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訊加載中...
一聲幽遠的笛聲,令人辛酸,悲壯,一種無聲的淚,無聲的呐喊。從秘魯安第斯山脈走出的亞曆桑德羅魔音再現莫希幹人的消亡,印第安人的前世今生,控訴英法美的罪行。
一首曲子,道盡一個文明的誕生,崛起,衰落。血與火的鬥争中印第安人的勇士們,肉體已屠戮,血已流幹,印第安人的頭皮挂在英法美的槍尖上,三千萬的印第安人屍骨殆亡在歐洲所謂“文明”的殺戮中…
莫希幹人再也能徜徉,歡樂于美洲大陸。鹽湖給我們鮮魚,森林給我們麋鹿,天空給我們飛鳥,土地給我們糧食,一切都成為悲涼空間的音符。

欽加哥,印第安勇士,莫希幹部落酋長,為人正直,品格高貴,勇敢強壯,孤零零一個人活在祖先的土地上并被一步步趕走,甚至落到“隻能從樹縫裡見到陽光,不能去看祖先的墳墓”的地步,這比死更為痛苦。
恩卡斯,年輕的印第安勇士,莫希幹部落最後一位酋長繼承人,他暗戀科拉,暗中保護着他所深愛的姑娘,他最後戰死了,兩個年輕人的愛戀終成了永别,同時宣告了整個族裔的斷絕,在英法美殖民者殘酷戰争中,喻示着印第安文明的消亡。
《最後的莫希幹人》是美國作家庫柏寫的《皮襪子故事集》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部。
庫柏真實描寫了1757年,英法殖民者在開拓北美殖民地過程中,英法殖民者之間的七年戰争争奪,白人對印第安人的暴行,揭露了所謂“歐洲文明”的真實面目。
這部小說中,英法殖民者詐騙,暴虐,實行駭人聽聞的種族滅絕政策,高價收購印弟安人的頭皮,用“水火”和聖經麻醉印第安人的鬥志,欺騙和脅迫印弟安人當炮灰,惡毒挑撥印第安部落互相殘殺,使之同歸盡。
1830年5月28日美國頒布了臭名昭著的《印第安人遷移法》,用槍炮暴力手段将印第安人從東南部遷出,趕到“印第安人保留地”,這是偏僻貧瘠的山地沙漠地帶。
那些所謂謹嚴的新教大師,新英格蘭的清教徒高喊每剝一張印第安人的頭蓋皮,每俘獲一個紅種人給賞金40鎊,之後又提高到100鎊。一個叫切羅基的部族,在遷往奧克拉何馬州的過程中,4000人喪生,這稱之為“血淚的審判”。
到20世紀初,印第安人隻剩30萬人,整體上印第安人基本滅絕,以緻于殖民者們不得不從非洲運來當奴隸的黑人,之飄洋過海之中非洲黑人一千多萬人死在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