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詩 · 文】【疫情防控 涼州在行動】抗擊疫情,有你有我

作者:涼州融媒

【編者按】

近期,我省一些地方出現新冠疫情。在市委市政府、區委區政府的堅強上司下,我區廣大文藝工作者積極下沉社群一線,全力展開疫情防控工作,做好自我健康監測,配合所屬機關、社群主動落實各項防疫措施,主動作為、共克時艱,齊心協力共築抗擊疫情新長城。同時,廣大文藝工作者充分發揮文藝培根鑄魂的作用,以文藝作品緻敬防控一線幹部群衆,鼓舞全民士氣,在目前這場疫情防控戰役中傳播正能量,為打赢全市疫情防控攻堅戰貢獻着強大的文藝力量。

【詩 · 文】【疫情防控 涼州在行動】抗擊疫情,有你有我

防控歌

張飛年

流水找到時間,燈通向了遠方

男人,女人,老人,孩子

什麼讓我們躲過灰暗的天空

有一些眼神,溫暖而可愛

有一些人,站在黑夜,站在風中

為了大地,為了親人,為了你,為了我

忙碌的他們,閃着最耀眼的光

愛上這個城市

愛上她月光落下的每一個角落

又一天,城市排起了長隊

或者我看了她們

就在這裡,把嘴張開

她會用一個“啊”,潮濕你心

我喜歡這個聲音,她會穿透

她站在城市的最前方

天就亮了

潘新生

黑夜捱着捱着就明了

晨曦越來越近

陰霾越來越遠

惺忪的城市眸子中

一閃而過的白衣戰士

這些早起的人 奔跑的人 勇敢的人

晨露打濕了衣角 汗水在發梢凝霜

疫情攪動了他們的生活

沒有什麼可以讓生活停擺

防護服下的堅毅 承載必勝的希望

纖細的咽拭子 堅守着城市的明天

我願意時刻祈福

街上溢滿開心和陽光

方言和小吃洇着溫暖

男人 女人和孩子

鄉村 城市和學校

露出如花的笑靥

疫情還在肆虐

天使不會片刻停息

所有人奏響一曲山川無恙

在暫時缭亂的天空裡

揮動綴滿力量的翅膀

護佑平安

藍白之間

奔跑 飛翔

望春風

舒 媛

突如而來的疫霾籠罩着蘭州這座城市

籠罩着整個河西

面對席卷而來的沙塵暴

白衣天使即為奉命赴前線的戰士

誰能在逆風前行中護佑這些命懸一線的生靈

誰又能同時賽跑同病魔較量?

讓飽受病魔折磨煎熬的生命回到本來的模樣

當疫情肆虐猙獰,病魔吞噬鮮活的生命

聽從祖國人民的召喚,

四面八方彙成一堵堅實的城牆

一個個身披盔甲,

手中緊握銳利鋒芒的柳葉刀

白衣天使身負使命,

铮铮誓言叩響春天的門扉

展開戰役的的膂力,铿锵跋涉在生命的禁地

用血肉之軀築起一道讓死神無法逾越的屏障

暮秋的十月彌漫着憂傷,

美麗安詳的西北蒙上了一層冰霜

螢幕内外線上線下,萬家燈火中焦灼的目光

多少感動身受的場景讓靈魂哭泣的心靈激蕩

白衣天使挑燈夜戰沙場,無私無畏守護希望

他們用仁愛的手掌撫慰這遼闊土地的創傷

堅信:

每粒熬過寒冬的種子都有一個蓬勃的春天

蘭州的五泉山與祁連山燈火通明,

銜接了滿天繁星

向危難的疫區挺進,

曆史會銘記這一頁的悲壯

那刻在臉龐上的條條血痕,汗水浸透戰袍

被消毒水腐蝕得滿是瘡瘍的雙手,

蹒跚的雙腳

夜色深沉下,那和衣而卧疲憊過度的睡姿······

多甜呀

春風在望,望過落霞與大雁齊飛的黃河洪濤

鮮紅的黨旗在寒冷的西北風中高高飄揚

絢爛的野菊愉悅的漫過河西

凝聚磅礴的力量,

祁連山下遍燃起驅散病魔的燈盞

一個甜美的聲音隔着潔淨的病房朗朗傳來

——“待到雪落梅開,一起笑對陽光!”

