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剛過完,若吃多大魚大肉,教你做道豆腐湯,開胃解膩好幫手。
中秋假期剛過完,秋天也迎來了第四個節氣“秋分”,往後的天氣寒涼漸重,相比之前的燥熱可舒服多了。在中秋佳節裡,小編相信大家的食欲肯定要更旺盛些,畢竟過節的餐桌上自然少不了各種大魚大肉,會不自覺地讓人胃口大開,甚至推杯換盞還要小酌幾杯,不過這使得不少人在節後胃口容易變差,因而,往後的幾天建議大家多喝些湯湯水水,解解膩,養養胃,今天為大家分享一道好喝的湯,酸湯豆腐,很适合吃多大魚大肉的時候來食用,香濃酸爽,真是開胃解膩的好幫手。

涼爽的秋季就是要喝秋湯的,一首流傳的民謠就這麼唱:“秋湯灌髒,洗滌肝腸。阖家老少,平安健康”。喝秋湯,喝的是平安與健康,而這道酸湯豆腐,在北方也是很多家庭裡經常做的家常湯羹,豆腐軟嫩好消化,營養價值也高,搭配蕃茄和豬肉末煮出來,酸爽入味,飯前飯後喝都适合,讓人舒舒服服,即開胃又解膩,是以若吃多了油膩的大魚大肉時,不妨為家人煮上一鍋,反正小編我是喝到湯一口都沒剩,的确是很好喝。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酸湯豆腐制作方法</h1>
食材:嫩豆腐1塊,蕃茄2個,豬肉末1兩,香菜2根。
用料:泡椒8個,大蒜3瓣,生姜1塊,番茄醬2茶勺,陳醋1茶勺,白醋1茶勺,白胡椒粉1茶勺,雞精2茶勺,鹽和油各适量。
第一步,蕃茄洗淨削皮,切成蕃茄碎丁,友善炒化出汁,大蒜,生姜,泡椒以及香菜全部切末,泡椒是一定要放的,量多量少看個人口味,不然會少了酸辣的風味,嫩豆腐直接切成半厘米厚度的豆腐條就行。
第二步,起油鍋大火燒熱,倒油燒至油溫3成熱,下入豬肉末用中火炒至變色,把多餘的豬油給炒出來,我選用的是肥肉較多的肉末,這樣油脂多,香味也會濃。
第三步,豬肉末炒出油脂後就會變得比較幹,顔色焦黃,這時把肉末取出來備用,鍋底留下炒出的豬油,接着改成小火,下入蒜末,姜末,泡椒末一起炒香,底油不夠的話可以再添加适量食用油也行。
第四步,倒入切好的蕃茄碎丁,改大火翻炒,加入番茄醬,一直炒到蕃茄軟化出汁,期間用鍋鏟把蕃茄碎丁鏟一鏟,這樣可加快出汁的速度。
第五步,倒入2大碗清水,大火煮沸,放入肉末煮上5分鐘,讓蕃茄和肉末融合,使湯的味道更香濃一些,加入陳醋,白胡椒粉,雞精,适量鹽調味。
第六步,把豆腐條放入湯中,轉小火煮5到8分鐘入味,起鍋前放入白醋攪勻關火,将煮好的湯盛出,撒點香菜就做好了,白醋在最後放入,湯喝起來更酸爽。
操作貼士:
豬肉末用牛肉末代替也能制作這道菜,但最好選用肥一點的肉末,因為炒出的肉末有油脂,才會使湯的味道更香。
蕃茄最好要把外皮去掉,否則很影響整道湯的口感,在炒的時候放入些番茄醬,煮的時候放陳醋是為了增加蕃茄酸味的濃度。
這道湯我用了8個泡椒,味道是屬于偏辣的,不太能吃辣的話放2到3個就行,不能完全不放泡椒,不然隻酸不辣,味道會大打折扣。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0">結尾的話:</h1>
中秋節過完,氣溫就開始逐漸下降了,早晚溫差大,涼爽的同時秋燥也比較明顯,且以“涼燥”為主,這道酸湯豆腐也很适合在寒涼的天氣裡喝,色澤紅潤有食欲,豆腐入口軟嫩适口,口感中酸爽帶點辣,會讓人忍不住多喝幾口,是暖身的鮮湯,解膩的好湯,喜歡的話就嘗試下吧。
我是與食為伴,很開心和大家相遇在這裡,歡迎關注,多為大家分享日常美食,也請多多指正,感謝閱讀,祝各位生活愉快,我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