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紅色皮影,百年禮贊——大钊故鄉樂亭影的紅色巡禮

作者:樂亭故鄉人

作者:石睿 | 樂亭縣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唐山頭條#

紅色皮影,百年禮贊——大钊故鄉樂亭影的紅色巡禮
紅色皮影,百年禮贊——大钊故鄉樂亭影的紅色巡禮
紅色皮影,百年禮贊——大钊故鄉樂亭影的紅色巡禮

樂亭縣,中國共産黨主要創始人李大钊的故鄉。樂亭皮影,發源于樂亭縣,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是中國皮影戲中影響最大的劇種之一,中國戲曲理論家周贻白先生在《中國戲劇史》中評說:“因為熟在人口的關系,幾乎成為一般皮影的代稱。”郭沫若同志曾經贊譽:“大钊故鄉樂亭影,唱腔優美,詞句豐富。”

樂亭皮影曆史沿革悠遠,群衆基礎深厚,傳統皮影戲的影卷故事,多以曆史演義、民間傳說等為主,内容積極,勸善明禮,起着娛樂群衆,教化民風的作用。

“紅色皮影”是傳統皮影戲在特定曆史時期的傳承發展,宣傳英雄人物事迹、展現時代精神風貌,對于弘揚民族精神,加強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教育、推動文化事業發展有着重要意義。

“紅色皮影”的開山之作,當屬革命先驅李大钊編寫的《安重根刺伊滕博文》。李大钊從小就喜愛樂亭皮影,1919年,他在北京大學任圖書館主任時,回家鄉河北省樂亭縣大黑坨村,為了激發家鄉人民的愛國熱情,根據北韓愛國志士安重根剌殺日本在北韓的統監伊藤博文的故事,編寫了影戲劇本《安重根剌伊藤博文》。當時正在翠蔭堂影班當掌班的孫兆祥,主持把《安重根刺伊藤博文》搬上了影窗,公演後引起了極大的轟動。這部樂亭皮影戲不僅讓當地群衆受到了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也為皮影戲紅色題材的發展開了先河。

抗日戰争期間,在中國共産黨的上司下,樂亭皮影成為宣傳群衆、打擊敵人的銳利武器。先後成立了“新長城影社”、“抗日影社”、“大衆影社”等以皮影藝術形式參加抗日活動的新型影戲團體。創作了《田玉參軍》、《齊心殺敵》、《國害家仇》、《春秋鏡》、《潘家峪》等以抗日故事為内容的劇本。影社的同志一邊演出,一邊同敵人直接拼殺,活躍于灤河兩岸,成為當時宣傳抗日的一支文藝力量。

1945年日本投降後,為慶祝抗戰勝利,樂亭縣東石各莊張春齡聯系老藝人楊蔭亭等人成立了一個業餘影社,在各村巡回演出。演出的節目有新編劇目《槍斃鞏翻譯》等,轟動一時。1946年2月,中共汀流河區委将這個業餘班子命名為樂亭縣汀流河區皮影社,配合黨的中心工作,在區内外巡回演出,演出的劇目有《地主蛇心》、《小二黑結婚》和一些傳統折戲,皮影社成為了宣傳群衆的文藝輕騎兵。

1946年秋,中共樂亭縣委決定恢複皮影事業,責成名藝人齊懷組建皮影社(樂亭縣皮影劇團的前身),演出新編劇目《頑固回頭》、《打據點》等。1948年樂亭縣解放,影社主要上演新編曆史劇《李自成起義》、現代戲《擁軍優屬》、《王寶山參軍》、《勸夫歸隊》、《擡擔架》、《四姐妹歸隊》等,還移植了《白毛女》。1949年縣委準許收費演出,從此影社轉入職業性質。1955年樂亭縣皮影劇團正式成立,在縣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援下,更新裝置,擴大隊伍,排演的現代劇目有《紅雲崗》、《杜鵑山》、《紅色娘子軍》、《海島女民兵》、《水鄉遊擊隊》、《冰海戰歌》等。

傳承紅色基因,擔負曆史使命。在中國共産黨建黨一百周年的重要曆史時刻,樂亭縣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傾力創作和打造了《為了明天》、《紅嫂》、《劉胡蘭》、《影調兒聲聲頌黨恩》等“紅色皮影”。其中,《為了明天》讴歌的是李大钊“勇往奮進以赴之”、“斷頭流血以從之”、“瘅精瘁力以成之”的堅定信仰和高尚品格。家鄉皮影再現革命先驅的親切形象,鄉音鄉情演繹家鄉走出去的偉人“鐵肩擔道義”的光輝一生。百年征程,百年輝煌,告慰先烈,他開創的偉大事業和留下的思想遺産永遠不可磨滅,他播撒的革命種子已經在中國大地上生根、開花、結果。如今的樂亭美麗富饒,家鄉人民的生活幸福美好,家鄉的皮影戲用紅色資源講述紅色故事,紅色教育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樂亭皮影戲《為了明天》向建黨百年獻上了大钊故鄉人的一部禮贊,也必将成為“紅色皮影”發展史上濃墨重彩的篇章。

(樂亭縣文化廣電和旅遊局,石睿,于2021年7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