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幼稚園老師都要讓孩子練跳繩?因為跳繩關系着孩子的未來

為什麼幼稚園老師都要讓孩子練跳繩?因為跳繩關系着孩子的未來

不知道大家最近注意到沒有?小區空地上、廣場上、公園裡,很多時候已經不隻是廣場舞大媽們的天下了。

來搶地底盤的,不是别人,正是她們的孫子們和孫女們。這些小可愛們不約而同地都在進行同一項運動項目,那就是跳繩。

孫子孫女們賣力練跳繩的笨拙身影,和奶奶外婆們的優美舞姿交相輝映。

不同的是,大媽們跳得綽約多姿,孩子們卻跳得垂頭喪氣。

為什麼突然間出現了這麼多跳繩的孩子?

原來,在很多私立國小的幼升小考試中,跳繩是必考項目。很多父母在臨近考試時,才猛然發現:自己孩子根本不會跳繩啊!

于是,一時間無論是幼稚園的還是國小的孩子,紛紛開始臨陣磨槍、聲勢浩大的加入到跳繩大軍中。

跳繩,就這麼突然之間在孩子們中間風靡起來。

為什麼幼稚園老師都要讓孩子練跳繩?因為跳繩關系着孩子的未來

一、 跳繩的重要地位

1. 你知道跳繩的起源嗎?

跳繩在中國具有悠久的曆史。跳繩,是一人或衆人在一根環擺的繩中做各種跳躍運動的遊戲。

這種遊戲唐朝稱“透索”,宋朝稱“跳索”,明朝稱“跳白索”,清朝稱“繩飛”,清末以後才稱作“跳繩”。

作為一種古老的漢族民俗娛樂活動,南宋以來,每逢佳節都跳繩,家家戶戶都要比賽。

陝西是跳繩的故鄉,多次掀起跳繩熱。

1957年西安創編了“跳繩舞”。

1959年,陝西師大舉辦了中國第一個“跳繩教育訓練班”。

由此可見,跳繩在中國的曆史由來已久。

為什麼幼稚園老師都要讓孩子練跳繩?因為跳繩關系着孩子的未來

2. 2014年,跳繩考核被納入《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标準》,随後越來越多的省市将其納入中考。

這意味着跳繩在體育考核中的地位變得越來越重要。

根據《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标準》,現已出爐了一到六年級國小生,男生和女生的1分鐘跳繩評分标準。

國小生1分鐘跳繩評分标準---男生

國小生1分鐘跳繩評分标準---女生

以一名國小一年級學生為例,女生必須在1分鐘内跳繩計數達到117次,才是滿分,103次以上才是優秀。

男生的标準比女生稍微低一點,男生要達到109次才是滿分,99以上才是優秀。

這個标準對大部分孩子來說,也不算容易,尤其是想獲得“優秀”和“滿分”得更難。

是以,為了能讓孩子在國小的跳繩考試中脫穎而出,很多家長從幼稚園,就開始讓孩子練習跳繩。

為什麼幼稚園老師都要讓孩子練跳繩?因為跳繩關系着孩子的未來

3. 學校和老師越來越重視學生的體能測試,跳繩等體能測試的成績更是作為評選“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的參考因素,也是進入一些重點學校的實驗班級的參考資料。

現在,随着時代的進步,體育課不再是我們小時候所說的“豆芽課”。

在國小階段,很多學校的體育課從之前的每周一到兩節增加到每天一節體育鍛煉。

跳繩,作為新納入中考的體育項目,已經變得跟長跑、立定跳遠等項目一樣重要。很多學校,還設立了專門的跳繩課程,各種跳繩的興趣班也應運而生。

我侄女今年也剛上一年級。每學校每期末,學校要測試跳繩、坐位體前屈和50米跑三項體能,并按優、良、及格、不及格計入成績。

她們班主任老師明确表示,隻有體育成績良以上的孩子才有資格評選“三好學生”和“優秀學生幹部”。

很多成績好的孩子,不願因體育成績差拖了學習後腿,開始拼命練習跳繩;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更不願意在跳繩這個陣地上失去自己的位置,更需要把跳繩練好,以找到自己的閃光點。

為什麼幼稚園老師都要讓孩子練跳繩?因為跳繩關系着孩子的未來

4. 跳繩被很多專家稱為“最完美的長高運動”。

為什麼跳繩能夠促進孩子長高呢?

