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說晴雯是死于王夫人之手,倒不如說她是死在了自己手裡。
一、角色錯位,越權行事。
賈府,是一個龐大的組織,有着特定比對的運作組織架構,組織架構的核心作用就是定義組織中個體的角色。
晴雯,寶玉的一個丫鬟,身份角色原本很是清楚,但是,晴雯的日常行事經常超出角色定義的範圍或者界限,比如:攆走下人,這本應該是主子該幹的事;仗着主子好性兒或者主子的恩寵,不僅頂撞主子甚至在公開場合讓主子難堪甚至下不了台面,俨然成了怡紅院的又一個主子。
有江湖就有紛争,有組織就有架構!
組織架構決定組織中所有人崗位責權利,每個人都能在自己的角色範圍内很好地行使自己應有的權力、履行自己應有的責任、獲得相應的利益回報,這個組織必然是和諧的、高效的!但是,往往有些人總是會覺得自己自己可以淩駕于組織之上,幹一些自以為除了自己誰都完成不了的事情,比如員工整天考慮公司的戰略、總經理幹着部門主管的工作、老闆在和一個準備離職的員工談心、……。
角色錯位、越權行事是組織不健康的典型标志之一。

圖檔來源于網絡
二、不分輕重,因小失大。
為了使寶玉逃避被父親考核功課,編出了一個彌天大謊:寶玉吓病,不能出門,是以躲過一劫。每次讀到這裡,我都被晴雯如此做法驚出一身冷汗!一個家庭,最大的事情莫過于兒孫後人的教育,晴雯作為一個丫頭,不僅沒有在寶玉的成長方面獻計獻策,反而通過自己的小聰明,表面上是幫助寶玉解決了燃眉之急,但是實際上是嚴重影響到寶玉的成長發展。雪芹讓這件事情成為晴雯之死的導火索,不是偶然。
組織大局觀:
1、整體團隊的利益>個體團隊的利益;
2、整體團隊的需求>個體團隊的需求;
3、公司的需求和利益>部門的需求和利益>個人的利益和需求;
這是團隊建設的認知基礎,也是團隊相處的思維起點。
三、飛揚跋扈、喪失群衆基礎。
說到群衆基礎,首推襲人,不管是當初侍奉老太太還是後來侍奉寶玉,應該說是得到了阖府上下的一緻認可和好評。當然還有平兒,盡管有時候平兒在主子的授權之下行使主子權利,但是阖府上下沒有不服不敬者。而,反觀晴雯,除了在寶玉和黛玉之間,深得寶黛信任之外,其餘方面,鮮有好口碑。就算是一個小小的怡紅院,她也毫無支援率可言。由此可見,團隊難容晴雯,賈府亦必不容她。
正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團隊中我們升職有很多,比如:上司的賞識、出色的業績、團隊的擁護等等。好的群衆基礎能為我們帶來持續的團隊擁護,一個持續獲得團隊擁護的人是很難被下課的,即使上級上司想搞都不是很好下手。但是,如果我們反着幹,即使有個大上司在上面,能保的了一時,也難保的了長久。
晴雯之死是偶然中的必然,偶然中的他殺,必然中的自殺。
職業生涯,何嘗不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