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作為一個北方人,到了成都才知道生活竟然如此美好

#去成都旅遊怎麼樣#

飛機飛過北京天空,穿過太行山,進入四川盆地,降落到雙流機場已是淩晨24時,起飛前已經查過有機場大巴到達住宿附近,也就不用猶豫是否要滴滴打車。過了出口,就能看到機場大巴,友善,10塊錢到達倪家橋地鐵站。

成都是霧霾天還是陰天,我也說不清楚,比起來北京,還是北京的天藍。住宿就在倪家橋附近,不懂成都,就随便訂了一個距離景區都近的,淩晨到了還有阿姨在攬客,小夥子,住宿住不住。旁邊還有男男女女在逗笑,窗外還有酒吧在歌唱,真嗨,我有點瞌睡。

作為一個北方人,到了成都才知道生活竟然如此美好

早起了,先來一碗成都擔擔面,隔壁小哥吃着豆漿包子看着我,估計在想外地人真猛,确實有點鹹,有點辣。第一站寬窄巷子,據說就兩個巷子,一條寬,一條窄。出了地鐵,就看到了,人不是很多,類似于北京的南鑼鼓巷,北方幹旱,南方濕潤,進到很多小院子裡還是感到很舒服,不熱不冷,樹木枝繁葉茂,還有小橋流水,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節日氣氛濃重,挂着一面面國旗。在窄巷子裡,走着走着就看到了成都朋友圈的巨龍,确實很霸氣,威武,盤旋在兩層樓中間,拍照的人絡繹不絕。

作為一個北方人,到了成都才知道生活竟然如此美好

出了窄巷子,猶豫不決,晃蕩着坐公共汽車去杜甫草堂。期間吃了蛋蒸糕,買了猕猴桃,吃了排隊鍋盔和怪味面。蛋蒸糕見了多次,就嘗了嘗。猕猴桃吃過以後驚豔了我,很硬,裡面紅心,吃着很甜。鍋盔和北京賣的不一樣,就像厚厚的肉餅,怪味面确實有一點怪,但是好吃。

作為一個北方人,到了成都才知道生活竟然如此美好

坐公交去杜甫草堂,杜甫唐代大詩人,詩聖,随便都能吟出來幾首詩,到了大門口,突然忘記都有什麼詩了,國小高中别上了。初入杜甫草堂,城市中留着一片安靜地,更何況是在成都二環内,院子裡很清淨,遊客四處晃蕩,小水塘,假山,瀑布,空氣濕潤,又不是那麼炎熱,有點涼爽,水中錦鯉遊曳。進入茅屋,俨然一個三室兩廳,導遊解說着這裡就是當年杜甫逃過安史之亂之後的落腳地,雖然茅屋不存在了,但是成都政府根據曆史,還原了真實場景,有菜地,水池,庭院,确實幾分惬意。

作為一個北方人,到了成都才知道生活竟然如此美好

夜晚奔波吃串串,玉林路的盡頭沒有小酒館,更何況玉林路分為玉林北路,玉林西路,也算來了。沒有吃廁所串串,吃的潮辣,我的大學室友老魯安排的。老魯來成都一年了,也是機緣巧合,以後就定居成都了,通過自己的努力,走向了人生小高潮。成都串串吃油碟和幹碟,不吃麻醬,幹碟好吃,油碟像在喝油。吃辣嘛,就要過瘾,牛肉就像不要錢一樣,一把接一把。路邊來了一碗冰粉,沒有北京的好吃。吃完串串後就和老魯分别,眼前又不禁露出當年我們一起來北京的情景。走了,肚子有點疼,辣的了,一瀉千裡。睡覺吧,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作為一個北方人,到了成都才知道生活竟然如此美好

第二天就是國慶節了,天府廣場,春熙路走起。還沒到廣場,地下一層商場就擁擠了很多人,閱兵,70年不容錯過,看的熱淚盈眶,多希望上面也有我的鏡頭。到了平台廣場,人更多了,廣場上直播閱兵式,出門前我都預想到有萬人直播。天府廣場對應着四川科技館,四川科技館門前立着雕像,中國為數不多的,河師大也有一個,存世數量是可以數過來的。

