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5月19日,對中國人來說是一個大日子,這一天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了舟山群島。而對于一個普通的年過不惑之年的廣東婦女而言,這一天顯得格外激動和難忘。
一雙布滿歲月痕迹的婦人之手,翻着《文彙報》,報紙上有一則關于越南民主共和國的上司人胡志明的報道。報紙上胡志明的照片,已不再年輕的樣子,看上去有點眼熟。
婦人讀着報道,了解着這位越南偉人的生平事迹,她深鎖眉頭,越看越激動,盯着報紙上胡志明的照片端詳了一遍又一遍,突然紅了雙眼,哽咽着:這不是李瑞,我的丈夫嗎?

老少配+跨國婚姻
1905年10月,廣東省廣州市的曾開華一家喜得千金,取名叫做曾雪明。曾開華曾長期在美國檀香山經商,給自己的子女們創造了一個殷實的家庭環境,再加上他為人開明,并沒有剝奪小女兒雪明的教育資格。學明在7歲時便去私塾上學,後又去了學校讀國小。
在曾雪明10歲時,父親病逝了,這對曾家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打擊。她13歲時,便去了姐姐曾雪清開的醫務所學習做助産士,16歲時又跟着姐姐到廣州市東山育嬰院做護士。
1923年,姐姐曾雪清見妹妹勤奮好學,便決定資助妹妹去番禹高小讀書。不幸的是,姐姐在第二年便病逝了。
之後,曾雪明做了一個決定,去廣州保生助産學校讀書。從學校畢業後,她便到廣州羅秀雲醫務所任助産士。那年,曾雪明剛剛20歲,花一樣美麗的年紀。
20世紀20年代的廣州,正處在中國大革命浪潮的中心,何香凝、鄧穎超、蔡暢等先進的中國女性,在廣州開辦了婦女運動演習所。深受革命思想影響的曾雪明,也時常跑去聽演講,參加活動,還和年紀相當的鄧穎超、蔡暢成為了好朋友。
1925年的一天,曾雪明興緻勃勃地去婦女運動演習所找蔡暢,興趣相投的人熱情地讨論着,還有些意猶未盡。
不過時間不早了,曾雪明不得不離開。就在樓梯轉角處,她碰上了一個年長的男人迎面而來,吓了她一跳。出于禮貌和修養,她趕緊收拾好心情,淺笑着禮讓對方。
男人立在樓梯口,望着年輕貌美又活力四射地遠去的女孩兒背影,久久之後回過神來,走進婦女運動演習所。他和蔡暢寒暄一番後,便好奇問:“剛剛從這裡出去的姑娘是誰?”
蔡暢說:“曾雪明,醫院的護士。”
蔡暢簡單地介紹着曾雪明,卻發現眼前的男人有點不對勁兒,那是男人在遇到自己喜歡的女人時才有的樣子。
蔡暢在法國勤工儉學了多年,為人開明熱情,便随口一說:“李瑞同志,你是不是看上那個姑娘了?”
