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自稱蠻夷,自立為王,讓天子無可奈何的小霸王:楚武王

一、立國之始

楚國是西周時由華夏族在中國南方建立的一個諸侯國,楚人是華夏族的一支,最初活動在黃河流域,自稱是玄帝颛顼後人。在中原各族的沖突中以及殷商王朝的打擊下,楚人漸漸南遷至今湖北荊州一帶立足發展。

自稱蠻夷,自立為王,讓天子無可奈何的小霸王:楚武王

殷商末期,楚人首領鬻熊協助周文王姬昌起兵讨伐商朝。因滅商有功,周成王封鬻熊後代熊繹于楚,為子爵,楚始建國。楚國國君姓芈,熊氏。

楚國第九任君主熊渠在任時,趁周室衰弱和中原動亂,緻力于開疆拓土,先後吞并庸國、揚越、鄂國,将勢力推進至江漢平原,楚國自此開始興盛。

二、初僭王号

彼時,周室正當周夷王執政,根據《史記﹒楚世家》記載“當周夷王之時,王室微,諸侯或不朝,相伐。”周夷王能力不足,周室威信下降,諸侯們不但不聽王室的話,而且互相征伐搶奪地盤。熊渠幹脆不奉中原名号,自行封自己的三個兒子為王,長子熊毋康為句亶王、次子熊摯紅為鄂王,少子熊執疵為越章王,分别鎮守長江中遊的三處要地。

自稱蠻夷,自立為王,讓天子無可奈何的小霸王:楚武王

中國自夏朝起,一統天下者才稱王。西周建國之初,周天子分封了七十一個諸侯國,姬姓宗親受封衆多,占諸侯總數泰半。普天之下,皆尊周王為共主,周室之外,别無二王。熊渠僭封自己三個兒子為王,此舉在當時可謂驚世駭俗。熊渠的做法,當然也出自特定背景:其一,楚國獨處南方荒蠻之地,通過自己的艱苦努力,在江漢帶成就霸業,所謂“筚路藍縷,以啟山林”,說的就是熊繹帶領楚國人民發奮圖強的事,楚國的強盛,純粹是靠自己的努力得來;其二,熊繹受封之初,僅為子爵,于五等爵位當中僅居第四等,地位相對低下,傳說成王大會諸侯時,主事者将楚君與東夷等少數民族首領同等對待,安排他去看守篝火,把熊繹當場氣噎;其三,中原各國一向瞧不起楚國,尤其從文化上不認可,皆以南蠻看待。熊渠是以幹脆抛開中原,自成一統,且放出話說:“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号谥。”意思是你們既然說楚國是蠻夷,那老子就不理你們那一套,大路朝天,各走半邊。

周夷王死後,周厲王繼位。這位大佬在史上以暴虐著稱,最終引發史上著名的國人暴動,厲王被迫逃亡,政權由周公和召公共同執掌,史稱“共和行政”,此事發生在公元前841年,是我國有确切記年的開始。周厲王執政期間,熊渠為避其鋒芒,自行取消了幾個兒子的王号。

三、楚武稱王

共和元年之後一百年,即公元前741年,楚武王熊通殺侄奪位,自立為君,開始了執掌楚國政權的曆程。楚武王是楚國曆史上非常有作為的一位君主,他上任之後以鐵腕施政,通過不斷征伐吞并,楚國逐漸走向強盛。

楚武王三十五年,熊通率軍北侵随國,雖未成功,但對随國形成了極大的威脅。楚武王凡三侵随國,最終迫使随國“世服于楚,不通中國”,這是後話。楚武首侵随國未果之後,随君迫于楚國壓力,同意向周天子進言,請求周室尊封楚國國君稱号。鑒于楚國一貫不鳥中原王室的态度,周桓王一口回絕了楚國的要求。

自稱蠻夷,自立為王,讓天子無可奈何的小霸王:楚武王

楚武王

楚國想獲得周室認可的請求遭到拒絕,熊通聞訊大怒,發表了一通情緒激昂的言論,他說:“我的祖先鬻熊,被周文王遵為老師,曾協助文王起兵伐商。成王滅商之後論功行賞,僅封我先公熊繹為四等子爵。我熊氏世居楚地,開疆拓土,四方蠻夷,靡不順服。現在我請求周王尊楚名号,提升楚國地位,為楚國争取應有的名份,卻得不到周室認可。既然如此,我隻好自稱尊号了。”熊通于是放棄諸侯國名份,自立為王,稱“楚武王”,這是楚武三十七年的事。熊通此舉,開諸侯僭号稱王先河。周室自東遷之後,早已失去軍事實力,對此也隻能聽之任之,無可奈何。

楚武稱王之後,繼續在位一十四年,直至楚武五十一年,死于征伐随國的軍中。

上一期:中央也幹不過地方的周鄭之戰 | 左傳拾趣9

——————————————————————————————

關于時拾史事

搜尋微信号:historytalking 關注時拾史事(點選連結關注我們:http://dwz.cn/2epd7s)。想看輕松有趣的曆史?想了解正史中的八卦事?想知道曆史中的各種稀奇古怪?

時拾史事讀者群号535858375,歡迎喜歡曆史的各位加入群一起交流啊\(^o^)/~

投稿請發[email protecte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