因為跳繩是一項全身的有氧運動,在跳繩的過程中,由于血液循環加速,促進了骨塑建過程加快。同時,肌肉的收縮牽拉骨骼,促進生長闆的增生,加強骨的生長;還可以促進骨密度的增長,使骨重量增加、結構改善、骨形成加強,進而有利于身高的增長。

如今,父母追求孩子長高,就像古代的帝王追求“長生不老”一樣執着。

為了能讓孩子多長幾厘米,每個父母都是操碎了心。

聽說跳繩能長高後,跳繩就成了很多父母監督孩子練習的一項基本運動。

在網上,一個山東濟南的6歲小姑娘李鵬迪,因為跳繩火了。這個小姑娘因為跳繩速度快、摩擦力大,她每個月要跳壞5根鋼絲繩。

她跳繩9個月不僅長高了11厘米,還獲得跳繩全國聯賽幼兒女子組30秒單搖跳第一名。真是兩全其美,羨煞旁人!

為了能夠長個,越來越多的孩子加入到跳繩大軍中。現在,跳繩幾乎變成了一項全民運動,它從衆多的體育運動中脫穎而出,占據着自己重要的地位。

二、 愛恨交加的跳繩運動

為什麼幼稚園老師都要讓孩子練跳繩?因為跳繩關系着孩子的未來

1. 你們覺得,孩子們學習跳繩容易嗎?

有些孩子認為學跳繩很難,感覺難于上青天;而有些孩子認為跳繩輕輕松松就學會了,還跳得又快又好。

跳繩對每個孩子來說,困難與否真是是因人而異的。

對我女兒來說,跳繩是目前我們遇到的最困難的事情,沒有之一。

我女兒,自從上幼稚園後,經常被園長和老師各種表揚,被同學家長各種誇獎。

可是,從幼稚園老師開始教孩子們跳繩後,情況就有了點變化。

每天放學接女兒時,我老師跟我說得最多的就是“晗晗還不會跳繩”、“大部分小朋友都會了”、“回去讓她再好好練一下”。

隔三差五地被老師主動關照和提醒跳繩的事,我真是尴尬不已。

為什麼我們女兒學習跳繩就這麼難呢?

像我朋友的女兒,跟我女在同一所幼稚園、同一個班上。她跳繩幾乎就跟着幼稚園的老師,順順趟趟的自己就學會了,回家後家長一點心都不用操。

而我們家這個就完全不一樣。

起初,在學校跟着老師學了幾個月跳繩,隻會跳一個,始終不會連續跳。

後來,在家裡讓跟着視訊練習也還是不會。每次跳完一個後,女兒習慣性地就停止甩第二下繩了,有時候好不容易磕磕絆絆把繩甩起來了,腳又忘了跳,或者有時跳早了,有時又跳晚了。總之,就是不能連續跳2個。

我跟她爸兩人輪番上陣給她講解跳繩的技巧,還以身作則地給她做示範動作,可她還是沒開竅。

她也越跳越着急,越急越不成,越不成越沮喪。看着她就跟洩了氣的皮球一樣的難受,我們也是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氣急敗壞。

