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左思:郁郁澗底松,離離山上苗出身寒門,貌寝口讷三都賦成,洛陽紙貴左思的文學世界結語

作者:睡考拉随筆

魏晉時期是中國曆史上最為黑暗和悲慘的時期,連年割據混戰,生民百不遺一。劇烈的社會動蕩與思想禁锢的解除使得這一時期的文人創作空前活躍,湧現出了許多脍炙人口、廣為流傳的文學作品。

人們提到魏晉文學,或感慨三曹詩歌的慨當以慷、情兼雅苑,或贊美阮籍的高山仰止,或傾羨陶潛的田園風情,或驚歎謝靈運的驚世才情,卻很少有人提到左思。

左思在魏晉文學史上是一個很沖突的人物,他因為出身寒門,相貌平庸而為世人所不待見,又因攀附外戚權臣賈谧而為後世文人所不齒。但倘若抛開這些時代的意見,左思的文學成就是不容忽視的,他開創了魏晉詠史詩的變體,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文學瑰寶與典故。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出身寒門,貌寝口讷</h1>

左思,字太沖,齊國臨淄人。在晉武帝的時候,左思的同胞妹妹左棻因為文章寫的好,被晉武帝納為妃嫔,左思也是以成了皇親國戚,舉家搬遷到洛陽居住。雖然左思頂着皇親國戚的光環,但他卻并沒有是以獲得政治上的優待。

晉朝是一個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時代。左思作為寒門子弟出身,政治活動與資源受到的諸多限制,也為同侪所排擠。除了外界因素,左思自身的形貌體征也給他的仕途平添了許多不利的因素。

《晉書·左思傳》對左思的描述是:“貌寝,口讷,而辭藻壯麗,不好交遊。”大概的意思就是說左思其貌不揚,說話也不利索,口頭表達能力比較差,不太愛和人交往,是一個看起來普通,性格又很内向的人。左思的特長是辭藻壯麗,文章寫得很好,很有氣勢。

但在魏晉時期,當時的人們不僅品評名士的口才,對于顔值也是非常看重的,普遍追求風姿之美,談吐之美。在魏晉時期的志人小說《世說新語》中,就專門設定了《容止》和《言語》兩個類目,用以描寫記錄當時文人的風姿卓著,清談玄麗。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左思的名字也曾經出現在《世說新語》當中,不過是作為反例出現的,甚至于被後人戲稱為男版的東施效颦。

左思:郁郁澗底松,離離山上苗出身寒門,貌寝口讷三都賦成,洛陽紙貴左思的文學世界結語

《世說新語·容止篇》:“潘嶽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時挾彈出洛陽道,婦人遇者,莫不連手共萦之。左太沖絕醜,亦複效嶽遊邀,于是群妪齊共亂唾之,委頓而返。”潘嶽便是潘安,是古代著名的美男子。少年潘嶽風姿潇灑,他走在京都洛陽城的大街上,就如同明星一般,引起路人的一陣騷動。婦女們看到他為之瘋狂,他們手拉着手把他圍起來,希望能多留他一會。左思自恃文采,希望得到潘嶽一樣的追捧,于是效仿潘嶽,在洛陽城的大道上走了一圈,卻遭到時人的唾罵。

寒門的背景與貌寝口讷使左思的仕途步履維艱,是以盡管他一生積極奔走,最終也沒有做成什麼顯赫的大官。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62">三都賦成,洛陽紙貴</h1>

左思最引以為豪的事情便是他憑借着自己的才華寫出了《三都賦》,因而轟動洛陽。《晉書 左思傳》記載了這段過程:“左思欲賦三都,遂構思十年,門庭籓溷,皆著筆紙,遇得一句,即便疏之。及賦成,時人未之重。思自以其作不遜班、張,恐以人廢言。安定皇甫谧有高譽,思造而示之。谧稱善,為其賦序。張載為注《魏都》,劉逵注《吳》《蜀》而序之。陳留衛權又為思賦作《略解》---自是之後,盛重于時,文多不載。司空張華見而歎曰:“班、張之流也。使讀之者盡而有餘,久而更新。”于是豪貴之家競相傳寫,洛陽為之紙貴。”

根據史書的記載,《三都賦》是左思嘔心瀝血,精心構思之作。他的家中遍地都是紙筆,一旦有了詞句就趕緊記錄下來,如此構思創作了十年,才最終寫成。而寫成之初,人們并沒有引起重視。左思自認為自己的文章精妙,不希望因為自己卑微的身份而使他淹沒。晉朝延續了漢末魏初的品評風氣,名人名士的影響力很大,是以左思請來了找當時文壇最有名氣的皇甫谧、張華兩人為自己的作品作序。從這以後,《三都賦》轟動了當時的文壇,豪貴之家競相傳寫,洛陽為之紙貴。

左思:郁郁澗底松,離離山上苗出身寒門,貌寝口讷三都賦成,洛陽紙貴左思的文學世界結語

可以說,三都賦的成名,經過了創作——炒作——傳播的階段,都是左思苦心經營的結果。由此可見,左思雖然内向但是精明,功名心重,而且心思機巧城府頗深,是一個深谙社會潛規則懂得如何為自己借勢包裝渲揚自己的人。

然後強烈的功名心,一心想要爬到顯赫位置的左思卻出身寒門,常常受到排擠和壓迫,這種沖突帶來的痛苦使得左思極端地尋求攀登的捷徑。于是,他攀附上了當時炙手可熱的外戚賈谧。成為其二十四友之一。賈谧是個曆史上臭名昭著的人,左思也是以被後世文人視為身上的污點,即便是文章寫得再好,也始終無法跻身魏晉第一流的文學家。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63">左思的文學世界</h1>

