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7月,離開南通邊防北上河北廊坊武警學院求學,畢業後組織照顧回到了老家--連雲港邊防工作。雖然離别第二故鄉--南通已近35個春秋,但35年前南通的美仍在我心中蕩漾。南通江海平原,經濟發達,生活富庶,人文荟萃,景色迷人,素稱“小上海”,是鑲嵌在長江三角洲黃金水道上的一顆明珠。登上狼山,全市美景盡收眼底,挺拔高聳的文峰塔“補山水之形勝,助文風之盛興”。素有“江城翡翠項鍊”之稱的濠河沿岸其人文景觀、園林建築美不勝收。綿延十餘公裡的人民路商鋪林立、繁花似錦。馬路上身着五顔六色時裝的姑娘們那撩人的身姿常常使你不由将頭轉向她們,那甜美的點頭微笑更令你心曠神怡,這也說明南通人的可親可愛。遠眺惟餘莽莽的長江江面白帆點點,港口塔吊林立,進出港船舶穿梭不停,一派繁榮景象。距離我們警營100米外,就是奔騰的大海。南通沿海一帶沒有山丘、礁石,海水落潮時,堤外是一望無際的灘塗,延伸到大海深處,趕海的人們這時最忙碌。漲潮時海水從天際邊湧過來,在灘塗上滾動、翻卷着的潮頭浪花,是那麼漂亮,又那麼洶湧,逶迤的長浪追趕着拾海的漁民,一波又一波向堤岸撲來,追尋那甜蜜的一吻。渾黃的海水、咪蒙而又抖動的海氣、夕陽的餘晖、滿載入港的漁船,搶灘交易的商販融彙成一幅海港“清明上河圖”。第二故鄉那青瓦白牆小木橋、滿地金黃油菜花,散居開放的山形民居,棋盤格交織的小河網,袅袅升起的炊煙,就像一幅畫,水墨丹青,依稀永駐。第二故鄉的美食更令人垂涎欲滴,香醇可口的糯米酒,紅湯蔥花小混沌,酥脆香甜的西亭脆餅,肥嫩鮮美的提湯羊肉,還有文蛤毛蚶醉生鮮,樣樣愛煞人。不論人文、環境還是美食,無不給我帶來了不一樣的人生體驗、享受與感悟。我把人生18-24歲最寶貴的青春獻給了這片令我流連忘返的土地,甚感欣慰。是她給我力量,助我成長。感謝你!第二故鄉!我将永遠把您記挂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