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山海經》有一個仙果去痓果專家都不知道為何物,應是雲南酸木瓜點選了解更多閱讀:蠶叢從四川青神到三星堆建立蜀國很輕松?他可能與大禹大戰當地人

作者:大白996

《山海經》中有幾句專家都無法翻譯的話,但是我發現它就是在介紹一種北方難見的果子——酸木瓜。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去痓,南極果,北不成,去痓果。

南極果,北不成,去痓果。這幾句專家都解釋不了,暫定為巫術咒語。我覺得這是很樸實語言在描述一種植物。每個短句都很簡單,就是連着很混亂,沒有文法。就像一個嬰兒說話,斷斷續續不成句子。

南極果:長在最南端的地方的果子。

北不成:在北方長不成。

去痓果:去掉痙攣(痹症)的果子。

《山海經》有一個仙果去痓果專家都不知道為何物,應是雲南酸木瓜點選了解更多閱讀:蠶叢從四川青神到三星堆建立蜀國很輕松?他可能與大禹大戰當地人

做成藥材後的酸木瓜

連着就是一種長在最南端的水果,可以治療痙攣。我們隻要找到治療痙攣的植物中靠南的即可。于是我找到有一種南方的植物酸木瓜符合這個描述。這種木瓜也叫秋木瓜、香木瓜或者酸木瓜,外形跟做水果的木瓜相似。秋木瓜味酸、性微溫,主要作用是袪濕痹。

《山海經》有一個仙果去痓果專家都不知道為何物,應是雲南酸木瓜點選了解更多閱讀:蠶叢從四川青神到三星堆建立蜀國很輕松?他可能與大禹大戰當地人

酸木瓜

古代對木瓜的一個稱呼是(木矛木)瓜。讀毛,這個字現在沒有辦法打出。而在壯話有兩種稱謂,一是:芒宋,而是抹挂(木瓜的壯白)。幾種音比較相似,可能也是在遠古時,兩邊就有所溝通,北方毛的口音來源于南方。目前秋木瓜僅分布雲南、四川等地。這兩地對于遠古的人來說,确實是最荒遠的地方了。記錄去痓山的人,恐怕也說不清它的位置,隻能說一個“大荒中”。《山海經》有沒有可能寫到雲南?雲南省也流傳着大禹治水的傳說,《山海經》傳為大禹、伯益所作,完全有可能寫到雲南。

<h1 class="pgc-h-arrow-right">點選了解更多閱讀:蠶叢從四川青神到三星堆建立蜀國很輕松?他可能與大禹大戰當地人</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