被人看穿心思的李瑞有點不好意思,但絕不扭扭捏捏,毫不掩飾自己對曾雪明的一見鐘情。
蔡暢明了,心中有數。
李瑞在莫斯科東方大學畢業後,受共産國際派遣任蘇聯派往中國的顧問團鮑羅廷的翻譯,是1924年11月來的廣州,如今已經35歲了,還是孤家寡人一個。
蔡暢和李瑞是多年老友,這還得從她法國留學說起。
李瑞的本名叫阮必成,1890年出生在越南,他的父親以教書為生,在良好的家教下,阮必成說得一口流利的漢語官話,也會講粵語。1912年,阮必成以海員的身份出國,遊曆了法、英、美等多國,靠做一些雜役維持生活。1920年加入了法國共産黨,成為越南的第一個共産黨人。在法國期間,阮必成和在法國勤工儉學的周恩來、李富春、蔡暢等人結下了深厚的情誼。
後來,阮必成去了莫斯科,改名為李瑞。
蔡暢也希望好友能幸福,于是和鄧穎超一起當起了“紅娘”。
曾雪明沒想過“轉角遇到愛”的故事會發生在自己身上,當得知李瑞的心意後,年輕女孩兒其實是有顧慮的:一、李瑞已經35歲了,而自己才20歲,兩人有15歲的年齡差;二、李瑞是越南革命黨人。
不過,有信賴的好友蔡暢和鄧穎超做媒,曾雪明也很好奇李瑞這個人。經過了解,她也喜歡上了那個大她15歲的越南人。
雖然曾雪明受過不錯的教育,不過在當時自由戀愛的女性畢竟是少數,于是她就将李瑞帶到自己的二哥曾錦湘的面前,讓其參謀參謀。
曾錦湘早年留學美國,見識廣,而且和孫中山先生也是故交。通過和李瑞的一番促膝長談後,曾錦湘認定李瑞是一個謙樸務實、自信熱情、遠見卓識的人,而且李瑞還會七國外語,着實讓人佩服。
曾錦湘代表曾家同意了小妹曾雪明和李瑞的婚事。
1926年,曾雪明和李瑞在廣州正式舉行了婚禮,蔡暢、鄧穎超作為證婚人、媒人主持了婚禮。婚禮很隆重,兩位新人也很開心。
李瑞很疼愛自己氣質高雅的小嬌妻,兩人婚後生活得很幸福甜蜜。在李瑞的影響下,曾雪明的革命思想覺悟也提高了不少,1926年6月至12月她在婦女運動講習所中整整學習了半年,後加入了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
1926年底,曾雪明懷孕了,盼望着做父親的李瑞也喜上眉梢。
然而,有一個人卻高興不起來,那就是曾雪明的母親梁氏。梁氏一生共生了10個兒女,然而多數都病逝,隻有二兒子曾錦湘和小女兒曾雪明在世。女人生兒育女雖然是常事,但經曆過那麼多子女離世的痛苦之後,梁氏不願再讓自己的小女兒冒着生命危險生孩子。
于是,梁氏請求着女兒打掉孩子。
李瑞苦苦相求,可母命難違,曾雪明想着自己還年輕,還能再為丈夫生兒育女,最終含淚選擇舍棄了肚子裡的孩子。
分别成了永别
李瑞雖傷心難過,但也能體諒自己的嶽母和妻子,想着以後還會有孩子的。
哪知,1927年蔣介石發動了“四一二政變”,徹底背叛革命,大肆捕殺共産黨人。李瑞按共産國際的訓示,要随蘇聯顧問團經武漢轉上海,然後到海參崴,再去莫斯科。然而,李瑞卻不能帶上自己新婚不久的妻子。
和丈夫分别的曾雪明很恐慌,她以前認識的革命同志相繼被捕或者轉移,自己又沒法和李瑞聯系上,于是隻得回母親的所在地順德縣勒流圩餘家園當助産士。
沒過多久,母親患病,曾雪明不得不辭職照顧母親,直到其病愈後,便去了順德樂從群安醫社任助産士。
曾雪明苦苦打聽着丈夫的消息,盼着丈夫的歸來,可都沒有結果。
有一次休假回母親家時,曾雪明剛好遇到一位勒流圩的女教師黃雅雄,得知丈夫李瑞曾經從上海寄了一封信到勒流圩餘家園,有一個叫餘博文的人代收了信,他不但沒有轉交信件,反而拆了信,給人傳看,然後把信給撕了。
曾雪明聽到這個消息後,傷心又氣憤,幸好,從黃雅雄那裡得知,丈夫李瑞平安無事。
