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50年一位广东妇女指着报上的越南领导人胡志明:这是我的丈夫

作者:铭苏先生

1950年5月19日,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大日子,这一天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舟山群岛。而对于一个普通的年过不惑之年的广东妇女而言,这一天显得格外激动和难忘。

一双布满岁月痕迹的妇人之手,翻着《文汇报》,报纸上有一则关于越南民主共和国的领导人胡志明的报道。报纸上胡志明的照片,已不再年轻的样子,看上去有点眼熟。

妇人读着报道,了解着这位越南伟人的生平事迹,她深锁眉头,越看越激动,盯着报纸上胡志明的照片端详了一遍又一遍,突然红了双眼,哽咽着:这不是李瑞,我的丈夫吗?

1950年一位广东妇女指着报上的越南领导人胡志明:这是我的丈夫

老少配+跨国婚姻

1905年10月,广东省广州市的曾开华一家喜得千金,取名叫做曾雪明。曾开华曾长期在美国檀香山经商,给自己的子女们创造了一个殷实的家庭环境,再加上他为人开明,并没有剥夺小女儿雪明的教育资格。学明在7岁时便去私塾上学,后又去了学校读小学。

在曾雪明10岁时,父亲病逝了,这对曾家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她13岁时,便去了姐姐曾雪清开的医务所学习做助产士,16岁时又跟着姐姐到广州市东山育婴院做护士。

1923年,姐姐曾雪清见妹妹勤奋好学,便决定资助妹妹去番禹高小读书。不幸的是,姐姐在第二年便病逝了。

之后,曾雪明做了一个决定,去广州保生助产学校读书。从学校毕业后,她便到广州罗秀云医务所任助产士。那年,曾雪明刚刚20岁,花一样美丽的年纪。

1950年一位广东妇女指着报上的越南领导人胡志明:这是我的丈夫

20世纪20年代的广州,正处在中国大革命浪潮的中心,何香凝、邓颖超、蔡畅等先进的中国女性,在广州开办了妇女运动演习所。深受革命思想影响的曾雪明,也时常跑去听演讲,参加活动,还和年纪相当的邓颖超、蔡畅成为了好朋友。

1925年的一天,曾雪明兴致勃勃地去妇女运动演习所找蔡畅,兴趣相投的人热情地讨论着,还有些意犹未尽。

不过时间不早了,曾雪明不得不离开。就在楼梯转角处,她碰上了一个年长的男人迎面而来,吓了她一跳。出于礼貌和修养,她赶紧收拾好心情,浅笑着礼让对方。

男人立在楼梯口,望着年轻貌美又活力四射地远去的女孩儿背影,久久之后回过神来,走进妇女运动演习所。他和蔡畅寒暄一番后,便好奇问:“刚刚从这里出去的姑娘是谁?”

蔡畅说:“曾雪明,医院的护士。”

1950年一位广东妇女指着报上的越南领导人胡志明:这是我的丈夫

蔡畅简单地介绍着曾雪明,却发现眼前的男人有点不对劲儿,那是男人在遇到自己喜欢的女人时才有的样子。

蔡畅在法国勤工俭学了多年,为人开明热情,便随口一说:“李瑞同志,你是不是看上那个姑娘了?”

被人看穿心思的李瑞有点不好意思,但绝不扭扭捏捏,毫不掩饰自己对曾雪明的一见钟情。

蔡畅明了,心中有数。

李瑞在莫斯科东方大学毕业后,受共产国际派遣任苏联派往中国的顾问团鲍罗廷的翻译,是1924年11月来的广州,如今已经35岁了,还是孤家寡人一个。

蔡畅和李瑞是多年老友,这还得从她法国留学说起。

李瑞的本名叫阮必成,1890年出生在越南,他的父亲以教书为生,在良好的家教下,阮必成说得一口流利的汉语官话,也会讲粤语。1912年,阮必成以海员的身份出国,游历了法、英、美等多国,靠做一些杂役维持生活。1920年加入了法国共产党,成为越南的第一个共产党人。在法国期间,阮必成和在法国勤工俭学的周恩来、李富春、蔡畅等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1950年一位广东妇女指着报上的越南领导人胡志明:这是我的丈夫

