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四五月份,谷雨之後,天氣轉暖,膠東半島的海鮮也豐富了起來。這個季節,各種大魚也會陸續上市。有幾種大魚,是膠東農村人過魚市的必備。圖為偏口魚,也叫小嘴魚,屬于比目魚的一種。

比目魚的種類很多,眼睛都是長在頭部的一側。偏口魚屬于其中的鲽類,你留意過嗎,它的眼睛是長在頭部的左側還是右側?春季,膠東農村集市上的偏口魚,根據大小價格也不同,這種10斤左右的偏口魚,每斤40多元。
鲅魚,學名藍點馬鲛魚,是一種沿海各地都常見的魚類,我國渤海、黃海、東海海域均能捕撈到它。平常吃的鲅魚,個頭一般,隻有兩三斤重。
春季,膠東半島出海的漁船,能夠捕撈到大鲅魚,最長的有1米多。這些大鲅魚,一般10多斤重,每斤35元。在膠東半島的一些地方,有一條不成文的規矩:春季大鲅魚上市,女婿必須要買一條送到老丈人家以表孝心,這樣才算過魚市。還未把媳婦娶回家的小夥子,更要給準丈人送一條最大的才行。
粱魚,也叫針梁魚,學名尖嘴扁颌針魚。這種魚的骨頭是綠色的,而且魚刺特别硬,但是味道卻特别鮮美,吃的時候要小心,别被魚刺卡住。
四五月份,也是梁魚上市的季節。在膠東半島的萊州市,梁魚最受歡迎,家家戶戶都要買,年輕人還要買了送給父母。這些大梁魚,賣價20-30元一斤。
海鲈魚,膠東半島俗稱寨魚。秋冬季節,扇貝上市的時候,市面上常見一兩斤重的鲈魚。每年秋季的海釣,也能釣到海鲈魚。
寨魚越大越好吃,春暖花開的季節,膠東半島的大寨魚也上市了。一條10斤左右的大寨魚,每斤30-40元。
辮子魚,學名鲬魚,也叫牛尾魚、拐子魚、把子魚。這種魚長得最奇特,外形像清朝男人的大辮子,又像是牛的尾巴。辮子魚的肉是蒜瓣肉,吃起來很鮮美,口感又好。
辮子魚的價格近幾年飛漲,小一點的辮子魚10-20元一斤,這些2斤左右的辮子魚,賣到每斤45元,有點吃不起的感覺啊。這五種大魚,雖然價格不低,但仍然很搶手,你吃過幾種?
(歡迎點選右上角關注小編,了解更精彩的膠東農村。本文由農裡農氣原創,剽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