他們願不願意上幼稚園,和夥伴相處得好、課堂上跟得上節奏,每天都玩得很快樂自然就不再抗拒幼稚園生活,反而喜歡的緊。

初次上幼稚園,想幫娃提高入園适應能力,2個關鍵時間段要抓住關鍵時期解決孩子"入園困難"及時與幼稚園老師溝通寫到最後

在孩子上學的第一天,家長可以給孩子準備一個充滿儀式感的入園早餐,讓孩子吃飽飽的,帶上好心情前往學校。在送孩子的路上給孩子講一些自己小時候上學的趣事,舒緩孩子的壓力。

如果孩子到幼稚園比較緊張,也不要逼他去打招呼,現在的孩子正是安全感最薄弱的時候,是以可以等孩子進去後穩定下來再說。

孩子入園後的半個月生活裡,家長最好可以每天親自接送孩子,鼓勵孩子講出他在幼稚園裡的收獲和趣事,或者簡單地問一問孩子在幼稚園裡做了什麼、學了什麼。

初次上幼稚園,想幫娃提高入園适應能力,2個關鍵時間段要抓住關鍵時期解決孩子"入園困難"及時與幼稚園老師溝通寫到最後

<h1 class="pgc-h-arrow-right">及時與幼稚園老師溝通</h1>

除了這兩個時間段的針對性緩解孩子焦慮,還有一個就是家長要和幼稚園老師保持聯系,彼此信任了解,多溝通。家長可以把孩子的喜好、習慣、對什麼過敏等等細節性的東西告訴老師,讓老師可以更好的掌握孩子的情況。

同時定時打電話或者在接孩子放學時向老師詢問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清楚明白孩子的幼稚園生活狀況,針對孩子的小問題也可以對症下藥,幫助孩子更好的适應幼稚園。

初次上幼稚園,想幫娃提高入園适應能力,2個關鍵時間段要抓住關鍵時期解決孩子"入園困難"及時與幼稚園老師溝通寫到最後

<h1 class="pgc-h-arrow-right">寫到最後</h1>

教育專家尹建莉所說:孩子不是為"長大"或"成功"、"成才"活着,孩子首先是為"童年"活着。

幼稚園的生活是孩子童年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睿智的爸爸媽媽們應該在孩子初次上幼稚園時抓住兩個時間段,提高孩子的入園能力,讓孩子度過一段愉快的幼稚園生活,留下美好的童年回憶。

我是@薔薇媽媽,兩個寶貝的媽媽,善于記錄和反思生活中的育兒經曆,分享實用的幹貨助力你科學育兒,另外配圖均來源網絡,若有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删除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