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雲“相由心生”,一個人内心的想法總是會有意無意地從表象上展現出來,有的人觀察細緻是以能夠洞察他人的心思,也有的人城府深重不會暴露一絲一毫
。
兩軍對壘,一舉一動都要随時彙報,為的就是提前預判心理猜測下一步的動向然後做出防範,但是對面就會撒出煙霧彈隐藏自己的想法意圖,以期來迷惑對手。
這種博弈其實看起來是非常有意思的,鬥智鬥勇才能展現出人的智慧,可是有這樣一個國家竟然把自己的意圖主動暴露地徹徹底底,這個國家是誰呢?
就是越南,如果你仔細觀察越南出版的地圖就會發現越南總是把寮國和高棉的國土規劃到越南的版圖中,
似乎對這兩個國家有着深深的執念,可是為什麼越南隻對這兩個國家有執念呢?

這樣的執念起因又是因何而起呢?
越南簡介
越南的地理位置非常獨特,它的北邊與大陸廣西雲南接壤,西邊又是與寮國和高棉的交界處,從地圖上看越南國家就像是一條狹長的溝壑,
中國有五十六個民族,而越南有着五十四個民族,其中京族占據的人口數量最多。
越南其實在古代就與大陸有很深的曆史淵源,而對越南的稱呼也幾度變遷,
從漢武帝時期的
“交趾”
到唐朝時期的
“安南”
最後到清朝時期的
“越南”
,完全可以說越南的由來與大陸有很大的關系。
其中最能夠說明這一事實的就是當初的越南統治者阮福映統一越南後想更名為“大越”,國号為“南越”,但是當他把這件事上交到宗主國也就是大陸清王朝時,
嘉慶帝則認為曆史上的南越涵蓋了大陸的廣西等地,是以與字面意思不和而否定,并将“南越”更改為“越南”。
直到近代時期的越南領袖胡志明在1945年建立新國家時同樣采取使用“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一名。
越南走向現代化國家的路線幾乎與大陸是一樣的,
從1850年開始法國逐漸開始入侵越南,而那個時候的越南仍然尊稱我們為宗主國并且希望當時的統治者清王朝派兵抵抗。
可是那個時候我們還沒能意識到法國軍事實力的強大,他們用船堅炮利的現代化武器将清王朝派去的馮子材等人所率領的黑旗軍打得落花流水,這次戰争在當時的國力對比下結局是顯而易見的。
1885年清王朝被迫與法國簽訂了《中法新約》,
條約最重要的意義就是讓清王朝主動放棄對越南的宗主權,因為法國要把越南變成他們的殖民地
,除此之外,法國強大的軍隊順帶把高棉和寮國也都收拾了。
現在地圖上整個一片東南亞區域在當時幾乎都成了法國人的殖民地,當年我們國家遭此大難時湧現了無數的先輩外出學習為國家找到一條出路,越南雖然不如我們國家但還是有幾位有識之士的。
阮愛國,也就是後來的胡志明去了海外學習先進知識并且接觸到了馬克思列甯主義,這對他和他的國家來說無異于救命的良藥
,
1930年的阮愛國在大陸香港成立了越南共産黨。
随後開始長時間地發展壯大,并且耐心地尋求機會,
終于在1940年日軍入侵越南的時候,阮愛國知道能不能把國家從帝國主義手中救出來就看這一次了,阮愛國帶領所有的共産黨人回國掀起了這場反抗侵略者的戰争。
胡志明
經過長達五年的艱苦鬥争,終于将日本侵略者趕出了領土,而胡志明在北方河内宣布獨立,被稱為“北越”,而依然掌控“南越”的法國人決定入侵北越,雙方曆經長達九年的戰争。
直到1976年越南南北統一宣布成立了“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三國鼎立
原本重新在廢墟之上建立新生國家的越南會安安心心與人民休養生息,可令衆人沒想到的是,
從抗日戰争再到抗法戰争,甚至美國的介入都沒能阻止越南的建國,這樣的戰績似乎讓越南一度驕傲自大
當年以越南自身的實力根本就沒有資金來武裝自己的軍隊,而他們的求助信從赤道附近飛往北極圈附近的蘇聯,可就算他們願意幫助越南,光是來回的運費就是一大筆支出。
而當越南向大陸求助時,大陸幾乎沒有思考就答應了越南人民,其一在古代越南是我們的屬國,其二,兩個國家所經曆的獨立戰争都深有體會,
其三,作為與大陸國土接壤的友鄰我們向來願意伸出援助之手。
越南之是以能夠打赢除了自身艱苦卓絕的精神外最重要就是中國無償援助了一大批蘇式裝備和繳獲的美式裝備。
而那時的越南認為在東南亞這片沒有法國人,沒有日本人,沒有美國人的土地上越南人理應比寮國高棉這些國家高出一個檔次。
于是在1979年,越南一直不安分的内心迎來了機會
,高棉當時的統治階級是隻存在了五年的“紅色高棉”,他們的統治讓整個高棉民怨沸騰,
而越南則趁此機會進軍高棉,妄圖在地圖上把高棉加入到越南的版圖中去。
