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周恩來贈送的紅毯、楊匏安詩稿手迹……“紅色熱土 不朽豐碑”大展講述紅色故事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宙輝

6月28日,“紅色熱土 不朽豐碑——中國共産黨上司廣東新民主主義革命曆史展”在廣東省博物館開幕。本次展覽由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中共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協辦,廣東省博物館承辦,共展出近200件(套)文物、圖檔史料700餘張。

展覽自6月29日起,在廣東省博物館三樓展廳三正式面向社會觀衆免費開放,将展至11月17日。

周恩來贈送的紅毯、楊匏安詩稿手迹……“紅色熱土 不朽豐碑”大展講述紅色故事

“紅色熱土 不朽豐碑”展覽現場

37件(套)珍貴文物記載紅色故事

本次展覽以重大曆史事件為線索、以革命地理辨別為主軸,分為“廣東黨組織的建立”“中國大革命中心的形成”“土地革命戰争的開展”“華南抗戰的中流砥柱”和“為廣東的解放而戰”五個部分,遴選廣東省博物館及省内各地市23家文博機關文物近200件(套),圖檔史料700餘張,系統展示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産黨在廣東波瀾壯闊、逶迤雄奇的抗争曆程。

“本次展覽内容特别豐富,精選的近200件(套)文物中,珍貴文物有37件(套),一級文物有6件(套)。”廣東省博物館館長肖海明介紹,周恩來贈送的紅毯、葉劍英在紅軍長征途中使用過的皮挎包、葉挺使用的“葉希夷印”木章,以及彭湃所著的《海豐農民運動》、葉挺使用過的指揮刀、曹安“省港罷工勞工憑證”、“五四”時期《救國十人團》傳單、楊匏安詩稿手迹、中華海員工業聯合總會徽章等珍貴文物悉數亮相展覽。

此外,廣東省博物館館藏“紅色經典”書畫作品也是首次展出。其中兩件與毛澤東相關的館藏“紅色經典”書畫作品——《毛澤東在農講所》和《激揚文字》,均為入藏廣東省博物館以來首次向觀衆公開展出。

重制1949年廣州解放珍貴曆史影視

本次展覽綜合運用數字化技術,展陳方式靈活多樣,把可感可觸的真實史實還原進場館,帶領觀衆置身于那個覺醒的年代。

“我們在展覽中還原了中共三大會議上重要人物多方會談的場景,采用紅外線體感技術、與觀衆互動等,給觀衆帶來更多元豐富的參觀體驗。”廣東省博物館策展人伍洲介紹,觀衆可通過觸摸螢幕,檢視或收聽會議發言、人物生平以及相關事件等,身臨其境地對會議内容進行學習;還可通過體感互動的方式,翻頁閱讀《廣州共産黨早期組織在中共一大上的報告和中共廣東區委關于廣東農民運動報告》。

周恩來贈送的紅毯、楊匏安詩稿手迹……“紅色熱土 不朽豐碑”大展講述紅色故事

觀衆在“紅色熱土 不朽豐碑”展覽現場參觀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展覽結尾部分,通過大螢幕播放一段1949年廣州解放的珍貴曆史影視。伍洲告訴記者,在策展過程中,策展團隊獲悉,上海音像館修複很多曆史影像資料,其中就有1949年廣州解放的珍貴曆史影視,是真實的曆史資料,記載解放軍進廣州城時,社會各界載歌載舞慶祝的場景。這段曆史影視畫質感很不錯,裡面能看到越秀山、解放路等景點和路名,彌足珍貴。

配合本次展覽,主辦方還策劃線上上線下推出“紅色小劇場”、聲音類活動、紅色電影放映周、紅色研學旅行等教育活動。其中“紅色電影放映周”在粵博西門露天廣場舉辦,将會播放多部紅色老電影。此外,展覽還将推出革命文物數字化展示,未來将在省内多家文博機關進行巡展。

【連結】這些紅色文物展品背後有故事

一、周恩來贈送的紅毯(陸豐市博物館藏)

1927年10月,周恩來率領南昌起義軍南下時,在廣東省陸豐縣南塘區蘭湖村地下黨員鄭阿仲安排下,住在鄭阿仲堂兄鄭端良家。當時正被病魔折磨的周恩來,受到鄭家人的悉心照料。臨别前,他看到鄭家一貧如洗,鄭母隻能用麻包袋作被子,于是将随身紅毯送給了鄭母,以表謝意,并鼓勵鄭阿仲努力做好革命工作。

周恩來贈送的紅毯、楊匏安詩稿手迹……“紅色熱土 不朽豐碑”大展講述紅色故事

周恩來贈送的紅毯(陸豐市博物館藏)

二、葉挺使用的“葉希夷印”木章(惠州市惠陽區葉挺紀念館藏)

周恩來贈送的紅毯、楊匏安詩稿手迹……“紅色熱土 不朽豐碑”大展講述紅色故事

1941年“皖南事變”後,葉挺被國民黨囚于獄中。蔣介石以高官厚祿,一再勸降,而葉挺絲毫不為所動,并慷慨陳言表示:“頭可斷,志不可屈。”