想到我們女兒平常各方面都還是不錯,誰都不會想到跳繩這種事情會成為她成長中的攔路虎。

現在想來,可能是我們女兒在運動方面的天賦确實要弱一些,這才導緻我們學習跳繩特别困難。可我們當時就是不願意承認這個事實,總把原因歸在孩子不夠努力和方法不對上。

現在想來,每個孩子在運動天賦上的确存在差異。隻有正視到孩子的差異,我們才能給孩子更多的耐心和鼓勵。

為什麼幼稚園老師都要讓孩子練跳繩?因為跳繩關系着孩子的未來

2. 隻要孩子掌握了跳繩的正确方法,多加練習,最後都能成為跳繩小能手。

如果你的孩子是那種運動天賦超強的,那你完全不用操心。他可能一兩天就學會了跳繩,一兩個月就成為跳繩高手,輕輕松松一分鐘下來就能達到上百次。

相反,如果你家孩子跟我家女兒一樣,屬于運動天賦不夠的孩子。那孩子最好提前學習,堅持練習,才能夠突破自己。

跳繩的難點就是雙手、雙腳和繩的配合的運動,難在手、腳和繩的協調和配合。要想學會跳繩,首先需要各個擊破。

第一步:練習基本跳躍。

在地上擺好繩子,孩子練習跳過地上的繩子。從繩子的一端開始,輪流跳到繩子的左側和右側。

接着,練習連續跳躍。跳到繩子的一側時,增加一次原地跳,再跳到另一端。

要注意的是,所有的跳躍都要配合繩子完成,隻有這樣的跳進、跳出,才能讓孩子熟悉跳過繩子所需要的高度和力度。

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達到某種肌肉記憶,孩子在以後的跳繩中,自然就知道腳擡多高,怎麼樣才不會絆繩了。

第二步:練習搖繩。

首先,讓孩子把繩子放在腳後,雙手拉直。

接着,讓孩子将大臂靠近身體,晃動手腕,畫一個大圓圈,将繩子從頭頂甩到身前的腳下。

然後,雙腳邁過繩子,再重新開始一次搖繩。

第三步:跳躍與搖繩一起進行。

要讓孩子記住:“先搖繩,再跳躍”。千萬不要一邊搖繩,一邊跳躍。

首先,讓孩子搖繩,接着,讓孩子跳過身前的繩子。

不斷重複這套動作。剛開始,孩子不會在繩子落地的同時就跳躍,他們通常等繩子落地了一兩秒後,再向前跳躍。

不要着急,等孩子練習熟練後,就能夠搖繩和跳躍同時進行了 。

學會了這三步,孩子已經掌握了跳繩的基本方法。可從跳一個到連續跳多個,這中間還有一段長長的路要走。

我女兒當初學會跳一個後,練習了三個月左右才實作了連續跳。這個過程,需要孩子不斷地練習,家長的鼓勵和親自示範。待孩子的協調和配合能力越來越好後,他就能夠實作這個跨越。

為什麼幼稚園老師都要讓孩子練跳繩?因為跳繩關系着孩子的未來

三、 關于跳繩的一些注意事項

1. 孩子多大可以開始跳繩?

一般來說,4歲的孩子就能夠學習跳繩了。不過四歲的孩子,由于身體的協調性和運動機能還發展得不是特别好,學習起來會很慢,也比較吃力。

是以,5歲的孩子學習跳繩是最合适的。離上國小,也剛好還有一年的時間,足夠做準備。

2. 如何幫孩子選擇合适的繩子?

市面上的跳繩有很多,常見的有pvc繩、棉線編織繩、鋼絲繩、沙氏繩和竹節繩。

對于初學者,最好用的還是竹節繩,重量合适,還不容易纏繞和打結,長度還可以随意調整。

沙氏繩,上粗下細的設計,可以減小風阻,提高搖繩速度,适合跳繩熟練後,參加競技的孩子使用。

3. 如何給孩子調整合适的繩子的長度?

這裡有一個小訣竅:讓孩子雙腳站在繩子上,雙手握住繩子的把手,向斜上方拉直,能達到腋下的長度對孩子來說就正合适。

4. 另外再強調一下

孩子跳繩時,一定是用前腳掌起跳和落地,切記不可用整個腳掌或腳後跟落地,以免頭部受到震動,當躍起在空中時,膝蓋要自然彎曲,以便在雙腳落地時起到緩沖作用,減緩對身體的震動。

我女兒剛開始跳繩時,她總是習慣整隻腳起跳,雙腿也總是直直的,她跳繩的聲音總是咚咚咚的,很大聲,跳不了多久,她頭就被震得暈暈的,腳也酸痛得很。看着都替她着急。後來,慢慢改用前腳掌起跳,膝蓋自然彎曲,跳起來也輕松了很多。

因為我家女兒本身運動天賦不是很好,再加上我們之前對她又教之不得法,她在跳繩路上不可避免地走了很多彎路,也吃了不少苦頭。是以,我特别希望能夠把我所知道的跳繩方面的知識分享出來,能夠幫到大家。

最後,我相信,在孩子成長的路上,隻要父母用心陪伴,不用心急、且待花開!

為什麼幼稚園老師都要讓孩子練跳繩?因為跳繩關系着孩子的未來

我是晗晗媽媽,是一名喜歡分享的教育工作者,也是一位7歲孩子的媽媽。

喜歡我的分享,請順手點贊和轉發,記得關注我!感謝遇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