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是新中國最後一位開國中将,活到101歲去世,4子1婿都是将軍

在革命戰争年代,他曾6次負傷,部隊指戰員稱贊他是“能參善謀”的好上司,解放軍原副總參謀長熊光楷将軍評價他“性格豪爽”。

1955年,他因戰功卓著,被授予中将軍銜;1988年9月,解放軍恢複軍銜制後,他又被授予上将軍銜。

1985年國防大學成立,他成了國防大學的首任校長,當時已經71歲的他,毅然擔當起了為共和國培養中進階軍隊幹部的曆史重任。

他就是開國中将——張震将軍!

本篇文章,我們就一起來聊一下張震将軍的故事。如果你也對曆史感興趣,不妨靜下心來讀一讀,也許會有不會一樣的收獲哦。

他是新中國最後一位開國中将,活到101歲去世,4子1婿都是将軍

張震,原名張見生,1914年10月出生于湖南省平江縣長壽鎮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

12歲時,小張震參加了當地的勞動童子團,還被推選為副團長。随後,小張震又參加當地的少年先鋒隊,并擔任宣傳部長,主要負責從事反帝愛國活動的宣傳組織工作。

15歲那年,小張震被鄰居“忽悠”參加了錢大鈞的教導第三師某連。雖然是被“忽悠”來的,但張震也在這裡接受到了初步的軍事基礎訓練。

幾個月後,彭德懷率領紅五軍主力部隊在平江會師,并建立了蘇維埃政府。

張震聽到這一消息後,興奮得不得了。他早就聽說紅軍是一支為窮苦人民打天下的人民軍隊,他厭倦了國民革命軍中的爾虞我詐,腐敗懦弱,幾次想溜出去,但皆因沒有好的歸宿,隻能先屈身于此。

但現在不一樣了,紅軍的到來讓他看到了希望。于是,他便以回家探親的理由跑回了家。而這一去,就沒有再回來。

張震回到家鄉後,毫不猶豫地就報名參加了紅軍,随後被配置設定到特務大隊當宣傳員。而此時的張震,才16歲!

在那個戰争頻繁的年代,紅軍遭受的考驗非常之多,這不,在張震剛參加紅軍後僅3個月,就迎來了他人生中第一次戰鬥。

他是新中國最後一位開國中将,活到101歲去世,4子1婿都是将軍

圖 | 革命戰争時期的張震将軍(左)

1930年,張震所在部隊奉命攻打長沙!

長沙是敵人駐守嚴密的一座大城市,想要将其打下,其困難程度可想而知,單說敵軍陣地外那密布的地雷陣,就非常地棘手。

為此,有人提出采用戰國時期的“火牛破陣”的辦法來突破敵人的地雷陣。

此時,作為尖刀班一員的張震奉命将尖刀綁在牛角上,然後在牛尾巴上綁上澆了煤油的棉花,等到攻陣的時候将棉花點燃,逼着火牛去趟敵人的地雷陣,而張震和戰友們則在後面準備沖鋒。

這種方法,在冷兵器時期的戰國年代也許有用,但現在是熱武器的時代,子彈和炮彈無論是威力還是速度,都要比古時候的弓箭強,是以想通過這種所謂的“火牛”去突破敵人的地雷陣,幾乎是不可能的。

事實也确實如此,這些火牛還沒有沖入敵陣,就遭到了敵人機槍的瘋狂掃射,其結果不言而喻。

随後,張震和戰友們一起沖鋒陷陣,還與敵人展開了肉搏戰,戰鬥進行得異常激烈。

此次戰鬥給張震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後來,他曾深有感觸地說:“戰國時期是冷兵器,現代是熱兵器,時代及條件都變化了,簡單的效仿怎麼能成?”

古人的戰略戰術雖然很經典,但也并非全部都适用。不管是古代軍事也好,還是現代軍事也罷,任何的戰略戰術,都需要符合當下之實際,否則就隻能是紙上談兵,毫無用處。

紅軍之是以越打越強,就是因為擅長總結和學習,如此才一步步走向了強大。

他是新中國最後一位開國中将,活到101歲去世,4子1婿都是将軍

此戰過後,張震又跟随部隊參加了江西臨江鎮的戰鬥!

在此戰中,他3進3出臨江鎮,在戰鬥中總是沖鋒在前,一馬當先,為戰鬥的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

1930年,是張震最高興的一年!

