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這首詩中的董大是個什麼樣的人

作者:解憂詩詞

唐朝有很多音樂家和詩人交情匪淺。

例如被後世譽為“唐代樂聖”的李龜年

他是開元初年的著名樂師,有很高的藝術天分,不僅擅長歌唱,還精通筚篥、羯鼓等樂器,甚至還能作曲,是以深受唐玄宗恩寵,時常出入權貴之門,與當時很多詩人都有往來。

王維很著名的一首五言絕句,“願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便是為懷念他而寫的。

還有杜甫人生中的最後一首七絕,“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也是寫給他的。

一個是“詩佛”,一個是“詩聖”,都是唐朝詩壇上的頂尖人物,卻都為他寫詩,還成了千古名作,也是相當幸運了。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這首詩中的董大是個什麼樣的人

除了李龜年之外,唐朝還有一位樂師,曾多次出現在唐詩中,他就是董庭蘭,董大。

唐人比較喜歡以家族排行來稱呼對方,例如李白就是李十二,杜甫就是杜二,白居易就是白二十二。

董庭蘭在家族中排行老大,稱之為“董大”。

根據史書記載,董庭蘭擅彈古琴,在當時享有很高的聲譽。

詩人李颀就曾在《聽董大彈胡笳聲兼寄語弄房給事》這首詩中盛贊他的琴藝,此詩還入選《唐詩三百首》。

最為後人所熟知的是高适為他寫的送别詩《别董大》,入選國小教科書,幾乎人人都會背。

千裡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這首詩中的董大是個什麼樣的人

黯然銷魂者,唯别而已矣,在交通不便的古代,轉身便是天涯,一别便是一生,是以很多送别詩都十分傷感惆怅。

當然其中也不乏慷慨潇灑之作,例如王勃的“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蘇轼的“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高适的這首《别董大》也是如此。

詩歌開頭兩句以烏雲、北風、飛雪、鴻雁,這幾個意象共同構成了一幅晦暗凄冷的冬日暮色圖。

在這樣的環境中,兩人即将分别,心中的惆怅可想而知之。

但是詩人沒有順着這凄涼的氛圍,抒發離愁别緒,而是宕開一筆,推出“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一下子将人從凄凄慘慘戚戚的離别氛圍中拉了回來。

這兩句豪情壯語将詩歌提升到了一個常人難以企及的境界,即使過了千年,依然令人心生鼓舞。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這首詩中的董大是個什麼樣的人

很多人在讀完這首詩後,都忍不住好奇詩中的“董大”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竟能讓高适如此推崇愛重。

根據曆史記載,董庭蘭因為琴藝高超,深受當時的宰相房琯賞識,兩人的關系猶如伯牙和鐘子期。

晚唐詩人崔珏有詩雲“七條弦上五音寒,此藝知音自古難。唯有河南房次律,始終憐得董庭蘭”。

後來房琯失勢,被彈劾罷相,其中有條罪名就是門客董庭蘭收受賄賂。

杜甫為了給房琯求情,還是以觸怒了唐肅宗。

因為“房琯事件”,是以很多人認為董庭蘭是個空有琴藝,卻品行不端之人。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這首詩中的董大是個什麼樣的人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唐朝另一位琴師薛易簡是這樣評價他的“庭蘭不事王侯,散發林壑者六十載,貌古心遠,意閑體和”,也就是說在薛易簡的眼中,董庭蘭應該是位淡泊名利,不慕權貴,頗有隐逸之風的高士。

而且他的琴曲代表作《頤真》,反映的就是他在山中“寡欲養心,靜息養真”的道家生活。

很難想象這樣一位清心寡欲,醉心琴藝的高雅之人,會為了身外之物,而陷自己的知音于不遇。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這首詩中的董大是個什麼樣的人

與其說房琯因為董庭蘭獲罪,倒不如說是他牽累了董庭蘭。

我更願意相信董庭蘭是個淡泊名利的雅士,如此才不負高适筆下的“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不知你是否也喜歡高适這首詩?歡迎一起來讨論。

-END-

作者:解憂詩詞

注:圖檔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