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有一些新成员来到了S.E.A.海洋馆,它们有的长着树干状的长鼻;有的身形巨大,将食物排泄成沙粒,鱼嘴形似鹦哥的喙;还有的长着如吸血鬼似的尖牙,并用利齿捕食。记者了解到,从 9 月 1 日起到 10 月 28 日,前往圣淘沙名胜世界 S.E.A.海洋馆的宾客,将可以在为庆祝万圣节举办的“海洋奇遇:怪鱼大揭秘”活动上与这些奇特动物近距离接触。此外,从 9 月 2 日开始,海洋馆还推出升级版“海洋梦语”夜宿活动,游客可以开启夜间探险之旅,探索海洋动物奇特的夜间行为,观看蝠鲼带来的视觉盛宴。
深海怪鱼入驻海洋馆
最近,四种全新的水生生物加入了S.E.A.海洋馆,它们分别是隆头鹦嘴鱼、米氏叶吻银鲛、巨水狼脂鲤和匙吻鲟。这些长相怪异的物种多数都具有奇特的特点和古怪的天性。
其中,隆头鹦嘴鱼是最大的岩礁鱼之一,长度可长到 1.3 米,体重可达 46 公斤。这种鱼前额有一块球状凸起,鱼嘴也十分锋利,可以粉碎珊瑚、刮除岩石,从而获取生长在其缝隙中的藻类。隆头鹦哥鱼可以修剪珊瑚,吃掉藻类和与这些珊瑚存在竞争关系的寄生虫,在保持珊瑚礁生态系统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被称为“造沙机器”的它们拥有坚硬无比的嘴和颚,能把吃进去的珊瑚转换成形成和维护岛屿与沙滩必不可少的材料 - 沙粒。
最新引入的奇特海洋生物米氏叶吻银鲛居住在黑暗的海洋深处。它因颌部像长长的象鼻而得名。它颌部灵活自如,可以探觅海底的贝类、小鱼和无脊椎动物。S.E.A.海洋馆是仅有的几家米氏叶吻银鲛收藏馆之一,能够让宾客领略到海洋生物系统的奇观和多样性。它们在繁殖的季节常常出现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浅水域,但它们大部分时间都待在2500米处的深海。
即日起到 10 月 28 日,孩子们不仅可以参加寻宝游戏,了解海洋馆中奇特的物种,也可以在“海洋奇遇:怪鱼大揭秘”活动的互动台上模仿这些动物的独特行为。
夜宿活动展现海洋奇观
如果宾客想与孩子度过充实、亲密的亲子时光,“海洋梦语”夜宿活动不可错过。这一活动中,宾客不仅能获得在非营业时间参观S.E.A.海洋馆的机会,还能沉浸在不同于白日喧嚣的海底世界中,领略海洋动物在不同光线下的风采。
活动的亮点之一是全新的蝠鲼互动环节和“喂食蝠鲼特别环节”,期间将展示饲养员与海洋馆标志性物种蝠鲼的亲密关系。深海奥秘生态区展示水下奇观时,饲养员将徒手喂食蝠鲼,它们拥有迄今发现所有鱼类中最大的大脑,届时宾客将领略这些动物的智慧与好奇心,以及它们与人类嬉戏互动的欢乐场面。此活动的目的不仅在于给动物们精神和感官刺激,提高它们的幸福感,还有助于动物护理团队安全、轻松地检查蝠鲼的身体和健康状况。
在导览过程中,参加者不仅可以探索鲨鱼等海洋夜行生物的世界,还能观察部分稀有鱼类的罕见睡眠行为,从改变身体颜色以防捕食者发现的狐蓝子鱼,到分泌粘液结茧用于避难的青点鹦嘴鱼,宾客可以一览各种奇观。
参观夜晚的暗礁栖息地时,参加者还将看到五光十色的珊瑚群。珊瑚常常被误以为是植物,其实它是一种动物。这些珊瑚的周围模拟深海环境,投射出蓝色或紫外灯光。在这个栖息地,参加者戴上黄色滤镜后,会看到更多能够吸引到猎物的荧光。
据了解,最新的“海洋梦语”夜宿活动现提供舒适的帐篷,供参加者参观开放海洋栖地奇观时小憩,届时参观者的周围将出现约四万条海洋动物,包括威严的蝠鲼和上百个鱼群。
记者 郑洁琳
【作者】 郑洁琳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