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34年前的國産主旋律電影,疫情期間突然火了

34年前的國産主旋律電影,疫情期間突然火了

事出反常必有妖。

疫情開始至今,有部34年前的國産老片,在豆瓣的熱搜榜上如幽靈般浮動,時不時就閃現一下。俨然成了時事風向标。

34年前的國産主旋律電影,疫情期間突然火了

這部電影第一次上熱搜的時間是2月13日。

豆瓣網友也很懵逼,眼看着在一衆熱門影視劇裡混進了奇怪的東西,一部1986年的電影。

34年前的國産主旋律電影,疫情期間突然火了

原因自然得從電影和現實裡找。是以2月13日前後發生了什麼?

34年前的國産主旋律電影,疫情期間突然火了

當天“最高人民檢察院”的公衆号還發了一篇銳評《誰是我們的敵人》,毫不不留情,直接點出:戰“疫”時刻,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和病毒一樣,都是我們的敵人。

OK,掌握了現實背景後,再回到這部神秘的電影,你或許就能明白它上熱搜的原因——[T省的84·85年]。

[T省的84·85年]跨域三十餘年與當下呼應,不外乎兩種可能。要麼是批判性?不存在的,這在當年可是主旋律電影;那隻能是另一種可能,前瞻性。

點開[T省的84.85年]的評論,“超前”和“領先”是出現最多的兩個詞。

34年前的國産主旋律電影,疫情期間突然火了

按照網友們5年前的說法,“領先30-50年”,那麼當下恰是它兌現的時刻了。除了日本的[阿基拉],預言未來的電影咱也有。

[T省的84.85年]是一部全景式反映改革的主旋律電影,故事發生在1984年到1985年的T省C市。

34年前的國産主旋律電影,疫情期間突然火了

以紀實性的手法,拍攝了T省在改革中出現的一些重大事件,違章圈地,高價購買無用裝置,高官家屬打人等。采用非線性的叙事,多時空交叉剪輯,立體并進。

其中最富有代表性的,是一起經濟合同糾紛案。

34年前的國産主旋律電影,疫情期間突然火了

影片開頭是在北京最高法召開的全國經濟審判會議。會議上代表提出,杜絕以政代法的現象,直接推出改革的宏阙背景。接着再具體到T省C市的一起案件。

這個騎機車的追風少年叫作程戈,是T省機械總公司一廠廠長。

34年前的國産主旋律電影,疫情期間突然火了

達式常 飾 程戈

1983年4月,他和機械總公司簽訂合同:承包每年虧損40萬的一廠,任一廠法人代表,為期兩年。

程戈接手一廠,立刻實行廠長責任制,打破多年來廠長無權,黨委包辦一切的制度。效果立竿見影,扭虧為盈。

34年前的國産主旋律電影,疫情期間突然火了

但他大刀闊斧的改革措施沖擊了老一輩革命家的觀念,他們選擇主動出擊,總公司黨委決定單方面提前解約,撤銷程戈廠長職務。

程戈為此訴諸法院,把機械總公司告上法庭。C市中級人民法院決定受理此案,本案的審判長是經濟審判庭的庭長郭剛,他已被内定為下屆院長。

34年前的國産主旋律電影,疫情期間突然火了

葉志康 飾 郭剛

機械總公司的黨委三大成員将出庭受審,有公司經理李濤,黨委書記馬玉,黨委副書記丁峰。

一場新舊觀念的碰撞,人治與法制的博弈,維護法律尊嚴的鬥争就此打響。

第一宗罪:資本主義歪風

1984年5月3日,關于程戈的經濟合同糾紛案,第一次開庭。

一廠盈利後,程戈上繳各種稅收外,為員工安排了浮動工資和獎金。勞工們多勞多得,最多的每個月有400多塊錢,最少的一分錢都沒有。

34年前的國産主旋律電影,疫情期間突然火了

這是黨委毀約的一個理由,也是給程戈的第一宗罪:“這是挖社會主義牆角,搞資本主義。每個月補貼幾十塊可以,但補貼了幾百塊,那就是搞金錢刺激。”

