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進土匪窩,娶小三十歲嬌妻,破壞敦煌壁畫,原來這才是張大千

作者:使用者109176007224
進土匪窩,娶小三十歲嬌妻,破壞敦煌壁畫,原來這才是張大千

以“包衆體之長,兼南北二宗師富麗”為創作特點的全能畫家張大千,才華學識過人,在繪畫上無所不擅,尤其是山水畫領域;他也擔負着清初時期正統派繪畫複興的責任,是二十世紀中國畫壇最具傳奇色彩的國畫大師。

“五百年來一大千”代表了人們對這位畫家的高度贊美,他臨便中國古畫,開創先河,受人尊敬,可人們真的了解他麼?

這位大千居士的人生經曆集齊了傳奇和狗血,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傳奇的黑筆師爺

進土匪窩,娶小三十歲嬌妻,破壞敦煌壁畫,原來這才是張大千

張大千《仿王蒙青卞隐居圖》

1916年張大千傳回重慶在精中學念書,在暑假傳回内江的時候,他遇到了一窩土匪,土匪讓他寫信回家要錢,在張大千寫完信的時候,土匪頭子喊道:“這字兒真好看,留着他做黑筆師爺好了”。還真送了他一套行頭讓他好好當祖師爺。

後來土匪還帶着他去搶劫,要求他必須搶點東西才算合群,最後這位師爺拿了本詩集,也是從那時候開始張大千開始作詩了。

最後張大千背地裡和政府接頭,土匪被剿滅之後當時的政府并不是真心招安土匪,他們将其抓起來了,最後四哥趕來救了他,結束了黑道師爺這段驚險的經曆。

娶小他三十歲的女兒同學

被譽為“東方之筆”的他,一生的情感生活也很豐富;桃花不斷,四任妻子;他的第四任妻子叫徐雯波,是他女兒的朋友。

進土匪窩,娶小三十歲嬌妻,破壞敦煌壁畫,原來這才是張大千

徐雯波從小熱愛繪畫,在知道自己的同學是大名鼎鼎的張大千的女兒(張心瑞)時,她動心了,她開始慢慢和張心瑞成為了好朋友,1943年的某一天,她讓張心瑞帶她去了她們成都的家--大風堂。

張心瑞本以為父親會怪自己帶了陌生人回家,但沒想到44歲的父親對14歲的女孩一見鐘情,彼時的徐雯波對他隻有敬佩之情,但日積月累,張大千的天賦才華和專業讓徐雯波淪陷了。

進土匪窩,娶小三十歲嬌妻,破壞敦煌壁畫,原來這才是張大千

感情慢慢升溫,朝夕相伴,在最終表白二人決定相伴終生的時候,日本人要轟炸成都了,但大風堂裡沒有防空洞,張大千很擔心安全問題,這時候徐雯波帶來了好消息,她的姑母家有防空洞,她執意帶着自己心愛的男人去寄住,在那裡,他求婚了,雖然徐雯波的姑母執意反對,但張大千并不着急,而是在院子裡設了畫桌,每日作畫和姑母交流心得,姑母認為這是一個事業有成又博學多才處事妥帖的人,加上徐雯波又稱自己有了身孕,姑母終于同意了二人的婚事。

進土匪窩,娶小三十歲嬌妻,破壞敦煌壁畫,原來這才是張大千

張大千和徐雯波合照

1947年,48歲的張大千與18歲的徐雯波正式結婚了。徐雯波在他的後半生中,一直陪伴在他身邊悉心照顧,他們走遍天南海北,從内地到台灣、香港、、印度、巴西、美國,最後定居在台灣;她胸襟博大,以至于離開成都時,他們隻弄到三張機票,而此時,徐雯波已和大千有了一女一兒,但她卻抛下自己的兒女,把機票留給了張大千另一位夫人生的女兒心沛。

她承擔着相夫持家的責任,同時也是張大千筆下重要的靈感來源。張大千後半生的幸福和成就,是離不開徐雯波的付出的。

張大千畫的《至徐雯波七十自畫像與黑虎》

進土匪窩,娶小三十歲嬌妻,破壞敦煌壁畫,原來這才是張大千

破壞敦煌壁畫

前往敦煌,收獲頗豐

很多人知道敦煌是因為張大千,以前有個研究院院長就是因為他的臨摹才愛上敦煌,從此投身文物保護事業,可以肯定的是,他對敦煌文化和壁畫的宣傳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進土匪窩,娶小三十歲嬌妻,破壞敦煌壁畫,原來這才是張大千
進土匪窩,娶小三十歲嬌妻,破壞敦煌壁畫,原來這才是張大千

1941年3月,張大千率領弟子與家人遠赴敦煌。

在此之前,他對老友說:“去敦煌,要安營紮寨住下來。搞不出名堂,不看回頭路。”