那一抹鮮豔的中國紅

孫秀文

一聲聲溫馨的提示,來自于熱情的志願者。随着疫情形式的嚴峻,他們身着紅馬夾的身影穿梭在大街小巷,閃耀在路口小區,照亮了我們的生活,溫暖了我們初冬微涼的身心。

今天,降溫了,天空飄起了蒙蒙細雨。在西北,深秋初冬的季節,已是很冷了,街上的行人都裹緊了衣服,拉緊了衣領,加快步伐趕着回家。

可是,風雨中,那一抹鮮豔的中國紅最引人注目,沉穩、熱情,默默為來往的人們服務着。透過這身光榮的中國紅,這些志願者也是爸媽的孩子,也是孩子的爸媽,也是丈夫、妻子,但是,在武威這個城市——我們的家鄉有了危險的時候,他們挺身而出,舍小家顧大家,任勞任怨,風雨無阻!

那抹紅,是熱血的顔色,沸騰的是對黨和祖國的忠誠,堅守的是對黨和祖國的信仰。有一天,脫下紅馬夾,他們終會再次淹沒在茫茫人海,你不必問他們是誰?來自哪裡?他們隻是我們平凡人中的普通一員,隻不過在災難面前站了出來,成為責任的擔當者。

有一種精神叫奉獻,有一種責任叫志願。陌生的面孔,熟悉的笑容。在我家樓下,也有志願者在值守,有時候是年輕的小夥子,有時候是滿臉皺紋的大叔,無論是誰,服務的熱情不變。每次上下班路過大門口,都會看到他們一絲不苟地認真工作,對出入的每一個人負責。晚上,當我們坐在暖氣充足的家裡看電視、休息時,隔着窗戶看到他們隻能在風中來回踱步,心中頓生憐意。誰不懼危險?誰不怕辛勞?誰不知寒冷?隻不過,在這個特殊的時刻,他們選擇了迎難而上。

近日,兩輪的核酸檢測中,更是有他們忙碌的身影。在各個檢測點上,他們積極組織受檢測者有序排隊,不厭其煩地解釋居民的各種疑問,耐心細緻地指導人們填寫資訊,領取采樣碼,跑前跑後,盡職盡責,協助醫護人員加快核酸檢測的速度。手,凍麻了;臉,凍紅了,可是沒有一個人退縮,他們無悔地付出,隻願守護一方的安康。

他們,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在最困難的時候出現,在最平凡的日子裡消散。紅色,是這個寒冷冬日裡最溫暖的色彩……

沒有鋼盔,沒有軍裝。穿的是紅馬夾,懷的是家國情!

沒有掌聲,沒有鮮花,他們用一顆躍動着愛的心,完成着愛的傳遞,将責任融化成滿臉笑容,服務他人,展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遇見你,給我們的是一種溫暖人心的微笑;靠近你,給我們的是一種不求回報的幫助;走近你,才明白平凡中滲透着偉大!

那一抹鮮豔的中國紅,是責任,是擔當,是驕傲,是自豪,閃耀在大街小巷,更閃耀在每一個人的心上!

