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紅樓夢》中賈寶玉的那塊通靈寶玉,是女娲補天遺留的五色石嗎?脫離神話的一塊“頑石”木石前盟與金玉良緣賈寶玉所承載的頑石品格結語

大部分讀者都知曉,作為我國古典小說巅峰代表的《紅樓夢》,原名其實叫做《石頭記》。根據名字即能看出,這部小說主要講述的,似乎是一塊石頭的故事。

果然在故事的開篇,作者就寫到女娲補天時煉制了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石頭,獨獨剩下一塊沒有使用,丢棄在青埂峰下面。

《紅樓夢》中賈寶玉的那塊通靈寶玉,是女娲補天遺留的五色石嗎?脫離神話的一塊“頑石”木石前盟與金玉良緣賈寶玉所承載的頑石品格結語

不想這塊石頭逐漸通了靈性,有了神識,總是慚愧感歎自己無才前去補天。後來恰逢一僧一道來此遊曆,它便求二人帶自己去紅塵中享受一番。

是以它就成了賈寶玉出生便攜帶的一塊通靈寶玉,跟随書裡的男主人公一起見證了簪纓世族賈府的興盛和衰敗。

但是曹公既然有意讓他成為貫穿全書的一條線索,自然不會隻充當旁觀者,“頑石”這個意象從唐宋詩詞中演化而來,代表了一部分學子想要救世卻不能的思想。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脫離神話的一塊“頑石”</h1>

雖然小說中賈寶玉的那塊通靈寶玉是女娲補天所剩下的,但是在最早有關女娲補天的傳說中,沒有記載過女娲的五色石有剩餘,更沒描述過五色石可以随意變換大小。是以曹公隻是借用了神話故事作為起源,為整個故事蒙上一層玄幻的色彩。

《紅樓夢》中賈寶玉的那塊通靈寶玉,是女娲補天遺留的五色石嗎?脫離神話的一塊“頑石”木石前盟與金玉良緣賈寶玉所承載的頑石品格結語

頑石這個意象後來在古人的文學作品中屢次出現,也逐漸擁有了不同的文學意義,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蘇東坡和辛棄疾的詩作。

蘇轼曾作過一篇《儋耳山》,“突兀隘空虛,他山總不如。君看道旁石,盡是補天馀。”

在宋哲宗登基之後,蘇轼由于政治原因被多次貶往他鄉,這首詩正是被貶儋州所作。

詩中将儋耳山旁的石頭比作女娲補天遺留的五色石,借此表達自己心中的政治抱負不得施展的無奈,他被朝廷斥逐,如同被遺棄的補天石,無緣再為國家奉獻力量。

這是首次有詩人将頑石賦予其他意義,之後辛棄疾将頑石的意象作了進一步地深化。他在《歸朝歡》(題趙晉臣敷文積翠岩)當中寫道:補天又笑女娲忙,卻将此石投閑處。題目中提到的趙晉臣是辛棄疾的好友,此時被罷職到了鉛山,恰巧辛棄疾也在此處。

《紅樓夢》中賈寶玉的那塊通靈寶玉,是女娲補天遺留的五色石嗎?脫離神話的一塊“頑石”木石前盟與金玉良緣賈寶玉所承載的頑石品格結語

兩位同樣抑郁不得志的友人相逢,辛棄疾就此留下了一篇詞作,這首詞的末尾兩句是點睛之筆:細思量:古來寒士,不遇有時遇。

這裡的不遇可以了解作懷才不遇,是以詞中的補天石意象,也是代表了一種士人無法實作抱負的憤慨。

曹公将頑石作為開篇記載的一個元素,又稱它“無才補天”、“日夜悲号”,是以這塊石頭絕不僅僅是要到人間的溫柔富貴鄉去享受。

它其實代表了作者一種救世之心,它在紅塵中看過了許多人世無常,看到了社會的陰暗弊病,但是對此卻無能為力。

周汝昌先生曾經提醒研讀《紅樓夢》的人,要從女娲這個神話人物本身出發去了解她遺留下的一塊頑石。有關女娲的所有傳說裡,她所作所為都有比較明确的目标,無論是造人還是補天,本質都是在拯救蒼生。

