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春,時任越南勞動黨(今越南共産黨)中央委員會主席胡志明秘密訪華。
此時正在外出視察的毛澤東,選擇在他的家鄉湖南長沙與這位曾經的老友見面。
老友重逢,分外親切,兩人激動地握手擁抱,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時隔多年,胡志明的妝容樣貌依舊沒變,身上穿着的依然是那身熟悉的米黃色卡其中山裝,身體還是那樣的消瘦;不一樣的是,他那灰白的胡須已經留得很長了!
其實,這并不是自新中國成立以來胡志明的第一次“秘密訪華”,早在1950年1月,胡志明就已經來華進行通路了。
不過,胡志明第一次秘密訪華和這一次訪華,其目的基本都是一樣的,即希望“中國兄弟”能夠伸出援手,幫助越南人民抗擊侵略者。
胡志明第一次來華通路,是為了與中、蘇上司人共同商議越南“抗法戰争”的大計,而這一次秘密來華通路,則是為了“抗美戰争”。
19世紀50年代,拿破侖三世統治下的法蘭西為了開辟新的市場,開始對外實行瘋狂地掠奪擴張政策,一面出兵突尼西亞,一面則将侵略的黑手伸向了位于東南亞的中南半島。
身處中南半島的越南、寮國、高棉三國,蘊藏着豐富的礦産資源,在整個亞洲南部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地位,如果法國人占領此地,便可以此為跳闆,入侵中國南部。
為了達到此目的,法國人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在促使越南國内階級沖突尖銳複雜後,便借口本國傳教士被越南人殺害,于1856年炮轟越南土倫港,伺機挑起侵越戰争。
從1858年到1884年間,法國就對越南發動了三次殖民戰争。
在1883年7月的時候,越南阮朝皇帝嗣德駕崩,由于王位繼承的問題,導緻阮氏朝廷内讧。
法國人借此機會,指揮大軍向京都順化發起了進攻。由于越軍抵抗不力,被迫妥協,并與之簽訂了《順化條約》,承認法國在越南各地擁有駐軍的權利。
到1884年6月6日,法國迫使越南簽訂第二個《順化條約》,越南從此淪為了法國的殖民地。
事實上,關于“法越戰争”中越南屢屢失利,并最後成為法國的殖民地,究其原因,除了法軍具有強大的武器裝備外,最關鍵的還是在于越南社會的落後,以及政治的腐敗。
在法國入侵越南的時候,剛好是越南阮朝最為衰落腐敗的時候,國内階級沖突十分尖銳,統治集團根本沒有能力動員全國人民一起抵禦外侮。
除此之外,軍事指揮上的錯誤,也是導緻越南失利的一大重要原因!
在整個法越戰争中,越南統治者始終處于盲目樂觀的狀态中,愚蠢的認為法國離越南有萬裡之遙,想要在此實行殖民統治,簡直是癡人說夢。
此外,在實際作戰中,又認為敵人海軍實力強大,不敢與之作戰,試圖以單純的防守,來等待戰局發生轉機。
克勞塞維茨說過:“戰争就是迫使對方服從我方意識的一種暴力行為”,而為了達到此目的,戰争的另一方勢必會傾盡全力進行打擊,直到其失去抵抗力。
是以,這種單純防守,而不伺機進攻的戰略戰術,勢必很難取得成功。想通過消極防禦來等待戰局發生轉機,也幾乎不太現實。
更何況在戰争爆發後,越南統治集團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甚至不惜委曲求全,消極防禦,促使投降主義占據了上風,最終使越南淪為法國的殖民地。
但“哪裡有侵略,哪裡就有反抗”,這是亘古不變的道理,越南封建統治集團腐敗無能,但越南人民卻是英明而團結的。
面對法國殖民者的入侵,越南人民同仇敵忾,不畏強暴,在全國掀起了轟轟烈烈地抗法遊擊戰争,堅持抗法鬥争長達80餘年,直到1954年把法國侵略者趕出越南。
為了抗擊法國侵略者,胡志明便于1950年1月前往剛成立幾個月的新中國進行通路,并提出希望能夠得到中方的援助。
盡管當時的新中國百廢待興,國内情況還很複雜,但還是毅然決定向這個“鄰居兄弟”無償提供了累計達幾千億人民币資金和幾百萬噸物資的援助。
最後,越南人民終于成功地将侵略者趕出了家園!