程戈反擊:“不勞動者不得食,這是憲法裡規定的社會主義配置設定原則。我這麼做是為了把工廠的生産和職工的切身利益結合起來,調動勞工們的積極性,使企業的生産能搞得更好。不搞大鍋飯。”

第二宗罪:濫用職權

第二次開庭,總公司給出毀約的另一個理由,程戈擅自辭退國營企業職工。在被開除的5名職工裡,其中一個是省委書記的小舅子。

“自己搞了一套,簡直無法無天,我們黨委成了他的後勤部。他竟然開除5名國營職工,濫用職權,是以我們要停止合同。免去他的廠長職務。”

34年前的國産主旋律電影,疫情期間突然火了

程戈反擊:“廠長在承包期内,有權處分本廠不服從配置設定,違法亂紀,嚴重違反勞動紀律的職工。”

關鍵時刻審判長郭剛又補了一刀:“馬玉,你知道《經濟合同法》嗎?請你回答第6條的内容。”

34年前的國産主旋律電影,疫情期間突然火了

“請回答”

馬玉支支吾吾,半天答不上來。

郭剛繼續逼問:“看來你不知道或者忘了。其他兩位你們知道嗎?看來你們都沒有認真學習過這個法律。《經濟合同法》表示:當事人必須履行合同規定的義務,任何一方都不得擅自解除和變更合同。”

馬玉勃然大怒,感覺受到了冒犯。

34年前的國産主旋律電影,疫情期間突然火了

第三宗罪:破壞隊伍純淨性

程戈為一廠招收了15名解除勞教的待業青年,總公司黨委認為這些人會嚴重影響勞工隊伍的素質。

程戈反擊:“我認為一個企業不僅要為國家創造财富,還要為國家培養人,改造人。對于這些失足青年,如果這個機關不要,那個機關不要,那豈不是會給我們的社會增添更多的麻煩嗎?”

34年前的國産主旋律電影,疫情期間突然火了

馬玉又質問程戈:“招收勞教人員是出于個人動機,想在社會上撈取名譽,也想趁機以權謀私。”

這倒是戳中了程戈的痛處,他也隻好坦白:“撈取名譽那是污蔑。說有個人動機,那我承認。我兒子曾經因為勞教過一年,到現在還沒找到工作。”

第四宗罪:無視上級

進入最後一輪庭審,審判長問馬玉:“總公司黨委單方面終止合同,你認為是對是錯?”

馬玉理直氣壯:“我們是程戈的上級,當然有權撤銷他的職務。我不認為這樣做是錯的。”

審判長不厭其煩地普法,洋洋灑灑又說了一大段:“《經濟合同法》規定,工商管理機關和人民法院才有權解除合約,總公司黨委既不是工商管理機關也不是法院,怎麼能發出這樣的檔案?這麼做是用行政手段幹預經濟。”

34年前的國産主旋律電影,疫情期間突然火了

庭審從始至終被壓制的馬玉,終于拿出了殺手锏,他眉毛一挑,反問道:

34年前的國産主旋律電影,疫情期間突然火了

這個問題讓在場的所有人都噎住了。

連法官也有點慌了,他甚至焦慮地想要點上一根煙,而鏡頭掃過黨委三巨頭,他們臉上洋溢着勝利者的微笑。

34年前的國産主旋律電影,疫情期間突然火了
34年前的國産主旋律電影,疫情期間突然火了

雖說勉強扳回一城,但黨委成員心裡也開始含糊。因為單方面解約,已經給總公司造成了57萬元的經濟損失。

社會上的輿論一面倒,都認為程戈是一個有膽識的改革家。

這時候總公司黨委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想要尋求私下和解。程戈再一次拒絕私了,大範圍的公開審理已勢在必行。

34年前的國産主旋律電影,疫情期間突然火了

最終結果自然是程戈完勝:訴訟費被告出,一廠虧損的錢由總公司付,繼續延長他的合同,確定兩年任期。

公開審理的現場掌聲雷動,判決結果得到一緻好評。

34年前的國産主旋律電影,疫情期間突然火了

此案雖然結束,但是它在T省所造成的影響是空前的。

在多次的法庭辯護中,全方位透視了改革中的種種沖突。“以政代法,以言代法”,再加某些上級官員觀念的陳舊和老化,都是改革的阻礙。

1985年,來自T省電視台的導演為敏,決定把“程戈案”拍成電視劇。在籌備劇本的階段,他特地去采訪了當時的審判長郭剛。

34年前的國産主旋律電影,疫情期間突然火了

王偉平 飾 為敏(左)