《紅樓夢》中賈寶玉的那塊通靈寶玉,是女娲補天遺留的五色石嗎?脫離神話的一塊“頑石”木石前盟與金玉良緣賈寶玉所承載的頑石品格結語

是以她留下的這塊頑石,也繼承了女娲的功德心。那麼随身佩戴它的賈寶玉,就是頑石意象的拟人化,書中說他愚頑、潦倒,不通事物、怕讀文章,其實都隻是一種表象。

他看到和思考過的東西非常多,但是他對這個病入膏肓的世界已近絕望,因而才有了棄世的态度。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木石前盟與金玉良緣</h1>

書中賈寶玉和林妹妹的愛情悲劇一直令許多人為之感歎,林黛玉初到賈府時與賈寶玉第一次相見,兩人在心中都是暗自驚歎。

林黛玉看着賈寶玉隻覺得他“何等眼熟到如此”,而賈寶玉更是脫口一句:這個妹妹我曾見過。

他們的确曾見過,隻不過是在二人的前世。在《紅樓夢》的設定中,賈寶玉前世是天上赤霞宮的神瑛侍者,偶然路過西方靈河岸,用甘露澆灌了一株绛珠仙草。仙草逐漸修成人形,幻化成一個女體,為報神瑛侍者恩情,于是跟随他一同下凡曆劫。

《紅樓夢》中賈寶玉的那塊通靈寶玉,是女娲補天遺留的五色石嗎?脫離神話的一塊“頑石”木石前盟與金玉良緣賈寶玉所承載的頑石品格結語

這株仙草即是林黛玉的前世,她說自己無甘露報答神瑛侍者,但是願意将自己一生的眼淚償還給他。是以故事裡的林妹妹總是多愁善感,當她淚盡之時,就是離開人世的時候。

在書中第四十九回裡,林黛玉曾說自己近來雖然辛酸,但是眼淚卻比往年少,這便是曹公提前給出的伏筆。

一石一木是書裡兩位主人公在前世修成的約定,但是在人間這一世,他們的約定迎來了一個威脅最大的“金玉良緣”。賈寶玉銜玉而生,賈府所有人都将這塊玉視作珍寶,隻有他自己不是很在意,曾有道人對賈府中人說賈寶玉将來必須找一個帶金的女子,才好相配。

是以當帶着金鎖的薛寶钗出現時,林黛玉的危機感随之生出。在書中兩人幾次發生紛争,源頭都是金玉良緣的流言,林黛玉擔心賈寶玉會是以移情,是以屢次用話試探。而賈寶玉卻認為兩人自小耳鬓厮磨,林黛玉卻不知自己心意,也生氣說過“我白認得了你”。

《紅樓夢》中賈寶玉的那塊通靈寶玉,是女娲補天遺留的五色石嗎?脫離神話的一塊“頑石”木石前盟與金玉良緣賈寶玉所承載的頑石品格結語

金玉良緣代表的是一種封建社會的禮教标準,是世俗眼光下看好的姻緣。落到薛寶钗本人身上時,也就指代了她這種類型的女孩才是符合那個時代要求的好妻子。

她會勸誡賈寶玉追求仕途經濟,也是以遭到了賈寶玉的冷眼,他們所擁有的僅僅是兩塊看起來般配的死物,其實在思想上面沒什麼共通點。

木石前盟才是真正難得、品性相契的愛情。它依靠的不是外在某種事物的聯系,而是兩個人靈魂能夠共鳴,冥冥之中就已經注定的緣分。

賈寶玉一直堅守着自己内心的木石前盟,正是他不肯和世俗一道,不畏懼他人眼光,始終做自己的表率。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6">賈寶玉所承載的頑石品格</h1>

