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從珂:靠哭得來了帝位,最終衆叛親離,帶着傳國玉玺自焚而死

在我國曆史上,皇位一直是無數人趨之若鹜的目标,而取得它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舉例來說,有人靠發動起義、兵變搶來皇位;有人靠血統高貴、身份顯赫被擁上皇位。和他們有些不同的是,五代十國時期後唐的末代皇帝李從珂雖然也發動了叛變,但最終是靠哭得到了皇位。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他最終自焚而死,大名鼎鼎的傳國玉玺也從此不知所蹤,失去了音信。

李從珂:靠哭得來了帝位,最終衆叛親離,帶着傳國玉玺自焚而死

唐僖宗光啟元年(885),李從珂生于鎮州平山縣,也就是今河北石家莊平山縣一帶的一個貧苦人家。他原本姓王,但由于幼年喪父後,其母魏氏被李嗣源納為小妾,他也就成為了其養子,于是改姓了李。據《舊五代史》記載,李從珂“幼謹重寡言,及壯,長七尺餘,方頤大體,材貌雄偉,以骁果稱”,也就是從小就嚴謹穩重、沉默寡言,長大後儀表堂堂,骁勇果敢。

李從珂:靠哭得來了帝位,最終衆叛親離,帶着傳國玉玺自焚而死

長大成人後,李從珂開始跟随養父李嗣源一同輔佐晉王李存勖。在戰場上,李從珂表現得相當勇猛,且通過數次冒險作戰立下了赫赫戰功,得到了同樣以作戰風格勇猛著稱的李存勖的賞識。天祐二十年(923),李存勖在魏州稱帝,建立了後唐政權,而李從珂則因為開國之功被封為了衛州刺史。

此後數年,李從珂不斷得到晉升,而其養父李嗣源即位後,他更是被任命為太尉、鳳翔節度使,還得到了潞王的爵位。不過,随着李嗣源去世,其子李從厚繼位,位高權重的李從珂開始遭到了猜忌。因為忌憚李從珂,李從厚一面将其從鳳翔調任到河東,一面解除其子兵權,将其女召入宮中作為要挾。

李從珂:靠哭得來了帝位,最終衆叛親離,帶着傳國玉玺自焚而死

知道自己已被皇帝視為眼中釘的李從珂索性發動了叛亂,而李從厚則派遣了大将王思同率領數路兵馬前去讨伐。由于實力确實較弱,李從珂的大學營鳳翔城眼看就要被攻破,危急關頭,他登上城樓脫下衣裳,露出了因常年征戰留下的許多傷疤。随後,他聲淚俱下地表示自己為了國家出生入死,如今卻無端遭受猜忌,這才被迫造反。

神奇的一幕出現了,李從珂的一番真情流露竟然真的感動到了許多攻城的将領和士兵。就這樣,李從珂不但沒有兵敗身亡,還一轉攻勢,開始舉兵反攻李從厚所在的都城洛陽。或許李從珂真的是天選之人,在進軍路上,陸續有李從厚派出的兵馬倒戈加入到其陣營當中,各郡縣也紛紛投降。沒過多久,李從珂順利進入洛陽,李從厚則倉皇出逃。

李從珂:靠哭得來了帝位,最終衆叛親離,帶着傳國玉玺自焚而死

很快,李從珂便被宰相、太後等人共同推舉為新君,可以說,他是間接靠着在鳳翔城上的一場痛哭才登上了皇位。登基之初的李從珂可謂意氣風發,但沒過多久他就犯了難。當初從鳳翔出發時,他曾經為了籠絡士兵而承諾攻下洛陽後一人賞賜百錢,但攻下洛陽後他才得知國庫的存款無法兌現。為此,李從珂竟然下令從民間搜刮财産。

客觀來說,李從珂其實也算是一個有着自己抱負,希望治理好國家的皇帝。有關這一點,從他鼓勵直言進谏就可以窺見一二。可惜的是,李從珂還沒能來得及好好治理國家,就受到了來自河東節度使石敬瑭的威脅。石敬瑭是李嗣源的女婿,早年曾與李從珂并肩作戰,二人都以勇武著稱,是以暗中常常較勁。

李從珂:靠哭得來了帝位,最終衆叛親離,帶着傳國玉玺自焚而死

李從珂即位後,明面上重用石敬瑭,但心中一直擔心其謀反,而石敬瑭也唯恐李從珂将其除掉。君臣之間離心離德導緻的結果便是石敬瑭于清泰三年(936)正式起兵造反。和當初李從珂反叛類似,石敬瑭起兵之初也因為實力較弱而陷入被動,但他随即以幽雲十六州為報酬請來了北方的契丹人。

在契丹的援助之下,石敬瑭反敗為勝,而李從珂則自此陷入消沉,晝夜隻知借酒消愁。十一月末,石敬瑭的部隊即将攻入洛陽,而李從珂見大勢已去,便帶着太後、皇後和兒子登上玄武樓自焚而死。相傳,伴随李從珂被付之一炬的還有國寶傳國玉玺,自他死後,玉玺也就沒了蹤影,其下落成為了千古之謎。

李從珂:靠哭得來了帝位,最終衆叛親離,帶着傳國玉玺自焚而死

綜上所述,李從珂絕對是我國曆代末代皇帝中比較特殊的一個。首先,他并非不會治國,也不是不會打仗,隻不過他的對手石敬瑭傍上了契丹人的高枝,這才讓其失去了反抗之力;其次,李從珂之是以能夠當上皇帝,最關鍵的便是那一場痛哭,靠眼淚赢得皇位,這在曆史上同樣相當罕見。還有一個令人遺憾的地方是,如果李從珂沒有敗給石敬瑭,或許幽雲十六州便不會被割讓給契丹,此後的中原王朝也就不會一直處于北方政權的陰影當中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