他們約在一個靶場見面,為敏問了郭剛一個尖銳的問題:

34年前的國産主旋律電影,疫情期間突然火了

郭剛沒有正面回答,而是拿過來一把槍,親自向新兵示範該如何開槍。然後才開口說:“憲法第5條規定,任何個人群組織都不能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

34年前的國産主旋律電影,疫情期間突然火了
34年前的國産主旋律電影,疫情期間突然火了

為敏繼續問他:“我們做到了嗎?”

郭剛繼續沉默,一路踱步到靶場之外,環顧四周确定沒有其他人之後說:“如果說過去沒有做到的話,那麼現在一定要争取做到。這是曆史的要求。”

轟轟烈烈的“程戈案”過後一年,眼看着程戈的兩年合同即将到期。

34年前的國産主旋律電影,疫情期間突然火了

電影的結尾,郭剛被調到郊區法院,沒能成為中院院長;程戈一廠廠長任期已到,被“合法”免職,停職檢視;為敏拍攝的電視劇拍沒能過審,台裡要求删改;全國的改革浪潮洶湧襲來,他們都有美好的未來。

[T省的84·85年]的導演是楊延晉,原先在謝晉手下當場記。

楊延晉之前的作品,都關乎私人情趣,風花雪月,以細膩見長,是一些離現實很遠的藝術片,[小街][夜半歌聲][苦惱人的笑][兩個少女]等。

34年前的國産主旋律電影,疫情期間突然火了

[小街](1981)

[T省的84·85年]對他而言是一次重大突破,拍攝這部片的初衷是,“今天的時代是改革的時代,我們的電影應該反映這個時代。”

[T省的84·85年]不是簡單的政治任務,拍出了改革的氣勢磅礴,既有紀錄片式冷靜克制的叙事,也有藝術片的鏡頭語言。

34年前的國産主旋律電影,疫情期間突然火了

當法官最終宣判時,鏡頭先是對準禮堂裡的所有人,氣氛被烘托至高潮,再推至法官身後;随着審判結果一條條被念出,鏡頭突然搖向國徽,又徐徐往後拉,再次回到禮堂衆人。

34年前的國産主旋律電影,疫情期間突然火了
34年前的國産主旋律電影,疫情期間突然火了

當拍攝馬玉的住所時,鏡頭一個橫搖,從馬玉他家破舊的平房到幾十米旁的高層建築。這種對比更是象征意義上新舊兩種觀念的對比。

34年前的國産主旋律電影,疫情期間突然火了

馬玉這樣的老同志,革命了一輩子,赤膽忠心,為人民服務。T省省長也說了:“我們應該永遠是人民的仆人。如果有朝一日人民不滿,那就是因為我們把自己當做了主人,而不是仆人。”

但好同志不一定是好的決策者。因為思想觀念的老化,他撤了程戈的職,不能說主觀動機不好,但确實是做錯了。

34年前的國産主旋律電影,疫情期間突然火了

政策不是法律,方針也不是法律。影片中那個振聾發聩的問題,被問到了兩次,兩次都被擋了回去。答案就在嘴邊,但始終沒有正面回答。

34年前的國産主旋律電影,疫情期間突然火了

影片提出了問題,也不回避現實沖突。用法制代替人治,這是新舊觀念的較量。新的想勝利,舊的也不想敗。于是一場思想上溫和的沖撞不可避免,而這個陣痛的過程,同樣可以是驚心動魄的。

34年前的國産主旋律電影,疫情期間突然火了

雖然這是發生在一個省、一個市、一個廠的故事,卻也是八十年代中期改革大潮中的一個縮影,且輻射至今。

到底誰更大?三十多年前的那個問題,答案至今還是沒能說出口,答案在風中飄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