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槍殺了我黨重量級人物項英的兇手已伏法?烈士後代:純屬胡編亂造

作者:覃仕勇說史
槍殺了我黨重量級人物項英的兇手已伏法?烈士後代:純屬胡編亂造

項英是我黨曆史和我軍曆史上的重量級的人物。

1998年,在紀念項英誕辰100周年座談會上,中央和軍委對項英作出過全面評價:傑出的無産階級革命家,勞工運動的著名活動家,黨和紅軍早期的上司人之一,新四軍的建立人和主要上司人之一,抗日戰争的名将之一。

這個評價,恰如其分。

項英生于1898年,湖北武昌人,24歲入黨,25歲參與上司了京漢鐵路勞工大罷工,30歲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常委,33歲任蘇區中央局委員、代理書記兼中華蘇維埃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成為了我軍史上最年輕的中央軍委主席。

槍殺了我黨重量級人物項英的兇手已伏法?烈士後代:純屬胡編亂造

項英一生之中所做的最為人所敬仰的大事有兩件:

一、在紅軍長征時期,臨危受命,與陳毅等人在一起,留在蘇區帶領紅24師和地方武裝打遊擊,掩護中央紅軍主力進行戰略轉移;二、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把分散在南方8省14個地區的紅軍和遊擊隊編組為新四軍,在長江南北地區建立了抗日民主根據地。

獨裁分子蔣介石不能容忍我軍的壯大,于1941年1月制造了親者痛、仇者快的“皖南事變”。

槍殺了我黨重量級人物項英的兇手已伏法?烈士後代:純屬胡編亂造

其出動了7個師約8萬人對我皖南新四軍軍部直屬部隊約9千餘人進行突如其來的炮火襲擊。

可憐我皖南新四軍當時正在執行蔣介石蠻橫無禮的轉移任務,猝不及防,死傷慘重。

在槍炮聲響個不停的七個晝夜過後,我新四軍僅有2000餘人分散突圍,少數被俘,大部分壯烈犧牲。

槍殺了我黨重量級人物項英的兇手已伏法?烈士後代:純屬胡編亂造

其中,作為新四軍主要上司人之一的項英,他的不幸遭遇讓人慨歎。

原本,項英是可以挺過這一難關、躲開這一劫難的。

話說,項英率衆突圍途中出來後,身邊還李德和、鄭德勝、夏冬青等警衛員;以及軍部參謀劉奎,新四軍副參謀長周子昆并其警衛員黃誠。

他們一行人深一腳、淺一腳地在高山裡面亂走,夜裡在密林中宿營,東躲西藏了一個多月,到了3月10日,在前往泾縣大康莊途中遇上了一個人。

這個人自稱劉厚總,是軍部副官處第三科任副官,請求一起走。

項英性情豪爽,向來以誠待人,見是自己人,就不作他疑,爽快地說:“好!多一個人力量就壯大多一分,跟我們一塊走吧!