后来,阮必成去了莫斯科,改名为李瑞。

蔡畅也希望好友能幸福,于是和邓颖超一起当起了“红娘”。

曾雪明没想过“转角遇到爱”的故事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当得知李瑞的心意后,年轻女孩儿其实是有顾虑的:一、李瑞已经35岁了,而自己才20岁,两人有15岁的年龄差;二、李瑞是越南革命党人。

不过,有信赖的好友蔡畅和邓颖超做媒,曾雪明也很好奇李瑞这个人。经过了解,她也喜欢上了那个大她15岁的越南人。

虽然曾雪明受过不错的教育,不过在当时自由恋爱的女性毕竟是少数,于是她就将李瑞带到自己的二哥曾锦湘的面前,让其参谋参谋。

曾锦湘早年留学美国,见识广,而且和孙中山先生也是故交。通过和李瑞的一番促膝长谈后,曾锦湘认定李瑞是一个谦朴务实、自信热情、远见卓识的人,而且李瑞还会七国外语,着实让人佩服。

曾锦湘代表曾家同意了小妹曾雪明和李瑞的婚事。

1950年一位广东妇女指着报上的越南领导人胡志明:这是我的丈夫

1926年,曾雪明和李瑞在广州正式举行了婚礼,蔡畅、邓颖超作为证婚人、媒人主持了婚礼。婚礼很隆重,两位新人也很开心。

李瑞很疼爱自己气质高雅的小娇妻,两人婚后生活得很幸福甜蜜。在李瑞的影响下,曾雪明的革命思想觉悟也提高了不少,1926年6月至12月她在妇女运动讲习所中整整学习了半年,后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6年底,曾雪明怀孕了,盼望着做父亲的李瑞也喜上眉梢。

然而,有一个人却高兴不起来,那就是曾雪明的母亲梁氏。梁氏一生共生了10个儿女,然而多数都病逝,只有二儿子曾锦湘和小女儿曾雪明在世。女人生儿育女虽然是常事,但经历过那么多子女离世的痛苦之后,梁氏不愿再让自己的小女儿冒着生命危险生孩子。

于是,梁氏请求着女儿打掉孩子。

李瑞苦苦相求,可母命难违,曾雪明想着自己还年轻,还能再为丈夫生儿育女,最终含泪选择舍弃了肚子里的孩子。

分别成了永别

李瑞虽伤心难过,但也能体谅自己的岳母和妻子,想着以后还会有孩子的。

1950年一位广东妇女指着报上的越南领导人胡志明:这是我的丈夫

哪知,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政变”,彻底背叛革命,大肆捕杀共产党人。李瑞按共产国际的指示,要随苏联顾问团经武汉转上海,然后到海参崴,再去莫斯科。然而,李瑞却不能带上自己新婚不久的妻子。

和丈夫分别的曾雪明很恐慌,她以前认识的革命同志相继被捕或者转移,自己又没法和李瑞联系上,于是只得回母亲的所在地顺德县勒流圩余家园当助产士。

没过多久,母亲患病,曾雪明不得不辞职照顾母亲,直到其病愈后,便去了顺德乐从群安医社任助产士。

曾雪明苦苦打听着丈夫的消息,盼着丈夫的归来,可都没有结果。

有一次休假回母亲家时,曾雪明刚好遇到一位勒流圩的女教师黄雅雄,得知丈夫李瑞曾经从上海寄了一封信到勒流圩余家园,有一个叫余博文的人代收了信,他不但没有转交信件,反而拆了信,给人传看,然后把信给撕了。

曾雪明听到这个消息后,伤心又气愤,幸好,从黄雅雄那里得知,丈夫李瑞平安无事。

1950年一位广东妇女指着报上的越南领导人胡志明:这是我的丈夫

不过,有一件事却深深地刺痛了她,李瑞在信中约定了日期让她赶到上海一同出国。而此时此刻,约定的时间早已过去,她不能和丈夫一同出国了。

如果曾雪明不知道那封信的存在,她还可以傻傻地等待。可是她知道了那封信,却因某人的过失导致了她无法与丈夫团聚,想起来心里就会难受得堵得慌。

1929年12月,李瑞去了香港,化名宋文初。1930年2月,他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亲自在香港九龙组织成立了越南共产党。