此印章藏于葉挺紀念館,是葉挺在1941年至1946年,長達5年多的鐵窗生活中使用的木質私章,上面刻有“葉希夷印”四字。

三、葉劍英在紅軍長征途中使用過的皮挎包(葉劍英元帥紀念館藏)

周恩來贈送的紅毯、楊匏安詩稿手迹……“紅色熱土 不朽豐碑”大展講述紅色故事

這個挎包是葉劍英在長征途中用于攜帶重要檔案所用。經過80多年的風雨,皮挎包的邊角和肩帶已有些斑駁,但它的皮質卻是非常地堅硬,即使經過那麼長的時間,也沒有任何的脫落。

四、曹安“省港罷工勞工憑證”(深圳市大鵬新區大鵬古城博物館藏)

周恩來贈送的紅毯、楊匏安詩稿手迹……“紅色熱土 不朽豐碑”大展講述紅色故事

1925年,上海爆發震驚中外的五卅運動。為聲援五卅運動,在中國共産黨的上司下,1925年6月廣州和香港爆發規模宏大震驚中外的省港大罷工。

證冊封面有“省港罷工勞工憑證”字樣。内頁用毛筆填寫,有“相位”的方框,并蓋有“中華全國總工會省港罷工委員會”印。

五、楊匏安詩稿手迹(珠海博物館藏)

周恩來贈送的紅毯、楊匏安詩稿手迹……“紅色熱土 不朽豐碑”大展講述紅色故事

1927年底,中共中央派楊匏安赴南洋工作。期間,他給在上海的堂妹夫霍志鵬寄去兩首詩,發出“公忠不可忘”的铮铮誓言。

這是迄今為止所發現的楊匏安烈士存世的唯一詩稿手迹。2002年由霍志鵬後人霍寶蓮伉俪從上海捐贈給珠海博物館。

六、五四時期《救國十人團》傳單(廣東東江縱隊紀念館藏)

周恩來贈送的紅毯、楊匏安詩稿手迹……“紅色熱土 不朽豐碑”大展講述紅色故事

該傳單為鉛印,内容包括“救國十人團的辦法”等,頁末處附注加粗字型“這是中國紙”。這是一份1919年巴黎和會和五四運動背景下的宣傳單。

七、中華海員工業聯合總會徽章(深圳市南山博物館藏)

周恩來贈送的紅毯、楊匏安詩稿手迹……“紅色熱土 不朽豐碑”大展講述紅色故事

徽章形狀是一面飄揚的旗幟,上有鐵錨圖案和中文“中華海員工業聯合總會”及其英文縮寫。

1921年3月6日,香港中國海員成立中華海員工業聯合總會,上司人為蘇兆征、林偉民(後來都加入中國共産黨)。這是中國最早的産業工會組織之一。

八、《毛澤東在農講所》(廣東省博物館藏)

周恩來贈送的紅毯、楊匏安詩稿手迹……“紅色熱土 不朽豐碑”大展講述紅色故事

這幅《毛澤東在農講所》,出自愛國藝術家司徒喬,現藏于廣東省博物館。

1926年,毛澤東在廣州主辦第六屆農民運動講習所,并擔任所長。先後有700多名農民運動骨幹從這裡畢業,他們奔赴全國各地,宣傳農運理論,發展黨的組織,成立農民協會,推動全國農民運動發展。

九、紅色交通站青溪永豐客棧木招牌(廣東省博物館藏)

周恩來贈送的紅毯、楊匏安詩稿手迹……“紅色熱土 不朽豐碑”大展講述紅色故事

1930年,在周恩來直接上司群組織下,建立一條從上海出發,經香港、汕頭、潮州、大埔進入閩西永定、長汀,最後到達江西中央蘇區的秘密交通線。

這條交通線在溝通上海中共中央與中央蘇區聯系、傳遞檔案、運輸物資、護送人員往來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一直堅持到中央紅軍長征從未中斷。在秘密交通線沿途,黨組織開設一些店鋪,如香港大新公司、汕頭中法藥房、汕頭華富電料行、大埔茶陽同天飯店、青溪永豐客棧等。

十、1931年2月紅七軍駐紮在梅花鎮時留下的馬鞍、馬镫、馬栓(樂昌市博物館藏)

周恩來贈送的紅毯、楊匏安詩稿手迹……“紅色熱土 不朽豐碑”大展講述紅色故事

1931年2月1日,紅七軍進入乳源縣梅花圩(今屬樂昌市)。2月3日,紅七軍與國民黨軍隊在梅花圩附近的山嶺展開激烈戰鬥。紅軍殲滅敵軍1000多人,也付出700多人傷亡的重大代價。

該文物為1931年2月紅七軍駐紮樂昌梅花(時屬乳源)時留下的馬鞍、馬镫、馬栓。

編輯:木青

來源:金羊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