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法正死前,諸葛亮幾乎都是負責後勤,為何劉備死後,他能統帥三軍

“先主外出,亮常鎮守成都,足食足兵。”

“(法正)外統都畿,内為謀主。”

法正死前,諸葛亮幾乎都是負責後勤,為何劉備死後,他能統帥三軍

這是《三國志》中,當法正和諸葛亮同在劉備麾下工作時,陳壽對于二人工作内容的一個描述。

從這份描述中,我們不難看出,當法正還在世時,諸葛亮的主要工作,是負責安内,以及保障劉備在征伐的軍需物資;而跟随在劉備身邊,為劉備在戰場上出謀劃策的人,是法正。

這一點我們從《三國志》的其他記載中,也能找到佐證;我們可以按照其中記載的事情捋一捋:

赤壁之戰以後,劉備的的目光瞄向了劉璋占據的益州,在劉備鸠占鵲巢的過程中,法正作為内應,就開始為劉備搞定老東家而出謀劃策,在奪取益州的戰役中,諸葛亮是去了前線的。

等到成都被拿下來之後,諸葛亮就開始坐辦公室,不再在去一線,跟着劉備去打漢中的就是法正。

法正死前,諸葛亮幾乎都是負責後勤,為何劉備死後,他能統帥三軍

打漢中,是劉備在拿下益州之後的一場大戰,當時諸葛亮在後方都因為提供的軍需太吓人,曾跑去找楊洪請教,而當時劉備倚重的法正,卻在戰事焦灼之際,利用夏侯淵的疏忽,而讓黃忠在定軍山下撕開了一條口子,最終赢得了漢中之戰的勝利。

後來曹操對于這場戰役評價氏,曾說,劉備沒有這樣的能耐,肯定是有人給他打小抄了,這也間接證明了法正在軍前的作用。

不過很可惜的是,法正四十五歲就去世了。他去世的當年,關羽因為“大意”(注意有引号,原因可參看《關羽失荊州沒有援軍,是劉備怕他尾大不掉,還是諸葛亮想借刀殺人》)失荊州而被東吳所殺。

當時劉備因為多種原因,而不得不打着為關羽複仇的名義攻打東吳,時候劉備兵敗,諸葛亮曾說,要是法正在就好了,即使他攔不住劉備,最起碼也能讓蜀軍立于不敗之地,這是一個很高的評價。

法正死前,諸葛亮幾乎都是負責後勤,為何劉備死後,他能統帥三軍

随後劉備白帝城殒命,諸葛亮開始成了蜀漢軍中的一哥,那麼在軍隊這個非常講究實力的地方,諸葛亮怎麼就從一個負責後勤的,就成了全軍指揮員的呢?

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劉備在白帝城托孤,并讓後主視其為父。

劉備在白帝城去世之前,曾用言語試探過諸葛亮的忠心,在确定了諸葛亮的心思之後,劉備果斷把蜀漢托付給了他,并讓劉禅視其為父。

這是什麼意思呢?這是劉備把蜀漢的政權全部托付給了諸葛亮,畢竟皇帝都要喊你爹,那麼蜀漢誰要是敢不給你面子,那就是對蜀漢的皇帝不尊重,這是諸葛亮統領大軍的“名”。

第二,諸葛亮本身實力超群。

劉備臨死之前,能把蜀漢托付給諸葛亮,就是因為他相信諸葛亮有這個能力,要不然他為啥不把大權托付給對劉禅有救命之恩的趙雲。

那麼諸葛亮的實力都展現在哪些方面呢?

法正死前,諸葛亮幾乎都是負責後勤,為何劉備死後,他能統帥三軍

第一,諸葛亮是從龍之臣,劉備的家業能有這麼多,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當年諸葛亮的規劃好,要是沒有諸葛亮,那麼劉備可能要當一輩子保安,換句話說,人家諸葛亮和劉備是合夥人,還是創業之初的那種。

當初劉備身邊,有能力且還不屬于荊州派,且身上還沒有污點的,一直跟随劉備的老人,你掰掰手指,看能拉出來幾個。

第二,諸葛亮的能力有目共睹。諸葛亮在實操階段,最大的工作就是保障劉備“足食足兵”。大家可能感覺“足食足兵”不算什麼,但是你去翻下《三國志》,劉備有沒有一天閑着的,換了别人,誰能供得上劉備這麼個折騰法,丞相能做到這四個字是極其厲害的。

第三,諸葛亮有着其他人不具備的大局觀。諸葛亮最初被劉備看中,除了别人的側面介紹之外,就是他那個千古留名的“隆中對”。

法正死前,諸葛亮幾乎都是負責後勤,為何劉備死後,他能統帥三軍

在古代那種資訊傳遞極度落後的情況下,諸葛亮不光能看清天下大事,還能分析出解決方案,這是非常難得的。而且從諸葛亮後來的表現看,他對蜀漢的後期發展,也是有全盤規劃的,而且這份規劃,應該也得到了劉備的首肯。

是以劉備去世前,一定會考慮蜀漢的未來走向,而誰是對蜀漢未來的發展最了解,又能掌好這個舵呢?諸葛亮,隻有諸葛亮。

第三,諸葛亮知人善用。

注意這裡得知人善用不是形容詞,而是一個動詞,因為諸葛亮不光具備這個能力,人家還是這麼做的。

除了和諸葛亮并稱的龐統、諸葛亮留下的繼承人蔣琬、費祎之外,諸葛亮其實還向蜀漢政權推薦或提攜了不少的人才:

姜維:亮美維膽智,辟為倉曹掾,加奉義将軍,封當陽亭侯。

胡濟:諸葛亮的主薄,“與董和、徐庶并稱”。

董允: 諸葛亮安排他統領宿衛親兵。

法正死前,諸葛亮幾乎都是負責後勤,為何劉備死後,他能統帥三軍

......

因為人數太多,我就不一一列舉了,大家隻要看下蜀漢的各級官員,然後再看下他們是否和諸葛亮有關系,就能明白諸葛亮為蜀漢的人才做了多少貢獻,而這些貢獻其實也是一種軟實力。

第四,諸葛亮本人精通軍事。

諸葛亮本人曾寫過一本叫《兵法二十四篇》的兵書,雖然這本書存世的内容已經不多,但是從涉及的内容來看,諸葛亮的理論水準還是非常高的。

除了理論水準之外,諸葛亮曾訓練過一支叫“無當飛軍”的部隊,這支部隊主力是西南蠻夷,諸葛亮能把外族勇士訓練成軍,應該也能看出他的實務能力,除此之外,他還曾交給過姜維一支“虎步軍”的部隊,另外諸葛亮還曾為劉備“足兵”......

此外,如果我們細看諸葛亮的北伐戰争,也會發現,諸葛亮在指揮政策上也很有過人之處,由此可見,諸葛亮在軍務上的能力也很突出,足以稱的上是精通。

法正死前,諸葛亮幾乎都是負責後勤,為何劉備死後,他能統帥三軍

綜上所述,諸葛亮雖然在後勤幹了很久,但是人家要資曆有資曆,要信任有信任,要能力有能力,而且還有一大批和他有羁絆的官員......是以才他能在劉備去了之後,在軍中順利的成為話事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