然而,盡管當時的法國侵略者已經被趕走,但越南國内的情況并未有多大的好轉,法國人前腳剛走,美國人後腳就來了。
1954年,越南取得“奠邊府大捷”後,法國侵略者基本被趕出了越南。
同年7月21日,有關結束越南、寮國、高棉戰争的中南半島問題的《日内瓦協定》正式得以簽署。
然而,在此協定中,規定越南将以北緯17度為界,實行南北分治,北方由胡志明上司,南方則由保大帝上司。
這裡的“保大帝”,指的是越南阮朝的第13任皇帝,同時也是越南曆史上的末代君主‘阮福晪’。
很顯然,這裡的北緯17度線,跟北韓半島上的北緯38度線,是如出一轍的。
1955年7月17日,在北韓戰場上慘敗的美國,公然撕毀了《日内瓦協定》,取代法國在越南南方的地位,并支援曾旅居美國的吳廷琰發動政變,廢黜保大帝,當上了總統,建立了所謂的“越南共和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南越”。
從此,整個越南,便向北韓一樣,被分割成為了南、北兩方!
圖 | 吳廷琰
吳廷琰,1901年出生于越南阮朝廣平省的一個天主教家庭,其父吳廷可是越南朝廷的禮部尚書和内廷總管。
1921年,吳廷琰以全校最優的成績,從河内專門用來訓練越南官員的‘公共行政和法律學院’畢業後,在順化皇家圖書館擔任圖書管理者。
自此之後,吳廷琰便長期在法國的殖民政府中任職,其政治傾向日漸明顯。
1932年,保大帝傳回越南,正式宣布親政,吳廷琰便進入到傀儡政府的内閣中,還被任命為吏部尚書。
3個月後,由于吳廷琰向法國人提出建立屬于越南人的議會要求遭到拒絕,便憤然辭職,之後被傀儡朝廷剝奪了一切頭銜,并遭到威脅,還一度被逮捕。
在此後長達十多年的時間裡,越南的反殖民鬥争風起雲湧,吳廷琰的生活過得一度艱難,吳廷琰被迫過起了隐居生活,并一度流亡海外,直到法軍敗走後再度複出。
按照《日内瓦協定》中的規定,1956年越南南北雙方需通過選舉來實作國家的重新統一。
當然,這對于越南人民來說,無疑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但事情卻遠沒有這麼簡單。
1956年7月16日,吳廷琰宣布取消原定于當年舉行的全民選舉,并宣稱:“隻有在完全自由的情況下才是有意義的,因而取消這次選舉是正當的。”
是以,原本已經定好的統一計劃,由于吳廷琰單方面的拒絕,而就此擱淺了。
1959年,南越政府頒布法令,對持不同政見者和公然反對吳廷琰的人民進行殘酷血腥的鎮壓。而這裡的“不同政見”,其實指的就是‘共産主義’。
爾後,越南共産黨中央委員會決定采取武裝鬥争的方式推翻越南共和國,并于1960年12月成立“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
在戰争初期,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一路勢如破竹,經過數月激戰後,已經成功控制了南越大部分地區。
南越政府雖然有美國的軍事援助,但由于其政治太過腐敗,導緻其民心喪盡,根本無法抵禦該陣線的擴大勢力。
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為了維護自身利益,時任美國總統的肯尼迪在決定增加駐越軍事顧問和派遣首批美國特種部隊的同時,下令進行強化的秘密戰。
自此,美國正式參與到越南戰争中來!
經過多年的敵後鬥争,1963年8月28日,胡志明發表了關于越南形勢的聲明,強烈要求美帝國主義勢力撤出越南南方,南越的問題必須由越南南方人民自己解決。
而遠在北京的毛澤東則一直在關注着南越的鬥争情況,就在胡志明發表聲明的第二天,毛澤東便發表了一篇名為《反對美國-吳廷琰集團侵略越南南方和屠殺越南南方人民的聲明》。
該聲明中嚴厲指出:
“吳廷琰是美帝國主義的一條忠實走狗。但是,如果這一條走狗已經喪失了它的作用,甚至成為美帝推行侵略政策的累贅,美帝是不惜換用另一條走狗的,南北韓李承晚的下場,就是一個先例。死心塌地讓美帝牽着鼻子走的奴才,到頭來隻能為美帝殉葬。”
毛主席不愧是一位偉大的戰略家,吳廷琰的下場果然被他言中!在1963年11月的“南越政變”中,吳廷琰被政變軍人逮捕,在将其押送前往軍事總部的途中被處決。
而在此後幾年,美帝安排在南越的傀儡,又接連更換了好幾個,不過它想要以此來遏制北方共産黨力量的決心并未就此減損。
這跟1950年北韓半島的局勢一樣,南北越的戰争,也處于一觸即發的狀态中。
然而,跟北韓戰争初期一樣,美國人并未對越南和中國的聲明太過上心,依舊我行我素,公然策劃發動一系列的軍事行動。
1964年8月,美國策劃了“北部灣事件”,開始不斷向越南增兵,同時對北越進行了大規模的轟炸。
次年3月初,美國又派出3500名海軍陸戰隊員在越南岘港實施登陸,自此,越南戰争正式爆發。同年6月,美國軍隊開始直接同越南人民軍作戰。
圖 | 胡志明
為了抵禦美帝國主義的侵略,1965年,胡志明來到中國通路,毛澤東則在其家鄉湖南長沙會見了他。
其實,毛澤東早已知道越南目前的局勢,于是在會談中就對胡志明說:“胡主席,你來自越南,我在湖南,咱們是一家子嘛!要人有人,要物有物,你說!”
