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猛虎長嘯風自生

猛虎長嘯風自生

牛耕綠野桑田金黃千倉盈滿,

虎嘯青山大地壯威萬木峥嵘。

今年是大陸農曆的壬寅年,俗稱“虎年”。随着新春鐘聲敲響的那一刻,金虎踏春,虎虎生威。

雙晴睒睒射驚電,聳尻豎尾如竿槍。

咆哮踞地地欲裂,百獸走匿山魈藏。

——清·金志章《岔道射虎行為李守戎作》

虎是百獸之王,它威武、勇猛,是雄健的象征。你看:雙睛射焰如電光閃爍,尾巴從聳起的屁股後高高直豎像支槍杆。大吼一聲震天裂地,深山裡的百獸山怪都吓得逃匿躲藏。漢代應劭《風俗通義·祀典·畫虎》裡說,“畫虎于門,鬼不敢入”;“虎者,陽物,百獸之長,能執搏锉銳,噬食鬼魅。”在古人心中,虎有陽剛之氣,可以鎮宅辟邪,吃鬼鎮妖,保佑平安,是人類的保護神。

彩章耀朝日,爪牙雄武臣。

高雲逐氣浮,厚地随聲震。

——唐·儲光羲《猛虎詞》

虎與“福”、“富”諧音,寓意福運臨門。是以自古以來,人們就把威風凜凜的虎作為圖騰加以崇拜。漢代以來還有除夕在家中懸挂虎畫,或“畫虎于門”的習俗。

猛虎長嘯風自生

猛虎潛深山,長嘯自生風。

——南北朝·謝惠連《猛虎行》

中華民族有了文化的時候,也就有了“虎文化”。縱觀中國的虎文化,其精髓就是一種不屈不撓、勇往直前的精神。

王奮厥武,如震如怒。

進厥虎臣,阚如虓虎。

——先秦《詩經·常武》

詩經裡就用猛虎贊美周宣王的部隊,吼聲震大地,取得平定徐國叛亂的重大勝利。

猛虎長嘯風自生

虎嘯谷而生風,龍藏溪而吐雲。

——唐·李白《鳴臯歌送岑徵君》

孩子健壯就叫做“虎頭虎腦”。一個人生得背闊腰寬,就稱為“虎背熊腰”。人多智謀稱作“虎略龍韬”等。

虎将如雷霆,總戎向東巡。

——唐·李白《贈張相鎬其一》

自古以來虎多被用于象征軍人的勇敢和堅強,如虎将、虎臣等。

柳營春試馬,虎帳夜談兵。

——唐李克用贈周德威的聯語

古代軍中大帳稱“虎帳”。

虎符分鎮浙江東,舣棹都門使旆雄。

——宋·曾孝宗《送越帥程公辟》

虎頭自合取侯封,好為明時立隽功。

——宋·真德秀《贈夏宗禹其一》

古代皇帝調兵遣将的兵符叫“虎符”。

在神話傳說中,虎是戰神、殺伐之神。如唐代大将羅成、薛仁貴父子等多位猛将都被說成是白虎星轉世。

猛虎長嘯風自生

寒草煙藏虎,高松月照雕。

——唐·賈島《寄龍池寺貞空二上人》

由于老虎威武兇猛,一些神仙還将它選為坐騎。據古籍記載西王母的使者兼坐騎就是老虎。道教的開山鼻祖張天師的坐騎也是老虎。神魔小說《封神演義》裡财神趙公明的坐騎是黑虎,申公豹的坐騎是白額虎。

猛虎長嘯風自生

何如猛虎深山裡,一嘯風生百獸寒。

——錢一飛《骐骥》

文學語言上也滲透着頗有意趣的虎文化。傳說明代才子唐伯虎,出生在寅年寅月寅日寅時,是以上應星宿,富有才華。

“虎行雪地梅花五,鶴立霜田竹葉三”(古聯語)。

梅花的形狀恰如老虎在雪地行走時留下的迹印,梅花五瓣,寓梅開五福。

王安石前往京城參加會試時,憑“飛虎旗,旗飛虎,旗卷虎藏身”;應對“走馬燈,燈走馬,燈熄馬停步”;成功抱得美人歸。

明朝戴大賓5歲時由父親背着考上童學士的。他用“兔毫筆寫狀元坊”,對上塾師的上聯“虎皮褥蓋學士椅”。神童才思靈活,傳遍古今。

清代乾隆在金銮殿召見一甲三進士,第三名探花叫劉鳳诰,一眼失明,但才華橫溢。乾隆見其相貌平常,有意當着滿朝大臣的面出了一個上聯嘲諷他:“獨眼不登龍虎榜”。滿腹經綸的劉鳳诰當即吟出“半月依舊照乾坤”這一絕佳下聯。下聯工整巧妙大氣,堪稱千古絕對。滿朝文武無不稱妙。