作為一個北方人,到了成都才知道生活竟然如此美好

過了廣場,走向春熙路,路邊商業真是發達,商場一個接一個,人來人往。到了春熙路感覺也就那麼回事,不必要來轉轉。春熙路也放着閱兵式,已經到了群衆遊行。

作為一個北方人,到了成都才知道生活竟然如此美好

旁邊就是太古裡,走過路過不能錯過,索性就直接前往。太古裡東西确實有點高端,人不是那麼多,緊挨着大慈寺,建築風格不會相差很多,低矮的房子,沒有高樓,确實很好看。太古裡有一個書店叫做方所,文藝青年必去,我就不得不去了,很高大上。太古裡還藏着一座大慈寺,繁華商業中,也有一份甯靜地。吃了兩碗齋飯,麻辣面和蓋飯,行走江湖也不必頓頓火鍋,能吃就行,但是這裡的齋飯确實不錯。大慈寺内還有喝茶的地方,一排排竹椅,人不多,也不吵鬧,30一位。大慈寺後院種着曼陀羅花,花瓣竟然是垂下的,驚豔,孤陋寡聞。

作為一個北方人,到了成都才知道生活竟然如此美好

出了大慈寺就立馬奔向人民公園,成都,喝茶,唠嗑,打牌。人民公園也是閑暇之餘,四處坐坐,本想避開人群,卻又來到人群。鶴鳴茶社,百年鶴鳴,那人山人海,幾十張桌子空無一席,四處尋覓,直接導緻我隻想奔向武侯祠。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在後院找到了一張桌子,椅子還需要人來搬。毛峰,碧螺春一人一個,拎着那破舊的暖水瓶,确實很有年代感。有點渴,一杯接一杯,确實很惬意,不禁感歎生活不過如此,一坐就是一下午,夜晚也快降臨,人才慢慢退去,而我們也要去下一站,錦裡。

作為一個北方人,到了成都才知道生活竟然如此美好

錦裡距離人民公園不遠,出門坐公交就到,十一人多,錦裡武侯祠堵車嚴重,陝西,江蘇,内蒙古,大家都來到了武侯祠,堵在路上。錦裡,也是必須出現在朋友圈,名字很好聽。坐車堵,走路也堵,錦裡人來人往,單行道,隻能前行,不能後退,夜色降臨,燈光打開,除了人多,沒有多餘毛病。錦裡古街向内走,還有水和橋,商業繁華,小吃衆多,頗有成都特色。大紅燈籠高高挂,三國文化細細品,這裡就是劉備的老巢。出了錦裡,又去九眼橋,雖然不是九孔,但水光倒影着也很不錯,這裡就是成都酒吧街。走路回住宿,騎個自行車也順帶把四川大學溜達了,已經是深夜十點,也有可能是國慶因素,校園裡看不到幾個人,安靜舒适,那天真是有點累。

作為一個北方人,到了成都才知道生活竟然如此美好

第三天了,大熊貓基地這次沒機會看了,門票排到7号,那我就轉戰文殊院,開始接受佛家的洗禮。文殊院香火鼎盛,有佛家學院,如果想學佛家文化,可以參考招生簡章。寺院内還有面談室,解決心裡困惑。有放生室,有超度室,有念經室,有免費茶水,一杯接一杯。大雄寶殿寫着一副對聯,依稀記得寫着,見了便做做了便放下,佛家文化,确實讓我感到值得深思。放下,舍得。穿過齋堂,到了側院,側院部分正在維修,來的人少,顯得格外清靜,出了後院往後院走,路過講學堂,裡面正在播放佛教曆史,登上講學堂,一座座供奉的佛像排的整整齊齊,有集團公司供奉,有家庭團體供奉,可見信佛的人很多,佛有心生,心中向善。

作為一個北方人,到了成都才知道生活竟然如此美好

由于心中悼念着武侯祠,也就飛奔而去,滴滴一下。武侯祠挨着錦裡,人頭攢動,汽車更是步履難行,但是幸好警察哥哥在維護交通,十一期間,甚是辛苦,感謝感謝。武侯祠主要就是學習和了解三國文化,東漢末年分三國,三國演義,三國志,家喻戶曉,諸葛亮,劉歇業,曹操孫權周瑜,無人不知。武侯祠類似于一個小公園,現在回憶起來真不值得去,沒有早上的文殊院有感覺,文殊院安靜祥和,武侯祠除了幾個雕像意外,實在是回味不到什麼,差評。

最後一站就是火車站,成都東,從這裡出發到峨眉山,可是兩天後,我還是會回來的,從這裡去重慶。

成都帶不走的隻有你,大城市。南方空氣濕潤,簡稱潮,被子都是濕漉漉的。南方樹木茂盛,綠意濃重,過了秋天,應該還是一片綠色。少不入川,可是回想起來也不年少了,終于進了四川,去了成都,如果有機會,再見。

作為一個北方人,到了成都才知道生活竟然如此美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