首先,他找到了一支可以托付一生的軍隊;其次,通過一場場戰鬥,讓他學會了很多有用的軍事知識;最後一點,是令他最高興的,他被上級上司介紹加入了共産黨,正式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中國共産黨員。

1931年第二次反“圍剿”期間,時任紅三軍團第五軍第一師第一團4連政治指導員的張震,奉命帶領該連擔任前衛,向盤踞在富田一帶的敵人發起了進攻。

當天大雨滂沱,地面濕滑,張震獨自帶領一個排的戰士冒雨沖在最前面,他邊打邊高呼着:“同志們!英勇沖鋒,奮勇殺敵,為犧牲的同志們報仇!”

在他的鼓舞下,全排戰士同仇敵忾,奮力向敵軍陣地沖去。然而,就在張震沖到敵軍塹壕前時,一顆子彈突然擊中了他的頭部,劇烈的疼痛感使他頓時失去了知覺,一頭栽倒在地。

幸運的是,張震被戰友們救了下來,在經過醫護人員的精心救護之後,很快便痊愈了。

俗話說“傷筋動骨一百天”,更何況還是傷到頭部,就算痊愈,至少也得休息幾個月才行。但張震哪裡等得了這麼久,在後方簡單休息幾天後,又匆匆趕往前線。

但畢竟還沒有真正的痊愈,在行軍中,張震的傷口受到感染,并開始流膿,疼痛遍及全身,讓人心疼不已。盡管如此,他始終沒有掉隊,還跟随部隊參加了一系列的戰鬥。

他是新中國最後一位開國中将,活到101歲去世,4子1婿都是将軍

1933年3月,張震參加了中央蘇區的第四次反“圍剿”戰鬥。草台崗一戰,我紅一方面軍共殲敵八個團,繳獲頗豐。

戰鬥中,時任紅一師師長的彭紹輝被敵人的子彈擊中左臂後倒下,在此千鈞一發之際,張震不顧一切地沖了上去,将彭師長一路背到了隐蔽處。

在戰鬥中,張震不僅敢打敢拼,而且還很機靈,深受上級上司們的喜愛。

次年初,張震被提拔為紅10團3營代理營長,并率部參加了著名的“廣昌戰役”。

在此次戰役中,由于敵我雙方實力太過懸殊,緻使紅軍損失了5000多人,占到參戰總人數的五分之一。其中紅三軍團的傷亡人數,更是達到了2700多人,占全軍團總人數的四分之一。

戰鬥中,張震所在營的工事全部被敵軍打塌,子彈也打光了,情況極度危急。

但他們沒有退縮,全營在張震的帶領下,與敵人展開了激烈的肉搏戰。幾輪戰鬥下來,全營原有的140多人,打得隻剩下了20多人。

此時,張震和戰友們都殺紅了眼,準備再次向敵人發起進攻!然而就在這時,上級突然來了指令,讓他們趕緊撤出戰鬥,張震隻好帶着戰士們撤出陣地。

不過,撤出來的張震并沒有得到休息,剛轉移出來的他,就奉命帶領一個連去支援兄弟部隊,途中又與100多名敵軍發生了激戰!

戰鬥中,張震的右臂不幸被子彈擊中,加上他又發了瘧疾,團部不得不将他送往後方醫院進行治療。

他是新中國最後一位開國中将,活到101歲去世,4子1婿都是将軍

圖 | 張震将軍(上将)

在張震住院期間,黃克誠将軍去醫院看望傷員時,還特地和他細聊了一番!

黃克誠見到張震後,問道:“你就是張震嗎?”張震點了點頭。

黃克誠接着說道:“你在前線不但打仗勇敢,而且還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小夥子了不起啊!”

得到首長的肯定,張震害羞地笑了一下。張震由此受到了黃克誠将軍的青睐,後來還被調到第十團任作戰參謀,從此便逐漸晉升,一直做到八路軍的總參謀。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中央主力紅軍為了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包圍追擊,被迫實行了戰略性轉移。二萬五千裡長征,就此拉開了序幕!

而此時傷勢還未痊愈的張震,也不得不跟随部隊轉移!

在長征期間,張震被任命為紅三軍團第4師第10團通信主任,主要負責通信聯絡、設防和宿營時布置警戒的工作。

在紅軍突破敵人的第一道封鎖線後,張震因患瘧疾,加之傷口又沒有痊愈,每天高燒不止,無法正常行走,隻能躺在擔架上。

長征是非常辛苦的,就算身上一點負擔沒有也很難行進,更别說還擡着個人了。張震為此感到很不安,傷口稍有好轉,他便掙紮着要自己走,無論戰友們怎樣勸說,他就是不肯上擔架。

如果隻是單純的行軍那也還好,但敵人總是襲擾不斷,紅軍戰士們除了要應對複雜的環境,以及饑餓的現狀之外,還必須得突破敵人的一道道封鎖線。

其艱難程度,不是用幾段文字就能說清楚的,非親身經曆者不能深切體會此種艱難!