1931年6月,在香港的宋文初被港英政府逮捕了,关押在维多利亚监狱。他找到了曾雪明的群姐,群姐请律师帮他打赢了官司。

曾雪明从群姐那里得道宋文初就是李瑞的消息,专程跑去香港见丈夫,可是未能如愿,并没能见到丈夫,只得伤心离开香港。

曾雪明是一个重情义的人,因为群姐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丈夫,后来群姐穷困潦倒时,她也尽力帮助其渡过难关。

自此,曾雪明就未打听到过丈夫的消息。可是,她却一直等着丈夫,等着她来接她。等待是一件幸福的事,因为心怀期待,可等待又是一件残酷的事。在苦苦等待中,她时常会后悔,如果当时没狠心打掉自己和李瑞的孩子,那么她还有所依靠,陪着孩子长大的同时等着丈夫归来,或许,就不那么辛苦了。

杳无音信地等待,一等就是近20年。

一生等待

1945年9月,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越南的领导人是胡志明。

1950年一位广东妇女指着报上的越南领导人胡志明:这是我的丈夫

因为丈夫是越南人,曾雪明免不了会关心着邻国大事,或许曾也听过胡志明的事迹,但是她始终不能将越南国父与自己的丈夫联系起来。直到1950年5月19日,在《文汇报》上看到胡志明的肖像和生平事迹的文章后,她才意识到自己十几二十年等候的人竟然是越南的国家领导人。

胡志明就是自己的丈夫李瑞。

本名阮必成的越南人,他用过很多化名阮爱国、李瑞、宋文初、胡光、平山......直到1942年8月,他在中国广西德保县被国民党逮捕前才正式使用“胡志明”,而这个名字也伴随着他的后半生,一直没变过。

激动不已的曾雪明为了证实自己的想法,曾三次给邓颖超写信,然而都没有任何回音。转而她给越南驻中国大使馆及胡志明本人写信,也都石沉大海。

曾雪明并未放弃,1955年2月及6月,她再次给胡志明写信,可是依旧没有回音。

曾雪明是胡志明的妻子一事在广州医务卫生界传得沸沸扬扬,有人觉得她在撒谎,于是在1958年有关部门致函全国妇联主席蔡畅。蔡畅复函广东省委,肯定李瑞就是胡志明的化名,也证实了曾雪明和化名李瑞时的胡志明的那段婚姻。

然而,因为曾雪明只是一个基层医务工作者,并不是职业革命者,如果提出与越南最高领导人胡志明重建家庭的话,会有很多障碍。

而胡志明一直以为自己的妻子已不在人世,而为了革命事业,再加上种种原因,他一直未再娶妻,这曾让世人一度以为他一生未曾结过婚。

曾雪明证实了自己的丈夫还活着,而且是越南人民敬仰之人,她很欣慰,似乎也放下了他们两人的那段婚姻。虽然如此,但他的丈夫永远活在她的心中。

1950年一位广东妇女指着报上的越南领导人胡志明:这是我的丈夫

1969年9月2日,胡志明逝世。听到这一消息后,曾雪明悲痛不已,在自己住的地方的南墙上挂了胡志明主席像,相框上披上了一层黑纱,遗像前设了香烛台,常常站在遗像面前发呆。她苦等了一生的人,先她而去,不知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光,会想起她这个曾经的妻子与否?

曾雪明一生都在等待,盼着丈夫。然而时过境迁,丈夫是越南的最高领导人胡志明,而她似乎还在原地没变,除开岁月留在脸上的痕迹,似乎一切都没变,她对丈夫的忠诚和爱也一直未变。

曾雪明活到86岁,不曾再婚过。她用一生书写了一个关于因爱而等待的故事,不完美,但对于她来说应该是一件美好的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