左思雖然緻力于寫賦,并憑借《三都賦》奠定了他在文壇的地位。但若論對文學史的貢獻,卻繞不開他的詠史詩詞。

左思存世的詩歌僅有十四首,其中詠史八首最為著名,這八首詩分别創作于他人生的不同時期,是左思借曆史人物、史事抒懷,以反映人生不同階段的際遇和精神态度。

人生早期詩作——《詠史其一》

弱冠弄柔翰,卓荦觀群書。

著論準《過秦》,作賦拟《子虛》。

邊城苦鳴镝,羽檄飛京都。

雖非甲胄士,疇昔覽《穰苴》。

長嘯激清風,志若無東吳。

鉛刀貴一割,夢想騁良圖。

左眄澄江湘,右盼定羌胡。

左思在這首歌中,揉入了三個著名的曆史人物,分别是賈誼、司馬相如和田穰苴。

賈誼是西漢政論家,年少才高,他的政論《過秦論》全面分析了秦朝滅亡的原因,文筆縱橫,氣魄恢弘。

司馬相如是西漢時期最著名的辭賦家,最風流倜傥的文人,他的代表作《子虛》、《山林》賦,描寫皇家園林辭藻華美,文筆淩厲。

田穰苴是春秋時期的軍事謀略家,是穰苴兵法的創始人。

《詠史其一》作為左思人生早期的創作,正如大多數文人年少時的創作一般,左思寫作這首詩歌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自我标榜,自我誇贊,表達其宏偉曠達的人生理想。

左思以詩言志,自曝弱冠之年就已經博覽群書,論政治自比賈誼,論文學則堪比司馬相如,論軍事不若田穰苴。

此詩并非寫實,而是左思描寫理想中的自己,詩中這位兼具文采武略救國于危難之際,不慕名利的少年是左思為自己描繪的理想人生。

人生中期詩作——《詠史其五》

皓天舒白日,靈景耀神州。

列宅紫宮裡,飛宇若雲浮。

峨峨高門内,藹藹皆王侯。

自非攀龍客,何為欻來遊。

被褐出阊阖,高步追許由。

振衣千仞岡,濯足萬裡流。

詩中引用的是許由與堯帝的典故。相傳許由是中國古代的高士,堯聽說他很有才華,就想把天下都禅讓給他。許由聽說之後就躲起來了,後來堯又找他出來做官,許由聽到之後認為玷污了自己的耳朵,于是跑到河邊去洗耳朵。

漁隐是中國古代普遍的文學意象,是古代文人士族與封建統治階級用人取士之間長期博弈的必然産物。漢代嚴子陵三拒光武帝劉秀而隐其名;三國諸葛亮躬耕南陽,隐而名顯,拜為布衣卿相。魏朝阮籍因司馬氏當權而無心政治,寫下“漁父知世患,乘流泛清舟。”這是文人一種宣洩憤怒,表達對統治階級不滿的的方式。

左思:郁郁澗底松,離離山上苗出身寒門,貌寝口讷三都賦成,洛陽紙貴左思的文學世界結語

滿懷理想的左思來到洛陽後,受到同侪的排擠和壓迫,仕途不順讓左思不禁内心郁結。沒有顯赫的出身,左思在官場中步履維艱,理想與現實的巨大差距讓他滿心憤懑,憤怒地喊出“被褐出阊阖,高步追許由。振衣千仞岡,濯足萬裡流。”正如屈原所說“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

人生後期詩作——《詠史其二》

郁郁澗底松,離離山上苗。

以彼徑寸莖,蔭此百尺條。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勢使之然,由來非一朝。

金張藉舊業,七葉珥漢貂。

馮公豈不偉,白首不見招。

這首詩是左思人生後期最為有名的詩歌。詩中列舉了“金張“(金日磾、張安世)來代指漢代的高門大族,他們生來便注定了身居高位,世代門庭顯赫;另一邊則是列舉了馮唐代指寒門庶族,他們雖然有能力有才華,卻是一輩子沉淪下寮。王勃《滕王閣序》中“馮唐易老,李廣難封”正是典出于此,表達了同樣的的批判思想。

左思認為這是門閥制度造成的,自古如此,早已成為曆史定局。他将寒士才子喻為山澗的青松,生而挺拔;将門閥子弟喻為山頂的小草,生而顯赫,生動形象,令人不禁感慨。

左思:郁郁澗底松,離離山上苗出身寒門,貌寝口讷三都賦成,洛陽紙貴左思的文學世界結語

從這首詩中,可以感受到左思的口吻已不是滿腔憤怒,而是平靜而悲涼,頗有些冷眼看世事,曆經人間滄桑的意味。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64">結語</h1>

左思才華橫溢,心高氣傲,但他出身寒門,且貌寝口讷,這使他的仕途屢受挫折。是以在左思身上,始終存在着強烈的功名心與現實卑微地位之間的沖突,緻使他常常心态失衡,憤世嫉俗,最終更是攀附了外戚賈誼,為後世文人所不齒。

從文學上而言,左思創作的《三都賦》千古傳頌,他的《詠史八首》獨具特色,借古諷今,批判現實。

南朝鐘嵘《詩品》将其定位上品,稱贊他道:“文典以怨,頗為精切,得諷谕之緻”。清代《義門讀書記》中寫道:“詠史者不過美其事,概括本傳,不加藻飾,此正體 也。太沖多自摅胸臆,乃又其變。”

由此可見,在左思之前的詠史詩隻是吟詠史事,發表議論,而左思則是借詠史直抒胸臆将詠史與詠懷融為一體,開創了詠史詩的變體,獨辟蹊徑,自成一格,成為後代文人效仿的對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