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越南廢除漢字後仍用農曆,新年還寫春聯,那他們用什麼文字來寫?

在古代,中國一直是亞洲最強大的存在,以我國為中心形成了一個強大的華夏文化圈,像北韓、日本、東南亞等諸國都受到輻射。

可惜的是到了晚清之後,中國逐漸與世界脫節,影響力也随之減弱,很多原本的藩屬國淪為了西方列強的殖民地,最重要的文化層面也是以改變。即便後來他們取得了獨立,為了擺脫中國的影響,選擇的是更強烈的抵觸政策,就比如說越南。

越南廢除漢字後仍用農曆,新年還寫春聯,那他們用什麼文字來寫?

在越南的神話體系中,最早的王朝是由鴻龐氏建立的文郎國,鴻龐氏是中國神農氏的後代,從這時開始就已經與中國有關系了。

等秦始皇建立大一統王朝後,立即揮師南下,成功征服百越,由此時起越南屬于中國直接統轄的領土,一直到北宋才脫離中原王朝獨立。

此後越南雖然名為獨立,但實際上仍是對中國稱臣,屬于中國的藩屬國,文化上也一直緊靠中國,用漢字、采用中國的政治制度,連他們的國号‘越南’都是由中國清朝嘉慶皇帝所賜。

不過後來法國殖民者入侵越南,自身難保的大清根本無暇顧及,在1885年中法戰争結束後,清政府與法國簽訂《中法新約》,無奈放棄對越南的宗主權。

越南廢除漢字後仍用農曆,新年還寫春聯,那他們用什麼文字來寫?

法國雖然在越南建立起殖民統治,但幾千年的影響又豈是那麼容易就能完全消除的,越南民間仍然處處可見中國的影子,像上面兩張照片就是法國人殖民期間拍攝,看起來跟中國有什麼差別嗎?

越南人民很多依然是說漢語、寫漢字、用中國曆法、過中國節日等等,不過這一切在越南獨立時改變了。

1945年胡志明在河内宣布獨立,建立起了越南民主共和國,随即宣布廢除漢字漢語。

說起來其實胡志明跟中國的淵源非常深,他本人曾多次來到中國革命,在中國生活了很長一段時間,并且他會說很流利的漢語及粵語,會寫一手漂亮的毛筆字,與我黨上司人也有很好的關系。

按道理來說,胡志明是不應該要廢除漢字的,不過站在他的角度上來講這也不算反常。

因為當時越南國力不強,想要發展必須要掃盲,讓普通百姓學習複雜的漢字漢語,所需要的成本較高,推行起來也困難,是以就用簡練拼音文字代替漢字。

(其實我國的民國時期也有包括魯迅這樣的大學者們認為漢字太過複雜,從國民普及的角度上來說是不利的,應該廢除。而我們現在的台灣字同樣也是出于掃盲、平民化的考慮才大力推行的。)

越南廢除漢字後仍用農曆,新年還寫春聯,那他們用什麼文字來寫?

百年前越南人的漢字春聯

另外越南才剛剛獨立,胡志明等人當然不願意好不容易從殖民者手中脫離出來,轉而又成為中國的附屬。

是以他們才會迫不及待地下令廢除漢字,轉而推行以羅馬拉丁字母為基礎的國語字,其在憲法中規定,隻有會讀寫國語字的公民才有被選舉權,這一舉措讓越南上下都開始抛棄漢字。

按照越南的民俗,在春節他們會吃酸菜、肥肉、年粽,挂幡竿放鞭炮,還有貼紅色春聯。

像飲食還好,做法跟以前一樣,但已經廢除了漢字,越南人又是如何寫春聯呢?

越南廢除漢字後仍用農曆,新年還寫春聯,那他們用什麼文字來寫?

在越南人中,還會寫毛筆字的已經不多,是以也誕生了一個代寫春聯的職業——圖翁,圖翁裡會寫漢字的更是少之又少,大部分都是寫着國語字春聯,但是書寫方式還是按照漢語來寫。

字都是從上往下,而且首聯、尾聯的排列方法也跟漢語春聯一樣,上面兩位年輕人手中的春聯你能看懂是什麼字嗎?

左為:新年幸福平安進,右為:春日榮華富貴來,寓意也一模一樣,字看不懂對吧?人家要改本來也就沒想讓我們看懂。

越南的春聯也是貼在大門口,有些人家還會貼個橫幅,看着是很像,偏偏就不一樣,哎。

越南廢除漢字後仍用農曆,新年還寫春聯,那他們用什麼文字來寫?

越南廢除漢字還有一個很嚴重的印象,那就是如何研究古代史,因為他們古籍中大多也是漢字記載,遇到複雜的字就少人精通了。不知這點胡志明當初是否有想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