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小吃馄饨,大叔我在這裡找到了童年的馄饨口感,國小的時候門口有一家馄饨店,是夫妻倆開的,男的勤快的捶打着肉,女的用肉快速的包進面皮裡,很好吃的口感,裡面的餡是一體的,稍稍的,一口一個很舒服!

現在才知道原來叫扁食,搬家後我找了好久的馄饨店,都吃不到那時候的口感了,不過竹升面上的大蝦馄饨也好吃。馄饨古老的傳統風味小吃,南北均有, 至今最少也有一千五百年以上的曆史了。北京街邊的馄饨攤兒,提溜滑的薄皮兒上,裹着一點餡兒,香菜蝦米一樣不少,講究的是一個燙兒字,入嘴後的馄饨用舌頭吹着氣,薄薄的餡兒中帶着肉的香氣,一口下肚,甭提多暖和了。
真正把馄饨發揮到極緻的還是上海,弄堂裡的馄饨攤兒滋味更是印象深刻,小馄饨,大馄饨,餡兒的種類七八種,竟也能根據四季時令的食材做到餡兒裡,馄饨形狀如元寶,一個個活靈活現,皮韌久煮不爛。在上海,最大的好處是,無論多晚,總有一家馄饨店營業,點一碗馄饨絕對是宵夜最好的選擇。
一張面皮,一勺餡料,一折一捏間,就做成了簡簡單單的一隻馄饨;有趣的是,小小一隻馄饨,在大江南北不同食俗的影響下,竟也發展出了不同的名字與特色。話不多說,今天大叔下廚房教你做羊肉餡馄饨,希望你吃得開心~
羊前腿 高筋面粉 白菜 蕃茄(凍) 白菜(凍) 蔥 姜 香菜 料酒 醬油 五香粉 鹽 花椒油 食用油
1、首先羊前腿剔出骨頭 肉剁碎 加料酒 蔥姜末 五香粉 醬油 鹽 花椒油 食用油 順時針攪拌上勁 腌制30分鐘 羊骨頭放入阿迪鍋中 加料酒 姜片 花椒 桂皮 香葉 鹽 水 啟動“煮肉鍵”高筋面粉加水攪拌成絮狀 和成面團 加蓋醒置30分鐘;
2、然後大白菜洗淨剁碎 攥出水分 加到羊肉餡中 拌勻壓實 取塊面團 擀成薄餅 切成菱形塊 肉餡放入菱形面皮中 折成三角形 兩條邊用手捏實 下面的兩個角疊加捏實 冷凍的蕃茄去皮切碎 蔥切段;
3、最後炒鍋放油燒熟 爆香蔥花 郫縣豆瓣醬 加蕃茄炒至出汁 倒入烀羊骨頭的湯 燒開 加入冷凍的白菜 湯燒開後 放入馄饨 加蓋煮5分鐘 加鹽調味 淋入花椒油 撒上香菜末 即可出鍋上桌開吃啦~
麻辣鮮香,暖心暖胃的羊肉餡馄饨就做好了,喜歡的話,自己可以動手試試吧~
大叔小提示
1、北方的餃子和南方的馄饨分庭抗禮,而南方每個地區的人,對家鄉那一口馄饨的味道,又都有着近乎執念般的堅持。川渝的抄手、粵港的雲吞、福建的扁食……如此多種類的馄饨,到底有何不同?如果你去百度上一查,大抵會被一句“多種叫法”的解釋敷衍過去,但其實每一種都有着其獨特的風格;今天就讓台台來給大家揭秘一波,馄饨的不同版本。
2、對了~上海還有一種已經近乎失傳的柴爿馄饨,是用木柴火煮制而成的,有着一種難以言述的獨特味道,不過現在已經很難吃到最正宗的了。不過路邊的砂鍋小馄饨倒是和柴爿小馄饨有異曲同工之妙,如果感興趣可以嘗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