可我們還是低估了越南人的野心,越南人把紅色高棉趕出高棉後扶植了傀儡勢力韓桑林并且同時向寮國出兵,
如果僅僅是這樣還不足以讓中國有所行動,可越南竟然在南方大規模地驅趕在越華僑。
越南統一後驅趕大陸僑民
1979年,大陸發動了對越自衛反擊戰
後來的結果大家都知道,由我們的開國上将許世友為總司令,十萬大軍兵分三路最遠推進了越南一百多公裡的國土面積。
直接将大炮架在了能夠射擊越南首都河内的山頭上
,而這場戰争的目的也已經達到了,因為我們本就是奔着懲罰越南軍隊去的,打到你們國家首都的門口再撤兵,這樣的霸氣除了收複領土外也帶了一些殺雞儆猴的意思。
而最可笑的是與越南軍隊作戰期間繳獲的武器裝備幾乎全部都是我們國家當初援助的
,現在全部收回什麼也不留給越南,而面對兵臨城下的中國軍隊時,越南軍隊的士氣一落再落,連城門都不出。
而得知我們要撤軍後,越南政府立刻下達了全國動員令誓死抵抗到底。
其實在古代我們國家也是這樣面對附屬國的,有敢挑釁的,就出動大軍一路殺到王城面前然後再撤兵,一是懲罰你老老實實地做好附屬國,二是警告統治者小心人頭不保。
經過這次戰争後,上司人黎筍沒過多久就去世了,
而“親華派”的長征武元甲等人重新奪回權利,在他們上台後馬上調整外交關系
,從高棉寮國撤兵并且與中國關系正常化。
而越南妄圖把高棉和寮國收入囊中的想法也就此付之東流,一直到現在寮國越南高棉都是“三國鼎立”的局面。
為什麼有這樣的執念
說是執念,倒不如說是野心。
就像人與人之間的高下之分一樣,國與國之間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進行競争,當初越南寮國高棉都是法國人的殖民地,可是在越南看來,你們倆個國家連一點還手之力都沒有,我好歹還打赢了。
是以在越南人看來寮國和高棉是弱國,雖然越南完全沒有意識到曾經它也是被殖民的國家之一,
可驕傲自大的越南總是覺得自己要比寮國和高棉高出一頭,這樣奇怪的優越感讓越南越來越不願意與寮國和高棉相提并論。
雖然他們三兄弟都是曾經的受害者。
而且依照當時的曆史來看,英國将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發展成為了殖民地,為了便于管理就決定将它們合并為“英屬印度”,同樣的情節同樣的數量,
法國把寮國、高棉、越南三個國家作為殖民地。
可是遠在大洋之外的法國又該如何管理呢?
于是法國人效仿美國人把三個國家合并起來并稱為
“印度支那聯邦”
,而這個由三個國家組成的聯邦國家的首都就設立在越南的河内。
我們上面說過越南被殖民地統治了八十年,
可以說這八十年内在這三個國家出生的一代又一代的人民一直都認為寮國高棉和越南是一個國家
,因為這一代人中的部分人從出生到去世可能都生活在被殖民的時代。
是以很多群眾的思想一直認為三個國家是一個整體,可是從人口數量來看,越南擁有将近六千萬的人口,而高棉和寮國在當時一個隻有三百萬,一個隻有六百萬,這樣實力懸殊的越南怎麼可能甘心與它倆相提并論呢。
是以經過獨立戰争後的越南,第一步考慮的就是如何把這兩個國家納入到自己而定版圖中去,最不濟也得弄個什麼聯盟,
畢竟法國人美國人日本人都是我們越南打跑的,你們倆個國家什麼用都沒有還擁有那麼多領土。
但是人家兩個國家也不傻,好不容易從所謂的聯邦國家中脫離出來,再回去那不就是闆上釘釘的氈魚嗎,這才有了後來的越南出兵寮國和高棉。
其實按照越南最初的計劃來說,
越南的軍隊經過長達三十年的戰争生涯其戰鬥力還是非常可觀的,而對比寮國和高棉的軍隊,越南軍隊在他們眼中簡直就是戰神一般的存在。
假如說越南最後成功了,那麼東南亞地區會發生什麼情況?
一個擁有不菲國土面積和人口的國家,一個擁有大量資源和開放港口的國家,最重要的是這個國家還敢和美國日本等強國叫闆,
這樣的國家無疑對于我們國家已經有了一定的威脅性了。
剛好越南驕傲自大占領了中國的領土,那就挺好,
讓我們強大的中國人把寮國和高棉心中的戰神給打趴下,并且教育教育它該怎麼跟大人說話,
也正是因為1979年的對越自衛反擊戰,一舉粉碎了越南人的吞并計劃。
導緻越南現在仍然對寮國和高棉念念不忘
,畢竟當年隻差一點就可以将國土面積擴大數倍,唯一可惜的一點就是招惹了中國,不然現在的越南可能也是一個強國。
現在來看,說是自不量力也好,沒有自知之明也好,越南的執念在那個時候沒有成功的話,估計在現代更加沒有機會了,
隻能帶着這個執念,自欺欺人似的把地圖上的寮國高棉歸為越南罷了。
換句話說,就算越南成功了也不足以對大陸造成威脅,當年能把大炮架到首都門口,如今的中國一樣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