3月12日,軍部參謀劉奎同當地地下黨取得了聯系。

則在地下黨的帶領下,他們躲進了赤坑山上的蜜蜂洞。

槍殺了我黨重量級人物項英的兇手已伏法?烈士後代:純屬胡編亂造

這是個天然溶洞,冬暖夏涼,是來來往往的采蜜人的栖身之處,是以被稱為“蜜蜂洞”。

蜜蜂洞的隐秘性能好,很小,隻能住下四人。

項英就和劉厚總、新四軍副參謀長周子昆及他的警衛員黃誠一起在洞裡居住,其餘劉奎、李德和、鄭德勝、夏冬青等則住在半山腰的草棚裡。

項英是新四軍主要上司人,身上攜帶有黨組織發展遊擊隊的活動經費。

狼心狗肺的劉厚總看上了這筆經費。

槍殺了我黨重量級人物項英的兇手已伏法?烈士後代:純屬胡編亂造

3月13日淩晨,他趁項英、周子昆、黃誠三人尚在熟睡之中,掏出槍來對着項英的太陽穴開槍,随後又把罪惡的子彈打進了周子昆的頭顱。

黃誠從熟睡中驚醒,大聲叫喊。

劉厚總在黑暗中朝他連開了三槍,在他倒地後,從容取走項英攜帶财物,揚長而去。

住在半山腰草棚裡的李德和、鄭德勝、夏冬青等人聽到劉厚總的槍響和黃誠的呼叫,匆匆趕了過來。

他們點起火把察看,發現項英、周子昆已經氣絕身亡,而黃誠尚有氣息。

黃誠後來經過搶救,活了下來,他一次又一次地向人們細說了劉厚總行兇殺人的全過程。

可以說,劉厚總謀财害命的罪行是清晰而确鑿的。

槍殺了我黨重量級人物項英的兇手已伏法?烈士後代:純屬胡編亂造

但劉厚總後來的下落卻一直不為人所知。

時間過了數十年,不知從什麼時候起,網際網路上突然出現了一篇爆文,詳細地披露了劉厚總殺人後的一系列經曆。

說劉厚總下山後,徑直向國民黨投降去了。

他先是到太平縣的隔河裡找保長邀功。

但這個保長不相信他的話,強行搜走他帶去的武器和财物。

碰了一鼻子灰的劉厚總隻好轉往泾縣茂林鎮,去找國民黨軍政部第十一衛生大隊擔架連的連長王惠九。

劉厚總兩手空空、隻有一張嘴。

王惠九更加不能相信他。

劉厚總于是改跑往旌德縣的玉屏鄉。

這次,他學乖了,自稱是第三戰區的特務偵查員,要鄉公所送他到第三戰區司令部。

玉屏鄉公所的人果然不敢怠慢,把他送到了旌德縣政府。

見到了縣長李協昆,劉厚總忍不住又吹噓起了他槍殺項英、周子昆的大功。

李協昆半信半疑,派特種工作行動隊随劉厚總到蜜蜂洞收集證據。

項英、周子昆的遺體和負傷的黃誠早已被轉移走了,而在蜜蜂洞外,埋伏下了我泾旌太中心縣委書記洪林布置下的伏兵。

一陣密集的槍聲過後,李協昆派來的特種工作行動隊被打散,劉厚總腳底抹油溜得快,溜到了到太平縣城。

太平縣國民黨縣黨部認為劉厚總形迹可疑,把他押送到在休甯縣屯溪鎮(今黃山市)的國民黨安徽省黨部皖南辦事處,後移送皖南行政公署。

到了1943年冬,劉厚總被押送到重慶關入了軍統局的渣滓洞看守所。

1948年,國民黨政權日薄西山,朝不保夕,将劉厚總從牢中釋放,遣返其回原籍。

劉厚總窮困潦倒,流落到了九江,偶遇同鄉人陳次興。

陳次興是個好心人,周濟了他,并帶他回自己在江西新餘縣開的“興記鹽鋪”,讓他充當鹽鋪裡的夥計。

1952年7月,公安系統對全國人口進行普查,劉厚總的身份被新餘縣警察局副局長黃宜蕃發現有詐。

也是劉厚總的小命該絕,這個黃宜蕃是14年前周子昆的警衛員,以前和劉厚總見過面,認得劉厚總。

黃宜蕃在上門核查劉厚總身份時,第一眼就認出了他。

黃宜蕃當場逮捕了劉厚總,并将案情迅速上報。

原新四軍代理軍長、時任中共華東局書記、上海市市長的陳毅大為高興,第一時間打電話給江西省委書記陳正人,要他盡快懲治叛徒。

槍殺了我黨重量級人物項英的兇手已伏法?烈士後代:純屬胡編亂造

華東軍政委員會副主席譚震林随後也給陳正人拍發了嚴懲叛徒的電報。

那麼,1952年8月初,劉厚總在江西南昌被處決。

……

按照這篇爆文的說法,劉厚總的下場,正應了那句老話: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而看文中對劉厚總處處碰壁、時時狼狽的描寫,那些鄙夷和貶損字眼,那飽含揶揄語氣,讓人拍手稱快,連呼過瘾,真是豈一個爽字了得?

項英的孫子項陽、周子昆的女兒周民和黃誠的兒子黃維華讀了這篇爆文後,也無比興奮。

為了證明爆文所寫的事情是否屬實,他們在2012年1月7日向江西省宜春市新四軍研究會籌委會進行了垂詢。

讓人大失所望的是,宜春市新四軍研究會籌委會經過一番緊鑼密鼓的調查,發現新餘警察局從來就沒有過名叫“黃宜蕃”的副局長。另外,解放初期的新餘縣城和現在的新餘市區,也從來沒有出現過一個名叫“興記鹽店”的商店。并且,查遍新餘警察局從解放以來收藏的卷宗案宗,也并沒有劉厚處被槍決的記錄。

即爆文所寫純屬虛構,應該是網絡寫手為博取點選量信手編造出來的“爽文”。

也就是說,劉厚總極可能是混了個自然死亡。

那麼,“惡有惡報,善有善報”這句話就沒能從劉厚總的身上展現出來了。

沒能槍斃劉厚總,太可惜了。

槍殺了我黨重量級人物項英的兇手已伏法?烈士後代:純屬胡編亂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