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說新語·容止》中,有這麼一段記載:“西晉名士潘嶽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時挾彈出洛陽道,婦人遇者,莫不連手共萦之。左太沖絕醜,亦複效嶽遊遨,于是群妪齊共亂唾之,委頓而返。

左思容貌醜陋,史書上說他“貌寝口讷”。這在特别重視男人外貌的魏晉時期,對他造成的壓力是可想而知的。
與潘嶽“擲果滿車”的豔遇相反,左思這次的盛裝出遊,結果被一群老太太包圍,“齊共亂唾之”,搞得狼狽不堪。這簡直是一場噩夢!對他以後的人生走向影響是很大的。據說他的性格内向,不喜歡與人交往,“以閑居為事”,恐怕也與此有關吧。
因為貌醜而造成的自卑,在人的心理深層是揮之不去的。即便強勢如曹操,當匈奴使節來參拜他時,他也認為自己長得太矮小,“不足雄遠國”,就叫了一個美男子崔琰來假扮自己。這說明一個人的外貌對心理取向的形成影響有多麼大。
左思雖然相貌難看,不善言辭,但文章寫得漂亮啊。他的創作态度極其嚴謹,寫《齊都賦》就足足用了一年時間。然後開始籌劃寫《三都賦》,所謂三都,就是三國時代的魏都、吳都和蜀都。
左思以十分認真的态度進行創作,在寫《三都賦》的漫長歲月中,他家裡觸目可見的是紙和筆,床頭、飯桌甚至廁所都是如此,也就是說,他動用了所有的時間和精力來進行寫作,連睡覺、吃飯、大小便都不放過。
他主動向朝廷要求做著作郎,這樣就有機會接觸皇家圖書;他還專程拜訪曾經到過四川的另一位文學家張載,了解蜀都的詳細情況。就這樣嘔心瀝血,花費了整整十年時間!真正是十年磨一劍。他那種把創作融入生命的精神,實在令人感佩不已。
《三都賦》脫稿後,引起了學界的高度重視,一批大學者紛紛為之作序作注,給予熱情的評價,認為此賦已經超越了班固、張衡同類作品的水準。于是,洛陽的讀書人争相買紙,用來抄寫此賦。使得洛陽的紙價飛漲,這就是“洛陽紙貴”成語的來曆。
另一位大文豪陸機,本來很看不起左思,聽說他要寫《三都賦》,不禁冷笑着對他的弟弟陸雲說:這裡有個粗俗不堪的家夥,居然想寫《三都賦》。我們耐心等着,等他寫完了,就用那些破紙來做酒蓋吧。這話講得很尖刻。但是當陸機看到文章後,竟“大歎服”,再也不敢輕視左思了。
左思,厲害了我的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