他是新中國最後一位開國中将,活到101歲去世,4子1婿都是将軍

紅軍順利抵達陝北後,張震被任命為紅一軍團第4師第12團參謀長,先後跟随部隊參加了吳起鎮、直羅鎮等地的戰鬥,以及東征和西征等諸多戰役,立下了赫赫戰功。

1937年抗日戰争爆發後,張震被任命為八路軍駐晉辦事處參謀、科長,之後又奉命前往豫南确山竹溝鎮建立新四軍遊擊支隊,并出任參謀長。

1939年,張震奉命率領所在遊擊支隊揮師東進亳州、永城等地,開辟豫皖蘇區。

而在這一年中,張震和戰友們幾乎沒有閑暇休息的時間,幾乎每五六天就會有一次較大的戰鬥,小戰鬥更是不計其數。對于這一時期,用将軍的話來說就是:“橫戈馬上行”。

次年,遊擊支隊奉命改編為新四軍第六支隊,由張震出任參謀長,部隊發展到了一萬七千多人。該部在與黃克誠部會師後,正式組建為八路軍第四縱隊,張震任總隊參謀長。

之後,張震指揮第四縱隊在闆橋與日僞軍展開了激烈的戰鬥,殲滅敵軍千餘人,還創造了用機槍打下日軍飛機的範例。

“皖南事變”後,張震被任命為新四軍第四師參謀長兼淮北軍區參謀長,協助彭雪楓和鄧子恢等率部粉碎日僞軍對淮北蘇皖邊區的“掃蕩”計劃。

之後,彭雪楓同志在揮師西進,收複豫皖蘇根據地時壯烈犧牲,張震奉命接替其指揮部隊繼續戰鬥。

後來,張震率領部隊參加了砀山南戰役和寶山戰役。在寶山戰役中,殲敵3600餘人,繳獲頗豐。

到本年底,經過幾個月來的艱苦奮戰,張震所部共殲滅日僞軍達13000餘人。之後,張震又被任命為新四軍第四師第11旅旅長及淮北路西軍分區司令員。

他是新中國最後一位開國中将,活到101歲去世,4子1婿都是将軍

1945年2月中旬,張震率部在蕭縣與日僞軍作戰時,一顆子彈擊中了他的右臂,經過簡單包紮後,又繼續指揮作戰,直到取得完全勝利。

然而,由于沒有及時取出彈頭,也沒有進行有效治療,這顆子彈就這樣留在了他的手臂中,長達十年之久。将軍如此毅力,不得不讓人為之折服。

解放戰争爆發後,張震先後出任華中野戰軍第九縱隊司令員兼政委、華東野戰軍副參謀長、第三野戰軍參謀長等職。

1946年夏,蔣介石出動百萬軍隊,向我各解放區發動了全面進攻。

這年7月,蔣介石指令58個師的正規軍連同保安部隊總計50多萬人,向華東和山東解放區發動了進攻。

兵來将擋,水來土掩!國民黨軍來勢洶洶,中央立即做出部署:指令時任華中野戰軍第九縱隊的司令員張震立即率部與山東野戰軍主力會和,并在陳毅司令員的統一指揮下,從淮北到蘇北,先後發起朝陽集、兩淮等戰鬥,一舉粉碎了敵人的陰謀。

此役,我軍大獲全勝,僅在宿北大戰中,就殲滅敵軍兩萬多人,繳獲無數。

之後,張震又馬不停蹄地率部北上參加魯南戰役,在此役中,又殲滅敵軍五萬多人。

但這還沒完,在接下來的孟良崮戰役中,張震率部阻擊西援的國民黨第七軍,保證了兄弟部隊全殲敵74師,擊斃敵師長張靈甫。

在這之後,張震又率部先後參加了豫東會戰、開封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上海戰役等諸多戰鬥,為解放全中國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在這一系列的戰役中,最讓張震印象深刻的,還是解放上海的戰役。為何呢?

