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袁隆平團隊雜交水稻雙季畝産攻關再獲成功

畝産1586.86公斤!10月26日,随着海南省三亞市崖州區(壩頭)南繁公共試驗基地雙季稻測産結果公布,海南實作了雙季稻畝産1500公斤的攻關目标,創造當地雙季稻畝産最高紀錄。

袁隆平團隊雜交水稻雙季畝産攻關再獲成功

從業人員在測産現場對水稻進行機械化收割。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郭程攝

袁隆平團隊雜交水稻雙季畝産攻關再獲成功

從業人員在測産現場對水稻進行機械化收割。新華社記者郭程攝

袁隆平團隊雜交水稻雙季畝産攻關再獲成功

測産專家組成員記錄水稻測重結果。新華社記者郭程攝

袁隆平團隊雜交水稻雙季畝産攻關再獲成功

測産專家組成員計算晚稻測産結果。新華社記者郭程攝

2021年,由“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領銜的雜交水稻雙季畝産1500公斤攻關示範項目在南方多省份實施。26日,崖州區(壩頭)南繁公共試驗基地試驗示範點晚稻測産結果顯示,該試驗示範點晚稻平均畝産660.36公斤,加上今年5月測産的早稻平均畝産926.5公斤,雙季畝産達1586.86公斤。

“袁隆平院士生前提出的攻關目标接連在湖南、海南實作,表明我國雙季稻仍有增産潛力。”測産專家組組長、廣東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首席科學家王豐表示,下一步各試驗示範點将總結成功經驗,向廣大農民內建推廣高産品種和高産栽培技術。

在攻關雙季稻畝産1500公斤目标的同時,該試驗示範點還承擔着雜交水稻品種篩選評價的科研任務。該試驗示範點技術負責人、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塗升斌介紹,海南與東南亞水稻主産國緯度相近、氣候相似,科研人員種植不同品種水稻并綜合評價分析,選出更适宜熱帶氣候種植、抗性較強的品種,将與國外科研機構、企業合作開展示範種植和推廣。(記者羅江、王軍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