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王李道宗字承範,爺爺是畢王李璋,父親是東平王李韶。論輩分江夏王李道宗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叔父,但是他的年紀卻又跟李世民相仿。高祖李淵登上皇位後,封李道宗為略陽郡公。
當時唐朝守軍和賊寇劉武周在度索原交戰,守軍裴寂不敵,于是劉武周的軍隊就一直向河東城逼近。當時李道宗隻有十七歲,跟在李世民身邊一同讨伐劉武周。一日,李道宗與秦王一同登上城樓,觀望對面的敵軍,李世民對李道宗說:“那些個賊寇想要邀請我跟他們決戰,你覺得該怎麼辦?”

李道宗回答說:“劉武周一路打過來都是勝仗,他的士兵們一定士氣很高,我們要避其鋒芒。而且他們這群烏合之衆團結不了多久,我們隻要在堅持幾日,他們的士氣必定下去了,而且他們的糧食應該也堅持不了幾天了,這樣我們就能不戰而勝了。”秦王也正有此意,後來敵人真的因糧食耗盡退兵了。
李道宗因為有退敵之功,于是被高祖封為了任城王。後來同李靖一起率軍征讨突厥,大勝,并且還擒獲了颉利可汗,于是被改封為江夏王。一生中參與了許多場戰争,包括唐朝的統一戰争,對東突厥、吐谷渾、薛延陀、高麗的多次開拓疆土戰争,為大唐立下了許多汗馬功勞。
晚年因為與長孫無忌等人不和,被誣陷與房遺愛、高陽公主的謀反有聯系,于是被流放象州後病死。
李道宗如何陷害薛仁貴
在小說《薛家将》中,李道宗被塑造成了一個反面人物。是一個一直陷害忠臣薛仁貴的主力。在小說中,李道宗也不再是江夏王,而是叫做成親王。在唐太宗李世民召薛仁貴回京之際,開始了陷害薛仁貴之路。那麼李道宗是如何陷害薛仁貴的呢?
唐太宗李世民因為十分想念薛仁貴,于是在長孫皇後的建議下,将薛仁貴從山西調回長安,常伴左右。薛仁貴聽到這個消息後,内心十分激動。趕到長安後,薛仁貴騎馬往皇宮方向趕去。忽然一人攔住了他前進的道路,原是成親王李道宗的家丁。家丁自稱成親王想與薛仁貴見見。薛仁貴聽後,心想成親王身份尊貴,不去恐怕不妥。于是隻能随家丁一起前去拜見李道宗。
李道宗一看見薛仁貴,就對他噓寒問暖,還硬要将他留在府中吃飯。薛仁貴稱自己趕着要進宮面見聖上,下次再吃。李道宗就說自己讓人帶個信給皇上就行了,于是薛仁貴就留下來喝酒。可是才喝了三杯酒,薛仁貴就覺得頭昏昏沉沉的,他開始覺得不對勁,想要站起來,卻突然眼前一黑,昏倒了。
那麼李道宗要如何陷害薛仁貴呢?這時李道宗的第九位王妃張美人,就慫恿李道宗将昏倒的薛仁貴擡到翠雲公主的床上,再讓翠雲公主将自己弄得蓬頭垢面一點,跑到皇上那裡去告狀,說薛仁貴強行無禮。但是翠雲公主為人正直,不願與他們同流合污,争執間,李道宗失手到死了翠雲公主,于是就順水推舟,将翠雲公主之死推到薛仁貴的身上。進宮去告狀。唐太宗聽說這件事後,十分惱怒。立刻召集衆臣商議,準備将他開刀問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