不過,有一件事卻深深地刺痛了她,李瑞在信中約定了日期讓她趕到上海一同出國。而此時此刻,約定的時間早已過去,她不能和丈夫一同出國了。
如果曾雪明不知道那封信的存在,她還可以傻傻地等待。可是她知道了那封信,卻因某人的過失導緻了她無法與丈夫團聚,想起來心裡就會難受得堵得慌。
1929年12月,李瑞去了香港,化名宋文初。1930年2月,他根據共産國際的訓示,親自在香港九龍組織成立了越南共産黨。
1931年6月,在香港的宋文初被港英政府逮捕了,關押在維多利亞監獄。他找到了曾雪明的群姐,群姐請律師幫他打赢了官司。
曾雪明從群姐那裡得道宋文初就是李瑞的消息,專程跑去香港見丈夫,可是未能如願,并沒能見到丈夫,隻得傷心離開香港。
曾雪明是一個重情義的人,因為群姐曾經幫助過自己的丈夫,後來群姐窮困潦倒時,她也盡力幫助其渡過難關。
自此,曾雪明就未打聽到過丈夫的消息。可是,她卻一直等着丈夫,等着她來接她。等待是一件幸福的事,因為心懷期待,可等待又是一件殘酷的事。在苦苦等待中,她時常會後悔,如果當時沒狠心打掉自己和李瑞的孩子,那麼她還有所依靠,陪着孩子長大的同時等着丈夫歸來,或許,就不那麼辛苦了。
杳無音信地等待,一等就是近20年。
一生等待
1945年9月,越南民主共和國成立,越南的上司人是胡志明。
因為丈夫是越南人,曾雪明免不了會關心着鄰國大事,或許曾也聽過胡志明的事迹,但是她始終不能将越南國父與自己的丈夫聯系起來。直到1950年5月19日,在《文彙報》上看到胡志明的肖像和生平事迹的文章後,她才意識到自己十幾二十年等候的人竟然是越南的國家上司人。
胡志明就是自己的丈夫李瑞。
本名阮必成的越南人,他用過很多化名阮愛國、李瑞、宋文初、胡光、平山......直到1942年8月,他在中國廣西德保縣被國民黨逮捕前才正式使用“胡志明”,而這個名字也伴随着他的後半生,一直沒變過。
激動不已的曾雪明為了證明自己的想法,曾三次給鄧穎超寫信,然而都沒有任何回音。轉而她給越南駐中國大使館及胡志明本人寫信,也都石沉大海。
曾雪明并未放棄,1955年2月及6月,她再次給胡志明寫信,可是依舊沒有回音。
曾雪明是胡志明的妻子一事在廣州醫務衛生界傳得沸沸揚揚,有人覺得她在撒謊,于是在1958年有關部門緻函全國婦聯主席蔡暢。蔡暢複函廣東省委,肯定李瑞就是胡志明的化名,也證明了曾雪明和化名李瑞時的胡志明的那段婚姻。
然而,因為曾雪明隻是一個基層醫務工作者,并不是職業革命者,如果提出與越南最高上司人胡志明重建家庭的話,會有很多障礙。
而胡志明一直以為自己的妻子已不在人世,而為了革命事業,再加上種種原因,他一直未再娶妻,這曾讓世人一度以為他一生未曾結過婚。
曾雪明證明了自己的丈夫還活着,而且是越南人民敬仰之人,她很欣慰,似乎也放下了他們兩人的那段婚姻。雖然如此,但他的丈夫永遠活在她的心中。
1969年9月2日,胡志明逝世。聽到這一消息後,曾雪明悲痛不已,在自己住的地方的南牆上挂了胡志明主席像,相框上披上了一層黑紗,遺像前設了香燭台,常常站在遺像面前發呆。她苦等了一生的人,先她而去,不知在他生命的最後時光,會想起她這個曾經的妻子與否?
曾雪明一生都在等待,盼着丈夫。然而時過境遷,丈夫是越南的最高上司人胡志明,而她似乎還在原地沒變,除開歲月留在臉上的痕迹,似乎一切都沒變,她對丈夫的忠誠和愛也一直未變。
曾雪明活到86歲,不曾再婚過。她用一生書寫了一個關于因愛而等待的故事,不完美,但對于她來說應該是一件美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