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徐霞客:旅山水風景 遊華夏九州

作者:鳳觀延安

2011年起,每年5月19日被命名為“中國旅遊日”。旅山水風景,遊華夏九州。

“癸醜之三月晦,自甯海出西門。雲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出自《徐霞客遊記》首篇《遊天台山日記》,經後世倒推那一天是5月19日,于是将每年的這一天定為“中國旅遊日”。丈夫當朝碧海而暮蒼梧,是他一生的理想,錦繡山河皆在心中,萬裡遐征是他用腳步丈量過山水。他一生親近山水,記述山水的功業,為後世所景仰。

徐霞客:旅山水風景 遊華夏九州

年過半百的徐霞客遠遊途中突發疾病,仆從逃跑,他被人擡回家鄉,被迫結束了人生中的最後一次旅行,止步在了尋找長江源頭的最後一站。

身體的傷痛和心裡的遺憾,導緻他卧床不起。即使這樣依然心心念念那花費三十二年寫就、足迹遍布大半個中國的百萬字遊記手稿,但他此時已無力去整理。在生命的最後,塾師季會明幫他整理手稿。徐霞客辭世後,季會明遵其遺願,将手稿編成《徐霞客遊記》最早的版本“季會明抄本”。

徐霞客:旅山水風景 遊華夏九州

怎料,清軍入關,徐家遭難,《徐霞客遊記》原始手稿大部分被燒,“季會明抄本”也慘遭劫毀和散佚。

此後四十多年後,徐霞客的小兒子,重操父業,挽救了這部大作。

他是徐霞客與侍女生的孩子,因其出身問題,童年的李寄一出生就被剝奪了父愛,過着艱辛的生活。但他卻繼承了祖父徐有勉、父親徐霞客的遺風,癡迷山水風光。母親去世後,了無牽挂他踏上了自己的逐夢之路,他要像父親一樣,遠遊秦中,射獵賀蘭、太白。

徐霞客:旅山水風景 遊華夏九州

公元1650至1659年,李寄先後六次出遊,足迹遍布江蘇、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河南、陝西等地。

憑借着自己多次出遊及輾轉找到的“季會明抄本”,悉心整理最終成書,使得父親的心血沒有白費,也給後世留下了這部傳世的典籍,被後世所景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