進土匪窩,娶小三十歲嬌妻,破壞敦煌壁畫,原來這才是張大千

在敦煌待了兩年多的時間,他整理文物,臨摹壁畫,在物質條件及其匮乏生活環境及其艱苦的條件下,他堅持下來了。

進土匪窩,娶小三十歲嬌妻,破壞敦煌壁畫,原來這才是張大千

長達兩年多年的臨摹,讓他的畫工更加精進,也創作出了很多優秀的作品,回來之後專門辦了一次敦煌壁畫展,這一展既宣傳了敦煌,也宣傳了自己。

是否應該剝畫

在臨摹過程中,張大千發現一幅破損難以看清的壁畫内層疑似有精美的壁畫,想到書中曾寫道敦煌筆畫,畫中有畫,于是他當場就帶領弟子一起剝掉外層的壁畫,使内裡的精美壁畫得以重見天日。

但随即張大千帶人剝離破壞敦煌筆畫的消息就被舉報到了省裡,無數人指責他破壞文物、盜取寶藏甚至在壁畫上題字(這和現代到此一遊也沒差別吧)但因為沒有證據 是以政府并未對其進行處罰。

進土匪窩,娶小三十歲嬌妻,破壞敦煌壁畫,原來這才是張大千

1942年傅斯年、李濟給于右任的信中說道:張大千臨摹各朝代繪畫,先畫最上一層,畫好就将這層剝去,然後又繪再下一層,然後繼續剝掉,繼續畫……信中說:張大千得到了各代技法,個人藝術進展甚大,對于曆史文化,是一種無法補償之損失。

傅斯年說:口說無憑,深恐有傷賢者,中外史學界權威——向達,看見張大千帶領子侄、學生,雇了4個喇嘛終日在石室内臨摹壁畫,花三日之功,剝去外層,還題字于上“蜀都張髯大千。”

向達還說:“臨摹時,把梯桌畫架擱在壁上,毫不珍惜,如果繼續下去,再過二、三年,千佛洞壁畫将毀壞殆盡。”

教育部考察團(王子雲)也目睹了張大千不按原圖臨摹,被毀壁畫永難再現!

一時間風評兩極分化

一些人認為,他自私自利,為了臨摹不顧文物保護的規定,完全就是破壞文物,且不說外層壁畫是否清晰完整有價值,它本身的存在就是有價值有年代的,無論如何都不應該粗暴的剝落。

進土匪窩,娶小三十歲嬌妻,破壞敦煌壁畫,原來這才是張大千

敦煌的壁畫常常畫中有畫,最裡面一層是唐代的,偶有後人在壁畫上抹上灰泥,重新繪上一層畫,以适應不同時代的審美觀和宗教内容。一般來說唐代的壁畫比宋、明、清的壁畫更精美。

是以另一些人則認為,既然已經不完整沒什麼美術考證價值了,為了更好的觀察下層壁畫,這層已經不完整的就應該被剝落。

支援這種說法的人裡就有著名的書畫鑒定家謝稚柳,他認為:要是你當時在敦煌,你也會同意打掉的,既然外層已經剝落,無貌可辨,又肯定内裡還有壁畫,為什麼不把外層去掉來揭發内裡的精華呢?

進土匪窩,娶小三十歲嬌妻,破壞敦煌壁畫,原來這才是張大千

然而無論外界對這件事吵得有多激烈,張大千本人并不避諱此事,反而說道:莫高窟重遭兵火,宋壁殘缺,甬道兩旁壁畫幾不可辨認。剝落處,見内層隐約尚有畫,因破敗壁,遂複舊觀,畫雖已殘損,而敷彩行筆,精英未失,因知為盛唐名手也。東壁左,宋畫殘缺處,内層有唐鹹通七載(公元866年)題字,尤是第二層壁畫,兼可知自唐鹹通至宋,已兩次重修矣。

進土匪窩,娶小三十歲嬌妻,破壞敦煌壁畫,原來這才是張大千

很顯然,他認為他的“破壁”,對研究敦煌壁畫藝術史是有所貢獻的。

可是,誰給這些藝術家權力來判斷:什麼是有價值的呢?

進土匪窩,娶小三十歲嬌妻,破壞敦煌壁畫,原來這才是張大千

傳言他畫一層便剝掉一層,是以得到了很多不同年代的壁畫,但他的弟子們紛紛否認,不過解釋大多是蒼白無力的,根本站不住腳。

更有傳言稱:除了破壞壁畫,張大千還帶走了數量不明的敦煌文物。據敦煌研究院資深學者賀世哲披露:據我所知,張大千先生隻是把一部分文物交給前敦煌藝術研究所,其餘文物全都被他帶走了,後來流散到日本天理大學圖書館”。

是非對錯,随時間流逝漸漸淡了

陳寅恪曾高度評價張大千的敦煌之行:大千先生臨摹北朝、唐、五代之壁畫,介紹于世人,使得以窺見此國寶之一斑,其成績固已超出以前研究之範圍。何況其天才特具,雖是臨摹之本,兼有創造之功,實能在吾民族藝術上,另辟一新境界。其為敦煌學領域中不朽之盛事,更無論矣。

是是非非,功大于過還是過大于功,早已說不清楚。但不可否認的是,他給敦煌文化帶來了很大的發展,同樣的,他也嚴重破壞了敦煌壁畫,無數宋畫毀在他的手裡,完全可以先記錄下來再剝離,但卻憑自己喜好,随意剝離,簡直是不應該。

破壞是否有價值,是曆史的問題,不該由這群藝術家們決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