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家海洋館迎來了米氏葉吻銀鲛等深海魚怪,還可以夜宿探險

這家海洋館迎來了米氏葉吻銀鲛等深海魚怪,還可以夜宿探險

最近有一些新成員來到了S.E.A.海洋館,它們有的長着樹幹狀的長鼻;有的身形巨大,将食物排洩成沙粒,魚嘴形似鹦哥的喙;還有的長着如吸血鬼似的尖牙,并用利齒捕食。記者了解到,從 9 月 1 日起到 10 月 28 日,前往聖淘沙名勝世界 S.E.A.海洋館的賓客,将可以在為慶祝萬聖節舉辦的“海洋奇遇:怪魚大揭秘”活動上與這些奇特動物近距離接觸。此外,從 9 月 2 日開始,海洋館還推出更新版“海洋夢語”夜宿活動,遊客可以開啟夜間探險之旅,探索海洋動物奇特的夜間行為,觀看蝠鲼帶來的視覺盛宴。

深海怪魚入駐海洋館

最近,四種全新的水生生物加入了S.E.A.海洋館,它們分别是隆頭鹦嘴魚、米氏葉吻銀鲛、巨水狼脂鯉和匙吻鲟。這些長相怪異的物種多數都具有奇特的特點和古怪的天性。

這家海洋館迎來了米氏葉吻銀鲛等深海魚怪,還可以夜宿探險

其中,隆頭鹦嘴魚是最大的岩礁魚之一,長度可長到 1.3 米,體重可達 46 公斤。這種魚前額有一塊球狀凸起,魚嘴也十分鋒利,可以粉碎珊瑚、刮除岩石,進而擷取生長在其縫隙中的藻類。隆頭鹦哥魚可以修剪珊瑚,吃掉藻類和與這些珊瑚存在競争關系的寄生蟲,在保持珊瑚礁生态系統健康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此外,被稱為“造沙機器”的它們擁有堅硬無比的嘴和颚,能把吃進去的珊瑚轉換成形成和維護島嶼與沙灘必不可少的材料 - 沙粒。

這家海洋館迎來了米氏葉吻銀鲛等深海魚怪,還可以夜宿探險

最新引入的奇特海洋生物米氏葉吻銀鲛居住在黑暗的海洋深處。它因颌部像長長的象鼻而得名。它颌部靈活自如,可以探覓海底的貝類、小魚和無脊椎動物。S.E.A.海洋館是僅有的幾家米氏葉吻銀鲛收藏館之一,能夠讓賓客領略到海洋生物系統的奇觀和多樣性。它們在繁殖的季節常常出現在澳洲和紐西蘭的淺水域,但它們大部分時間都待在2500米處的深海。

即日起到 10 月 28 日,孩子們不僅可以參加尋寶遊戲,了解海洋館中奇特的物種,也可以在“海洋奇遇:怪魚大揭秘”活動的互動台上模仿這些動物的獨特行為。

夜宿活動展現海洋奇觀

如果賓客想與孩子度過充實、親密的親子時光,“海洋夢語”夜宿活動不可錯過。這一活動中,賓客不僅能獲得在非營業時間參觀S.E.A.海洋館的機會,還能沉浸在不同于白日喧嚣的海底世界中,領略海洋動物在不同光線下的風采。

活動的亮點之一是全新的蝠鲼互動環節和“喂食蝠鲼特别環節”,期間将展示飼養員與海洋館标志性物種蝠鲼的親密關系。深海奧秘生态區展示水下奇觀時,飼養員将徒手喂食蝠鲼,它們擁有迄今發現所有魚類中最大的大腦,屆時賓客将領略這些動物的智慧與好奇心,以及它們與人類嬉戲互動的歡樂場面。此活動的目的不僅在于給動物們精神和感官刺激,提高它們的幸福感,還有助于動物護理團隊安全、輕松地檢查蝠鲼的身體和健康狀況。

這家海洋館迎來了米氏葉吻銀鲛等深海魚怪,還可以夜宿探險

在導覽過程中,參加者不僅可以探索鲨魚等海洋夜行生物的世界,還能觀察部分稀有魚類的罕見睡眠行為,從改變身體顔色以防捕食者發現的狐藍子魚,到分泌粘液結繭用于避難的青點鹦嘴魚,賓客可以一覽各種奇觀。

參觀夜晚的暗礁栖息地時,參加者還将看到五光十色的珊瑚群。珊瑚常常被誤以為是植物,其實它是一種動物。這些珊瑚的周圍模拟深海環境,投射出藍色或紫外燈光。在這個栖息地,參加者戴上黃色濾鏡後,會看到更多能夠吸引到獵物的熒光。

據了解,最新的“海洋夢語”夜宿活動現提供舒适的帳篷,供參加者參觀開放海洋栖地奇觀時小憩,屆時參觀者的周圍将出現約四萬條海洋動物,包括威嚴的蝠鲼和上百個魚群。

記者 鄭潔琳

【作者】 鄭潔琳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用戶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