毛澤東的鄉音很重,但胡志明都聽得懂!
因為在胡志明的革命生涯早期,他就曾先後在中國的廣州、武昌、廣西等地參與中國人民的獨立解放運動。
此外,胡志明上司下的越南共産黨,也是在廣州起義、秋收起義、井岡山鬥争等一系列反帝、反侵略鬥争中熏陶成長起來的。
胡志明聽到毛澤東這樣說,十分感動,他向毛澤東叙說了一些關于越南當下的情況,接着便從口袋裡摸出一張“紙條”。
這是一張越南河内以北要搶修搶建12條公路的示意圖。原來,在美國擴大侵略越南的戰争後,越共政府便決定從後方抽調更多的兵力到前線配合作戰。
但由于戰事吃緊,越南國内人力物力嚴重缺乏,是以胡志明隻好将修建公路的重任寄托于中國兄弟。
毛澤東聽後,很爽快地就答應了下來,并讓周恩來去落實這件事!
周恩來對羅瑞卿、楊成武說道:
“這次胡志明主席帶來一張公路圖,要我們幫他修建12條公路。這些公路肯定不能同時并舉,應以作戰需要為主,按輕重、難易、快慢、粗固八字方針考慮安排。由總參謀部挂帥!”
楊成武将軍在仔細觀察了越南北部搶修公路的示意圖後,随即便提出方案:“先派兵8萬,以後視進展情況增減兵力。”
就這樣,胡志明的一張紙條,竟調動了8萬中國大軍!當然了,幫助友好鄰邦對抗侵略者,中國作為大國,自然是義不容辭的。
從1965年6月至1973年8月,中國先後兩批派出了高炮、掃雷、鐵道、後勤等部隊,總計32萬餘人,最高年份達17萬餘人,在越南北部執行防空、作戰、築路、構築國防工程、掃雷及後勤保障等重要任務。
最後,經過長達8年多時間的艱苦奮戰,中國人民與越南人民一起,終于打敗了美帝國主義的侵略。
1973年1月27日,越共、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美國、南越阮文紹政權四方,在巴黎簽署了《關于在越南結束戰争、恢複和平的協定》。
越美巴黎協定簽字後,美軍完全停止了對越南北方的戰争行動,并于同年3月開始從越南南方撤軍。
當年8月,在越南執行“援越抗美”任務的中國支援部隊全部撤回到國内。
值得一提的是,在整個“抗美援越”戰争過程中,我人民子弟兵在戰場上作戰勇敢,視死如歸;在工地上艱苦奮戰,任勞任怨,完美展現出了我人民軍隊的強大戰鬥力和優良作風。
為了越南人民的解放與獨立,為了世界和平,中國支援部隊4000多名指戰員血灑越南土地,有1000多名英勇犧牲的烈士,至今還長眠在越南的山岡之上。
盡管戰争艱苦,但我人民軍隊事事以增進中越兩國人民的友誼為重,堅決嚴格執行“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不拿越南當地群衆的一針一線,愛護越南的一草一木,像對待自己祖國的同胞一樣關心、愛護越南人民群衆。
我人民軍隊所到之處,不僅秋毫無犯,反而還給當地百姓修渠搭橋、治病救人、送書教課,受到了越南人民的熱誠擁戴和大力支援。
以至于胡志明主席還曾多次贊譽我人民軍隊是一支“來時人人敬愛,走時人人想念”的優秀革命軍隊。
文章的最後,讓我們一起為抗美援越的人民子弟兵們,緻以最崇高的敬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