這些都是虎年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虎文化”讓我們感受到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和魅力所在。

猛虎長嘯風自生

一嘯風生谷,睡卧草木驚。

此君深隐處,糜鹿盡無聲。

——清·王昶乾

早在200萬年前,虎的祖先“中華祖虎”就生活在我們今天的這塊土地上。敬虎、頌虎、愛虎、畏虎,這獨特的文化現象,一直延續在中華民族的精神生活裡。民國徐珂彙編的清代掌故逸聞集《清俾類鈔·農商類四》裡“黔人豢虎耕田”的故事,令人忍俊不禁,有興趣的朋友不妨找來一讀。

人煙将新郭,松竹不知秋。

夜虎林間嘯,溪泉舍下流。

——宋·梅堯臣《歐陽寺丞桐城宰》

炊煙在城邊袅袅升起,小溪在茅舍旁邊潺潺流過,夜晚靜谧的竹林間透出老虎一聲震天長嘯,多美的一幅“人虎和諧圖”呀。

猛虎長嘯風自生

當然,古時地廣人稀,山林茂密,常有虎患。

山村牧童遭虎噬,血肉俱盡餘雙髻。

家人行哭覓遺骨,道路聞之俱掩涕。

——宋·陸遊《捕虎行》

1957年9月,位于雪峰山下的湖南通道縣高坪村的村民們,經曆了最恐怖的三晝夜。村裡有孩子在山上捉了虎王的虎仔帶回了家,結果100多隻老虎持續三天三夜将村子圍個水洩不通。後來驚恐的村民将幾隻小老虎放了,圍攻的虎群反而沒有了顧慮,将村子裡的牲畜全部咬死拖走後,還叼走了村子三個人。“百虎圍村”是人類與虎之間的一場大沖突。

皇天賦性有善惡,甯獨虎然人不若。

吾聞虎饑乃食人,人今殺虎複何心?

虎食者誰殺者誰,恢恢報複胡參差?

古今強極終歸弱,亦如人事有哀樂。

——清·方拱乾《虎皮行》

詩人告誡人們:弱肉強食,物極必反;以強淩弱,必遭報複。

黑風萬騎卷空山,怒吼岩林出錦斑。

得意将軍飛鐵镞,忽驚一點草梢殷。

——元·張洪範《射虎》

将軍鐵镞飛出,猛虎頓時斃命的驚險一幕。曆史上,因為認識有限,故而打虎是受稱贊的。如流傳已久的“武松打虎”。

猛虎長嘯風自生

虎逝龍亡不記年,舊巢雙鳳故依然。

——宋·項安世《南嶽路口懷胡氏兄弟》

曾經雄霸山林的“獸中之王”老虎,已名列十大瀕臨絕種動物之首,面臨着滅絕的境地。經濟發展了,社會進步了,人類應該發揮均衡與和諧的智慧,才能不留遺憾。

寒雨雪兼落,枯林虎獨行。

——唐·貫休《秋末懷舊山》

人類要遵循自然規律,不能為了發展而破壞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沒有了物種的多樣性,最後受害的還是人類自己。愛因斯坦曾告誡人們,如果蜜蜂滅絕了,人類隻能在地球上存活4年!此話雖有些危言聳聽,雖然不至于人類會馬上消失,但這絕對是不小的災難。去年4月23日早上,黑龍江密山市白魚灣鎮臨湖村有猛虎下山,一掌拍碎車窗、一口咬爆車胎……

讓許多人親眼見識到了老虎的威猛,這也讓我們又看到了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重要性。

猛虎長嘯風自生

一百多年前,梁啟超熱情地呼喚中國:

潛龍騰淵,鱗爪飛揚。

乳虎嘯谷,百獸震惶。

——梁啟超《少年中國說》

在新冠肺炎席卷全球的危機中,全世界都聽到了中國的“乳虎嘯谷”,正是這隻“中國虎”,實作了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第一個“百年夢想”,為全球抗疫、經濟的複蘇帶來了希望。

“牛呼冬走,留下紅梅映綠野;虎嘯春來,喚出麗日照藍天”。虎年來,祝願人人“生龍活虎”,中華民族“虎躍龍騰”!

虎年如意,新春吉祥!

-作者-

朱少華,莒南縣人,中學進階教師。喜歡寫作。教學論文、散文随筆、詩歌、剪紙等作品,散見多家報刊及網絡平台。在征文及網絡文學作品大賽中多次獲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