曹公在塑造賈寶玉這個角色時,賦予了他很多自己的思想。他曾借他人之口批判賈寶玉,說他“行為偏僻性乖張”,“于國于家無望”。

《紅樓夢》中賈寶玉的那塊通靈寶玉,是女娲補天遺留的五色石嗎?脫離神話的一塊“頑石”木石前盟與金玉良緣賈寶玉所承載的頑石品格結語

但是賈寶玉并非真的愚鈍草莽,相反他的父親賈政曾說,他隻是不肯用心,但凡經心,無所不能。

是以他并非真的無才,他是有才卻不想作為。他承載着作者的性情,對末世的封建社會有着深沉痛恨,不願意随波逐流地去研究人情學問、仕途經濟。

他隻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下功夫,例如和家中的姐妹女孩們長久地在一塊。

薛蟠初來賈府的時候,作者就通過他寫出了賈府男眷的敗壞,薛蟠起先不願意住進來。

因為他擔心在姨父家中受管束,等到真的和其他人熟悉起來後,才發現賈府年輕一輩的男性大多是些酒肉之徒,與他很合得來,在這些人的挑唆下薛蟠反而壞得變本加厲。

這是作者在暗示大觀園外的世界,不過如此一般渾濁泥濘,是以賈寶玉才會與其格格不入。

在書中賈寶玉有幾次摔玉的情節,都與林黛玉有關,在初見時他對黛玉的為人品格就非常喜愛,但是卻因黛玉沒有佩玉而登時發狂。

《紅樓夢》中賈寶玉的那塊通靈寶玉,是女娲補天遺留的五色石嗎?脫離神話的一塊“頑石”木石前盟與金玉良緣賈寶玉所承載的頑石品格結語

作者借賈寶玉之口說道:連人的高低貴賤都不分,還說什麼通靈不通靈。在後來兩人因為金玉之論拌嘴的時候,賈寶玉也賭氣摔玉,此時這塊玉好像已經成為了他的束縛,更像是一種封建枷鎖如影随形地跟着他,他屢次想要擺脫而不得。

是以賈寶玉自始至終都是一塊頑石而已,并非世人眼中能夠榜上有名、光耀賈府的美玉。

他在人間享受了十九年的榮華富貴,但是不能在賈府大廈将傾的時候力挽狂瀾,他最終還是選擇回到青埂峰下,遠離污濁的封建末世。

曹公無可避免地将自己的命運、自己所面臨的困境代入進書中。他本生長于乾隆盛世,家中也曾顯赫一時,卻遭逢兩次家難,舉家人酒食常賒。經曆了巨大的變故和落差之後,曹雪芹看清了統治者的虛僞、封建社會的腐敗。

《紅樓夢》中賈寶玉的那塊通靈寶玉,是女娲補天遺留的五色石嗎?脫離神話的一塊“頑石”木石前盟與金玉良緣賈寶玉所承載的頑石品格結語

他筆下的賈寶玉冥頑不化,挨打挨餓也不入世俗,正是曹公在抒發自己胸中塊壘。他本有補天之才,但在這個世道裡,這個即将毀滅的天地中,任何人才都要被迫凋零。大環境的磋磨下,要麼放棄身段同流合污,要麼就隻能在命途中消亡。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8">結語</h1>

曹公在窮困潦倒的狀态下,依舊花費十餘年光陰創作了《紅樓夢》,每字每句中都凝聚着他的心血和期盼。

他以頑石作為故事的起源,以頑石為特征展現人物的性格和命運,将這一意象賦予了強烈的生命力,寄寓着自己的深刻思想,是整本書的靈魂核心。

《紅樓夢》中賈寶玉的那塊通靈寶玉,是女娲補天遺留的五色石嗎?脫離神話的一塊“頑石”木石前盟與金玉良緣賈寶玉所承載的頑石品格結語

頑石秉持着自己的潇灑人格,來人世隻作遊曆,最終還是要回歸仙界。這層神話色彩竟成了曹公難得的溫柔一筆,讓這些有靈性的紅樓兒女們依然有可栖息之所。或許在際遇坎坷中國士人心中,也盼望着九霄雲外,自己的靈魂能夠得以安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