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史上有薛平貴這個人嗎?薛仁貴和薛平貴是同一個人嗎?

作者:文蹤旅迹

在我國曆史上,常常有一些名字相似或相同的古人,如光武帝的皇後陰麗華、北周宣帝的皇後楊麗華、南陳後主的貴妃張麗華,就擁有着相同的名字。除此之外,像薛平貴、薛仁貴這兩個著名人物,他們的名字就因為隻有一字之差,是以常常被人弄混。

那麼,薛仁貴和薛平貴是什麼關系,兩薛是一個人嗎?

曆史上有薛平貴這個人嗎?薛仁貴和薛平貴是同一個人嗎?

隋大業十年(614),薛仁貴生于河東道绛州龍門縣修村,也就是今山西河津市一帶,他本名薛禮,仁貴是他的字。

薛仁貴出身武将世家,祖上是南北朝時的名将薛安都。而到了他父親薛軌這一代,因為其英年早逝,薛家家道中落。

家境貧寒的薛仁貴年少時隻能以耕種為業,後來李世民下令征伐遼東,在妻子勸說下,薛仁貴毅然從軍。

曆史上有薛平貴這個人嗎?薛仁貴和薛平貴是同一個人嗎?

貞觀十九年(645),唐軍已經在遼東戰場上奮戰了數月,三月的某一天,郎将劉君邛被敵軍圍困,危急關頭,"仁貴往救之,躍馬徑前,手斬賊将,懸其頭于馬鞍,賊皆懾伏。"因為勇猛的表現,薛仁貴一戰成名,到了這年六月,唐軍在李世民的帶領下一齊進攻,據《資治通鑒》記載:"薛仁貴著奇服,大呼陷陳,所向無敵;高麗兵披靡,大軍乘之,高麗兵大潰,斬首二萬馀級。"

此戰過後,高句麗舉國震驚,其國民紛紛逃散,導緻數百裡内難見人煙,而立下奇功的薛仁貴更是被李世民特别召見,"賜馬兩匹、絹四十匹,擢授遊擊将軍、雲泉府果毅。"

後來,唐軍久攻安市城不下,隻好班師回朝,而李世民還對表現優異的薛仁貴稱贊道:"朕不喜得遼東,喜得卿也。"回到長安,李世民封薛仁貴為右領軍中郎将,鎮守至關重要的玄武門。

曆史上有薛平貴這個人嗎?薛仁貴和薛平貴是同一個人嗎?

唐高宗李治繼位後,薛仁貴仍然負責着宮中的防務,永徽五年(654)天降大雨、山洪爆發,導緻宮中大水,薛仁貴不顧自身安危"登門桄叫呼,以驚宮内",這才救下高宗一命。此事過後,高宗誇贊薛仁貴道:"賴得卿呼,方免淪溺,始知有忠臣也。"到了顯慶二年(657),薛仁貴又得以回歸熟悉的戰場,他"破高麗于貴端城,斬首三千級。"

不久後,薛仁貴又跟随其他将領與高句麗戰于橫山,此時已經是四十多歲的薛仁貴寶刀未老,史載:"仁貴匹馬先入,莫不應弦而倒。"在大勝高句麗、契丹後,薛仁貴被封為左武衛将軍、河東縣男。龍朔元年(661),回纥首領比粟與唐敵對,薛仁貴又被派往天山。

曆史上有薛平貴這個人嗎?薛仁貴和薛平貴是同一個人嗎?

到達天山後,敵軍派出數十勇士前來挑戰,結果"仁貴發三矢,射殺三人,自餘一時下馬請降",輕易将其擊敗。

"三箭定天山"後,薛仁貴又于乾封元年(666)再赴高句麗,這次他徹底将其降伏,将困擾中原多年的大患消除。降伏高句麗後,薛仁貴卻在大非川之戰中戰敗,被廢為平民,不過一年後他便因高句麗遺民叛亂被再度啟用。薛仁貴戎馬一生,直到永淳元年(682),還以近七十歲的高齡取得了雲州大捷,獲勝後第二年,他與世長辭。

曆史上有薛平貴這個人嗎?薛仁貴和薛平貴是同一個人嗎?

看完了薛仁貴的生平,我們再說薛平貴,薛平貴是民間傳說中的角色,他原本家境貧寒,但卻得到了宰相王允之女王寶钏的青睐。

二人成婚後不久,薛平貴從軍前往西涼。這一去便是十八年,而王寶钏則是苦守寒窯,在艱苦的生活中等待薛平貴的消息。

機緣巧合下,薛平貴迎娶了代戰公主,成為了西涼國王。最終,他回到長安,與王寶钏重逢。

曆史上有薛平貴這個人嗎?薛仁貴和薛平貴是同一個人嗎?

從薛仁貴見于各種史冊,而薛平貴不過是民間傳說和戲曲中的角色可見,顯然前者是真實存在,後者隻是虛構人物。至于二者到底有沒有關系,我們就要看看薛平貴的原型了。

關于薛平貴的原型,曆來是衆說紛纭,一種說法認為,薛平貴的原型其實是後晉的石敬瑭,但更多的人認為,薛平貴就是脫胎于與他名字隻有一字之差的薛仁貴。

曆史上有薛平貴這個人嗎?薛仁貴和薛平貴是同一個人嗎?

這種說法的依據除了第一,二者名字相似外,第二便是講述薛仁貴與其妻柳迎春故事的戲劇《汾河灣》與講述薛平貴、王寶钏故事的《武家坡》有着非常相似的劇情。

而且,民間還流傳着這樣一個故事,說山西有一戶人家為了給老太太祝壽,便叫來戲班子演了《汾河灣》等戲,結果老太太不喜歡戲曲中薛仁貴的悲劇結局,是以甚至害了病。

曆史上有薛平貴這個人嗎?薛仁貴和薛平貴是同一個人嗎?

為了讓老太太痊愈,她的兒子四處征求一個薛仁貴好的結局,于是一個文人創作了"薛平貴"這一形象,并安排了最終他與王寶钏團圓的美好結局,這才算是讓老太太轉危為安。

總的來說,薛仁貴可能是薛平貴的曆史原型,二者可以說雖不是同一人,卻有着特殊關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