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自治區政府印發《廣西教育提質振興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以下簡稱《計劃》)。我區計劃用3年時間,實施教育“十大計劃”,補齊教育發展短闆,促進廣西教育高品質發展。
學前教育:積極發展普惠性民辦幼稚園
根據《計劃》,我區将繼續加強公辦幼稚園建設,建立150所公辦幼稚園,改擴建一批公辦幼稚園,優先支援公辦學前教育資源不足的地區建立公辦幼稚園。
同時,我區将積極發展普惠性民辦幼稚園,鼓勵引導社會力量舉辦普惠性民辦幼稚園。自治區按照每生每學年200元的标準,給予普惠性民辦幼稚園獎補,所需資金由自治區本級财政承擔。各市縣應出台相應的普惠性民辦幼稚園激勵政策,給予适當獎補,所需資金由市縣本級财政承擔。
我區還計劃開展縣域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導評估。到2023年,全區不少于20%的縣(市、區)通過縣域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導評估國家認定。
義務教育:建立100所義務教育學校
我區将完善城鄉義務教育學校布局,加強城鎮義務教育學校建設,有序擴大城鎮學校學位供給。支援設定鄉鎮寄宿制學校,保障路途遙遠學生寄宿需求。保留邊遠山區、邊境0~3公裡自然村教學點。

圖為今年建成投用的南甯市江南區富樂國小貴和校區。南國早報用戶端記者 蘇華攝
加快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标準化建設,改善辦學條件。自治區給予每所建立國小獎補資金1000萬元,給予每所建立國中獎補資金2000萬元。到2023年,建立100所義務教育學校,改擴建一批義務教育學校,基本消除大班額。
南國早報用戶端記者留意到,我區計劃在鞏固基本均衡發展成果的基礎上,穩步推進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遴選一批基礎較好的縣(市、區)開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市、區)建立工作。
普通高中:繼續推進星級特色普通高中建設
未來3年,我區将繼續優化普通高中布局,實施縣域普通高中發展提升計劃,繼續實施普通高中突破發展工程和消除普通高中學校大班額專項規劃。
我區将推進普通高中優質特色發展,形成城鄉分布合理、分層與分類相結合的普通高中發展格局。繼續推進星級特色普通高中建設,建立30所自治區星級特色普通高中。
此外,我區将完善初高中學業水準考試制度,制定普通高中新課程實施方案和聯考綜合改革方案,協同推進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和聯考綜合改革。到2023年,建設50個自治區普通高中學科課程基地、3個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實施自治區級示範區和100所示範性普通高中。
職業教育:建立和改擴建一批中等職業學校
職業教育方面,我區将加強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建設。重點支援學校加強教師配備、校舍面積、實訓條件、圖書配備等方面的達标建設。支援建立、改擴建一批中等職業學校。
到2023年,基本實作全區中等職業學校辦學條件達标,建立120所自治區示範性中等職業學校和11所自治區高水準高等職業學校。支援職業大學學校做好試點工作。
我區還計劃推動企業工程技術人員、高技能人才和職業學校教師雙向流動。鼓勵行業龍頭或骨幹創新型企業充分運用市場機制,聯合高等學校、職業學校、科研機構等組建自治區級示範性産教融合集團(聯盟)。
高等教育: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
《計劃》要求加快推進南甯教育園區建設發展,到2023年,在南甯教育園區投入使用新校區的學校達到15所,園區在校生達到10萬人。
我區将完善普通大學專業動态調整機制,大力發展廣西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大學專業,加強緊缺專業人才培養。加強一流大學專業建設,重點支援建設150個國家級、315個自治區級一流專業建設點。
此外,我區将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支援廣西大學、廣西師範大學、廣西醫科大學等3所高校建設國内同類一流大學;聚焦關鍵領域和學科前沿,加快實施廣西高校一流學科建設項目。
全面發展:讓每名學生掌握一兩項運動技能
南國早報用戶端記者留意到,《計劃》提出,要深化大中國小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促進課程思政各學段全覆寫。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配齊配強體育教師,全力推廣和普及校園足球、籃球、排球等活動,推動每名學生掌握一兩項運動技能。
未來3年,我區将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加強校内勞動教育場所和校外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建設,建立20個自治區中國小勞動教育實踐基地。
同時,《計劃》對家庭學校社會協同育人機制提出了更高要求:家校要協同加強中國小學生作業、睡眠、手機、讀物、體質管理,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學校要通過家長學校、家長委員會、家長會等途徑,密切家校合作。我區還計劃建立10個自治區級家庭教育示範縣(市、區)。
本文由南國早報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管道、平台請勿轉載。違者必究。