他是新中國最後一位開國中将,活到101歲去世,4子1婿都是将軍

按照張震将軍所言:上海戰役,是他經曆的最複雜的一仗,因為這不單單隻是軍事戰,還是政治戰、經濟戰和外交戰。

解放上海的戰役發起後,為了盡可能地減少戰争給這個豪華大都市帶來的損失,使其能完整地回到人民手中,張震和司令部機關進行了反複的研究。

他們先是做足了大軍進入上海的準備工作,閱讀有關上海的大量調查資料,其中包括像建築、工廠、水電設施、人文等等,然後再制定出相關的作戰計劃。

張震将軍回憶道:為了保護這個大都市,他們須盡可能地将城中的敵人引出來打。此外,部隊進城後,不準使用火炮等重武器,以免損壞城中的建築物。

最後,經過16天的艱苦鏖戰,于1949年5月27日,上海正式宣布完全解放,這座國際性的大都市,又重新回到了人民的手中。

新中國成立後,張震先後任解放軍總參謀部作戰部部長、第二十四軍代軍長兼政委、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副院長等職。

1953年5月,張震奉命率領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二十四軍入朝參戰,并先後率部參加了夏季反擊戰役第二次進攻作戰、金城進攻戰役,指揮大大小小戰鬥40多次,殲滅敵人一萬多人,真正打出了國威、軍威。

1955年9月,張震被授予中将軍銜,1988年解放軍恢複軍銜制後,又被授予上将軍銜。

1985年國防大學成立,由張震出任校長,而此時的張震已經是71歲的高齡了。但将軍老當益壯,毫不猶豫地擔當起了為共和國培養中進階軍隊幹部的曆史重任。

他是新中國最後一位開國中将,活到101歲去世,4子1婿都是将軍

圖 | 1985年,張震将軍在國防大學成立授軍旗典禮上

1992年,此時已經78歲的張震,經鄧小平建議,出任軍委副主席,正式擔任起加強人民解放軍的建設重擔。

老将軍一生勤勉,在戰場上,他英勇奮戰,不畏生死;在崗位上,他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從不計較個人得失。

有一次,将軍來到廣州軍區某部視察,當時部隊上司特地為他的到來準備了一場軍事演習,戰旗飄飄,炮聲隆隆,場面甚是壯觀,簡直就是一支威武之師。

但将軍心裡很清楚,這種演習,不過是事先彩排好的罷了,表面是好看,但卻看不到實質。

是以,将軍在看完開頭之後,便站了起來,對陪同的部隊上司說道:“你們繼續演習,我到連隊去看看!”說完,将軍便離場而去,直奔基層連隊。

老将軍為人剛正不阿,從不喜歡别人對他搞“表面文章”,因為他深知:對于部隊來說,明面上是什麼樣,背地裡就得是什麼樣,應該實事求是,反對形式主義。

不過,老将軍每次下部隊視察的時候,都有一套專門對付形式主義的絕招!他先是在會前講一段笑話,等到與會的部隊上司放松警惕之後,再見縫插針地提問題。

而他所提的問題,往往都是一針見血,經常使得那些弄虛作假者原形畢露,無地自容。

有一次,将軍到駐港部隊大渡河連去視察!視察途中,他突然問該連的司務長:“一個雞蛋有多重?”

司務長回答道:“一兩左右。”将軍接着又問道:“最大的雞蛋有多少克?”司務長答道:“70克左右。”

“那最小的呢?”答:“50克左右。”

聽完司務長的回答,将軍很滿意,他笑着說:“這個司務長行,他上街買過菜。”衆人聽後,都笑了。

而在這笑聲背後,是衆人對将軍這種認真,務實的精神的敬佩。

他是新中國最後一位開國中将,活到101歲去世,4子1婿都是将軍

圖 | 張震将軍下部隊視察

對于張震将軍,很多人也許隻知道他的赫赫戰功,以及他剛正不阿、實事求是的治軍、為人的态度,但殊不知,老将軍對待子女的教育也非常地令人敬佩。

老将軍給家人定了3條家規:

1. 任何人任何時候,都不能打他的旗号,不許透露與他的關系,更不許利用他的影響搞特殊。

2. 不允許接受任何機關和個人送的禮物,以及特殊照顧。

3. 不允許坐公家配給他的車輛,更不許變相的賭博等等。

有一次,湖南平江縣鄉政府準備給将軍父母的墳墓進行修繕,将軍聽說後,親自寫信給當地政府:“不許占鄉親們一分地,不另立墓碑。”

不僅如此,将軍還讓子女們要經常回家鄉去拜訪那些老紅軍,老赤衛隊員,真正感受紅軍的優良傳統和作風。

而也正是在老将軍身體力行的教育下,他的四個兒子都成長為了共和國新時期的将軍!其長子張小陽、次子張連陽、四子張甯陽都是少将,三子張海陽的軍銜最高,為上将。此外,他的女婿也是一名少将!一家出了六位将軍,着實讓人羨慕不已!

2015年9月3日,張震将軍在北京病逝,享年101歲。值得一提的是,老将軍是1955年同批的開國中将裡,最後去世的一位。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罷了!最後,讓我們一起為開國中将張震将軍,緻以最崇高的敬意吧!

他是新中國最後一位開國中将,活到101歲去世,4子1婿都是将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