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廣西農業起步争先、提速發展,前三季度農業增加值增速達8.4%。廣西農業外資項目管理中心(簡稱“外資中心”)以推進農業外資項目的實施為抓手,通過利用好世界銀行結果導向型貸款,以發展地方農業特色産業為目标,為農村發展輸入資金和技術,為農民生産生活水準改善注入強大活力,助力打造宜居宜業新鄉村。
世界銀行結果導向型貸款是一種新型貸款工具,申請貸款的地區依托國内發展規劃,利用政府現有的管理體系進行建設,由世界銀行依據事先雙方商定的項目成果支付名額的實作情況支付貸款,有效幫助政府提升現有規劃的實施力度和效益。
世界銀行結果導向型貸款廣西扶貧示範項目(簡稱“項目”)實施區域為廣西特色農業産業發展基礎較好的11個地級市共28個縣(自治縣、縣級市)。
項目以産業發展為主要内容,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抓手,因地制宜,以加快特色産業發展為主線,全面促進現代特色農業園區提質增效,高度踐行産業發展政策和措施。通過運用“龍頭企業 農民專業合作社 農戶”發展模式,深度挖掘“龍頭企業 農民專業合作社 農戶”産業幫扶模式,不斷壯大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規模,有效支撐提升農業生産科技含量,實作産業發展帶動鄉村振興,實作打造一批企業、壯大一批品牌、培育一批合作社、培養一批高素質農民隊伍,形成系統合力全面發展。
推動特色産業品牌發展
深挖特色資源優勢,培育一批地方特色産業。通過推進項目區域農業特色産業的合理布局、發展壯大、提質增效,推動一二三産融合發展,帶動每個項目縣(自治縣、縣級市)至少發展2個以上特色産業,支援項目區域内116家農業龍頭企業發展。
項目通過促進種養結構調整、培育發展特色種養産業,推動發展有機茶、珍珠李、猕猴桃、山葡萄、柑橘、奶水牛、豬、家禽等數十個特色種養品種,打造多個項目區“一村多品”特色産業格局,提升特色農業層次,打造一系列項目品牌。廣西都安嘉豪實業有限公司打造了“大都華牛”“瑤山牛”“壽鄉牛”“瑤品彙”等牛肉品牌;廣西正道茶葉有限公司打造了淩雲白毫“挹翠門”系列有機紅茶等品牌。
推動三江茶葉産業發展
項目通過支援農業龍頭企業的建設帶動産業發展。三江縣侗興源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茶廠年産值從去年的2100萬元增加到今年的5000萬元,得益于世界銀行結果導向型貸款項目。這筆貸款幫助茶廠增加了100多台各類茶葉加工裝置,也保障了茶青收購資金300萬元的順利周轉。近年來,該公司采取“公司 合作社 農戶 基地”營運模式,與縣内6家農民專業合作社簽訂茶葉管護購銷協定,直接帶動茶農6886戶,輻射帶動茶農3萬多人。2020年12月至今,該公司陸續獲得世界銀行專項貸款432萬元,這對公司發展壯大發揮了積極作用。
在三江縣,像侗興源公司一樣獲得世界銀行結果導向型貸款的企業共有8家,都是以茶葉生産加工為主的龍頭企業。經核驗通過後,世界銀行貸款中的5223萬元已分三批按計劃發放給這8家企業。
推廣博白沃柑種植
位于廣西博白縣菱角鎮石柳村的博白縣三桦石柳生态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沃柑種植基地,近萬畝的沃柑已經陸續挂果,今年挂果産量預計達到1500萬斤。菱角鎮石柳村生态環境優越,基地産出的沃柑品質優良,1月初将進入銷售旺季。
2018年,三桦公司申報世界銀行結果導向型貸款廣西扶貧示範項目産業發展子產品資金,目前累計收到世界銀行貸款2450萬元。獲得貸款後,三桦公司積極實施世界銀行項目建設,完成有機肥改良5000畝以上,土壤有機質的含量大幅提升。通過更新産品包裝、優化企業服務、擴大品牌宣傳,打造區域沃柑特色産業“一起同柑”品牌。在博白縣,像三桦公司一樣獲得世界銀行結果導向型貸款的企業共有3家。
助力天等縣發展養殖業
2018年,天等縣委縣政府以世界銀行結果導向型貸款廣西扶貧示範項目在廣西啟動實施為契機,成功引進廣西四野牧業有限公司到天等縣發展特色肉牛養殖。該公司在天等縣共申請世界銀行貸款資金5000多萬元。兩年來,公司在天等縣已建成标準化牛舍7棟,面積2.5萬平方米,存欄牛近1000頭,先後培育帶動農民專業合作社20家、農戶1000餘戶參與肉牛養殖。
天等縣完善農村産業幫扶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支援28個合作社提升管理水準,教育訓練1392名新型農民,帶動農戶6000多戶1.8萬人。
廣西農業利用外資成效顯著,促進了農業現代化、農村經濟發展,增加了農民收入。下一步,外資中心将繼續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進一步積極、合理、有效利用外資,為打造鄉村美、産業旺、農民富、治理優的新鄉村貢獻更大的力量。
資料來源: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外資項目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