萬 疆

高長安

做教師是平淡的,但我愛這份職業。每一天,我們踏着陽光唱着歌兒上班,在知識的海洋裡與學生一起遨遊,放學回家,走過喧鬧而靜美的大街,回家有可口的飯菜,溫暖的家園。

請問,這種歲月靜好的後面你想到了什麼?其實,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生活從來都不容易啊,當你覺得挺容易的時候,一定是有人在替你承擔屬于你的那份不容易 。

當新一波冠狀病毒來臨,當大街小巷歡歌笑語的暫停鍵被按下時,方才發現:在這樣平淡安逸的歲月裡,我們本來擁有幸福,隻是因為早已習以為常地認為一切理所當然而變得毫不在意。于是才更深切地明白,原來朝出晚歸的正常工作與學習,把生活泡成茶,細品其中的甘香,才是最純最真最美好的幸福;原來沒有什麼比健康和平安更重要;原來國泰民安、山河無恙,人間安好、春暖花開,才是我們最向往的人間盛景。

這些天我在看見,有忙碌的白衣天使,有全副武裝的公安幹警,有身穿紅色馬甲的志願者……在抗擊疫情的行動中,與戰鬥在一線人員的逆行沖鋒相比,與核酸檢測的醫務人員晝夜奮戰對照,我們普通群衆的配合沒有那麼“顯眼”,但同樣是共同抗疫鬥争中的一股正能量。與疫情作鬥争,普通群衆最好的“助攻”就是了解與支援,最有力的“武器”莫屬配合防疫。

傳說中,有一種鳥,它費盡一生尋找屬于自己的荊棘樹,為大家唱出心中最美、最銷魂的歌,在歌聲中揮灑自己的生命……我一直在尋找這樣的鳥,在新一波疫情來臨時忽然發現,在我們的身邊就有無數隻這樣的鳥,我們身邊的醫護人員、許許多多的黨員幹部,他們是荊棘鳥,有着最純潔、最永恒的追求,那就是為人民服務。是他們在替我們負重前行。

記得一位哲人說過:一個人,一個民族,他所信仰的不應該是束縛自己手腳的桎梏,更不應該是絞殺自己的繩索,而應當是一股風,一股催你挺進、催你跋涉、催你奮鬥的風。他們就是這樣一股明亮的風,讓人如沐春風。疫情防控就是指令,廣大的醫務工作者、黨員幹部和青年志願者,才是這個時期最可愛的人。緻敬偉大的抗疫精神!

所幸生在這個時代,萬幸長在這個國家。

喜歡《萬疆》的歌詞:“紅日升在東方 其大道滿霞光,我何其幸生于你懷,承一脈血流淌;難同當,福共享,挺立起了脊梁,吾國萬疆,以仁愛,千年不滅的信仰……”每當聽到這首歌,一種發自内心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疫情防控就在當下,此時此刻,所有的情懷都化為一句話:祖國,我們愛您!每一個人都是祖國的一份子,要聽政府的安排,衆志成城,抗擊疫情,戰勝所有困難!強國,有你,有我,也有他!

願山河無恙,平安可期。

賢内助與半邊天

張峥義

“反了,反了,徹底反了!”父親丢開圍裙,沖着兒子嚷嚷,“女主外,男主内——這是什麼邏輯?”

“爸,您這是封建餘毒。你平時可不這麼講——開口‘女漢子’,閉口‘半邊天’的。”

“那是……幹家務離不開忽悠……特殊情境……”

“現在不也是特殊時期麼?”

2021秋。西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突襲而來。武威,咽喉之地,大有被合圍之勢。秋,罩上了一層霜。看似凝重遲緩的城,内部卻在急劇湧動。一份份緊急通知同時出現在千萬台電腦螢幕上,一場大戰開啟——一邊是感覺不到卻又穿梭其間的病毒,一邊是祥和有序的煙火社稷。群防群治,應檢盡檢,甯可十防九空,絕不失之萬一——寒秋中,“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奏響了一個個部門、一個個黨員的出征号角。

2021秋,這樣的場景已不再新鮮。新冠肆虐之始,我們的國家就湧現出無數敢于擔責、甘于奉獻的“精兵強将”和“草根英雄”。時至今日,在天安門城樓前“強國有我”的铿锵餘音中,更有無數的中華兒女奮戰在複興路上,奮戰在抗疫一線。他們,留給了大衆無數的記憶,其中不乏像“魏姐”一晚三出家門這樣的暖心畫面。

