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10月27日電 近日,開源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趙偉團隊釋出研報稱,2021年以來,“因城施策”基調以收緊為主,政策放寬城市仍是少數。
哪些城市在政策微調?土地收入下滑明顯的地區
研報指出,從2021年以來,部分二三線城市的地産政策出現了“因城施策”的微調,放寬購房資格、增加購房補貼等。2021年以來,調控政策放寬的城市,主要集中東北地區、山東的二線城市,以及中西部三線城市等。從微調政策來看,放松措施主要包括提高公積金貸款額度、放寬落戶限制和購房資格、給予符合條件人才購房補貼、房價限跌、增加購房補貼等。7月以來,政策松動的城市數量有增長态勢。
2021年以來,地産調控政策“因城施策”微調的城市,多數出現了土地收入大幅下滑。其中,青島、呼和浩特、哈爾濱、長春、沈陽等土地流拍率大幅擡升;土地流拍率擡升下,土地出讓收入大幅下滑;上半年,青島、呼和浩特、韶關等,土地出讓收入,兩年複合增速分别為-27.2%、-12.4%、-14.6%。
政策微調對地産的提振作用如何?或相對有限
研報指出,2021年以來,“因城施策”基調以收緊為主,政策放寬城市仍是少數。2021年以來,“因城施策”整體調控基調已收緊為主,接近70%的城市調控政策趨于收緊,調控收緊占比較2020年大幅提高34個百分點;其中,一線、二線城市調控政策中,收緊類調控政策的占比分别達到96%、64%。特别是熱點城市如上海、深圳、杭州等,加強限購、嚴查消費貸資金購房、建立二手房價格指導等措施。

從放松政策效果來看,較早放松調控的城市中,青島、沈陽、呼和浩特、韶關、嶽陽等城市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速均持續下降。前期已有政策微調的城市中,沈陽、呼和浩特,于1月分别放寬公積金貸款額度限制、落戶條件,但從地産銷售情況來看,調控放松效果有限;前8月,沈陽、呼和浩特商品房銷售面積,兩年複合增速分别為-10.7%、-5.6%,較2020年增速分别下降5.8、20.3個百分點。
“因城施策”下地産投資如何演繹?或延續下行
研報稱,資金緊張、庫存去化周期回升下,房企減少拿地、減緩施工節奏,拖累地産投資。調控政策加碼下,房地産資金來源中,國内貸款兩年複合增速連續三個月負增長;融資趨緊的同時,按揭供給受限、“因城施策”調控收緊下,地産銷售從年中以來持續回落;融資收緊、銷售回落,導緻房企資金壓力持續上升。此外,商品房庫存去化周期,同比增速由年中的-23%,轉為9月的30.6%,進一步拖累投資。
研報還指出,目前房企資金、庫存去化環境與2011年、2018年相似,預期未來地産投資仍有較大下行壓力。複盤曆史,2011年、2018年也曾出現資金緊張、庫存去化回升。調控加碼下,2011年和2018年,地産銷售出現明顯回落、房企融資趨緊,拖累地産投資分别下行14、8個月。2021年年中以來,地産銷售、投資增速已下行5個月,而本輪地産調控力度超過2011年、2018年,未來地産投資仍有下行壓力。(中新經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