“魏姐——”父親陰陽怪氣地學着妻子電話裡的聲音,“一個‘魏姐’就把她美化得忘了姓啥了……我叫八遍‘老婆’怎麼連頭也不回?”他站在陽台看着夜幕,一片黑。

車,孤獨疾駛,一盞盞路燈在前擋玻璃上串成一條橘黃的線。第一場雪後,2021年的雨像似已淡去的新冠病毒一樣又嘚瑟起來,細碎、狂亂,仿佛像放大了的病毒黏在前擋玻璃上。

她坐在副駕上,偷偷瞟一眼緊握方向盤的丈夫,她清楚丈夫口罩下的臉,一定比車窗外的夜還幹冷。也難怪,她的生日——這頓沒有蛋糕的“生日晚宴”,丈夫從“預謀”到張羅,已經不是一天兩天。

她給丈夫和兒子分别夾了一個圓鼓鼓的丸子:“真對不起,浪費了你的一片好心情……也謝謝兒子陪媽……”

“我知道,我一直有雙隐形的翅膀,帶我飛……”音樂驟起,就在那一刻,她的手機又響了。

“啪!”丈夫終于将筷子拍在餐桌上。她掏出電話默默走進卧室,片刻,一陣窸窣,她穿着羽絨服出來:“還得去趟管委會。一輛車堵在高速路口,下不來,得證明。”

夜,讓她懼怕,女人的無助與瘦弱被又黑又靜的夜無限放大,她劃拉幾下手機屏,盡管這動作毫無意義,沒人幫她,疫情當下,誰都是生力軍,甭說一個蘿蔔一個坑,幾近于一個當倆。

這是今晚第三次外出。第一次,為外出的送貨車輛辦理通行證,那會,暮霭正濃,正在幫着備菜的她往返一趟。第二次,接一輛返崗車輛下高速,鍋裡的湯剛煮沸,拉着兒子成行。這一次,飯是上桌了……一家人餓到這會,就因為她……沖吧,天冷,讓司機在駕駛室裡過夜于心何忍。

啟動車,車燈亮處,丈夫裹着棉衣繞過來,拉開了車門。

她滿心歡喜,雖然丈夫一路無語。

漢子滿是手老繭捏着半塊幹友善面,滿臉憨笑,真誠的笑。

這一幕感動了丈夫,回家路上,丈夫的臉轉晴了:“評了先進,得了獎金,可得有我的一半。”

她一臉輕松:“都歸你,誰讓你是‘賢内助’呢。”

“‘賢内助’?!這稱呼靠譜。”

笑着,他們沉默了。

她明白,這一夜隻是過去日子的縮影,也會是以後的常态。有時,清油下鍋,一邊接電話一邊把鍋鏟遞給丈夫;有時,剛換上居家衣服,一轉眼又拎起包咚咚咚下樓……隻是辛苦了自己的丈夫。

他明白,這一幕隻是這個當下最為尋常的一個場景,這将會是整個城市防疫的常态,隻要我們每一個人舍小家為大家,疫情終将煙消雲散。他的妻子——魏姐,在這座城市,不是挺槍立馬沖在最前的騎士,卻是這個英雄群體的一份子——自己也是——是這個英雄群體的一份子。

車,朝着夜幕剛毅地紮進去,一盞盞路燈在前擋玻璃上串成一條溫暖而光明的線。

七絕 兒媳醫援嘉峪關

史萬勝

毒疫襲來情勢催,核酸檢測負霜回。

妻通電話向兒媳,援醫有無爐火煨。

七律 辛醜九月家鄉戰“疫”

冠毒侵來又一波,全民戰役再高歌。

霜披半夜安排急,隊列長龍檢點多。

天使紛紛擔使命,紅旗獵獵壯長河。

時今見面招呼語,測了核酸陰着麼。

戰疫聯

棉簽輕觸,行碼屏中皆轉綠;

口罩緊遮,涼城愛裡盡回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